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制作“節(jié)約用水”公益廣告

        制作“節(jié)約用水”公益廣告

        時間:2023-02-28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另存為“手機廣告.fla”。完成后鎖定該層。 新建“引導”圖層,在第50幀處插入關鍵幀。選中“引導”圖層的第50幀,選擇“橢圓工具”,繪制橢圓,填充色設為無,筆觸顏色為紅色。按回車鍵瀏覽,可以看到“時尚”元件沿曲線運動。遮罩層的內(nèi)容和被遮罩層對象在遮罩層之外的部分也不會顯示。打開“節(jié)約用水.fla”文檔,設置場景:大小為500×300,背景色為綠色,幀頻為12,其他為默認。鎖定“水波2”圖層。選擇第15幀中的“圈”元

        項目七 做好特效,動畫效果更精彩

        項目描述

        本任務主要是利用Flash的引導層、遮罩層、骨骼和前面學過的各種動畫類型來制作廣告、短片等。項目目標

        學會引導層、遮罩層的應用,會制作骨骼動畫。學習制作廣告、短片等。

        任務一 制作“手機廣告”宣傳片

        我明了

        本任務是制作一個手機廣告,展現(xiàn)手機時尚、動感的特性。

        我掌握

        (1) 掌握引導動畫的制作方法。

        (2) 體會廣告的設計思路和設計理念。

        我準備

        (1) 引導動畫將一個或多個引導層鏈接到一個引導層上,使一個或多個對象沿一條路徑運動。

        (2) 被引導的對象所做的動畫是傳統(tǒng)補間動畫,對象應能做傳統(tǒng)補間動畫,即一般為元件。

        (3) 引導動畫中,引導層的引導線為繪圖工具繪制的筆觸,即必須為線條,在插入時,該線條是不顯示的。

        我動手

        1. 場景設置

        打開素材文件“手機廣告(start).fla”文檔,設置文檔屬性:大小為550×300,背景顏色為黑色,幀頻為12,其他默認,如圖7-1所示。另存為“手機廣告.fla”。

        圖7-1 屬性設置

        2. 設置背景動畫

        (1) 將圖層1重命名為“背景”,打開“庫”面板,將“廣告背景.jpg”圖片拖到舞臺中央。

        (2) 選中場景中的圖片,執(zhí)行菜單“修改”→“轉換為元件”命令,元件名為“背景”,屬性為“圖片”,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即將位圖轉換成一個元件。

        (3) 選擇第1幀中的“背景”元件實例,打開“屬性”面板,在色彩效果欄將其Alpha值改為0%,如圖7-2所示,使實例變?yōu)橥该鳌?/p>

        圖7-2 修改“背景”元件透明度

        想一想:

        將圖片調(diào)整到舞臺中央有哪些方法?

        (4) 分別在“背景”圖層的第11幀和第30幀右擊,單擊快捷菜單中的“插入關鍵幀”命令,在第11幀到第30幀之間創(chuàng)建傳統(tǒng)補間。時間軸如圖7-3所示,然后在第150幀插入普通幀,使圖延續(xù)到第150幀。鎖定該層。

        圖7-3 “背景”圖層時間軸

        3. 設置手機動畫

        (1) 單擊新建圖層按鈕,插入新的圖層,雙擊圖層2的文字,將其重命名為“手機”。

        (2) 選中“手機”圖層的第35幀,右擊,單擊快捷菜單中的“插入關鍵”命令。按組合鍵【Ctrl+L】打開“庫”面板,將庫中的“手機.jpg”圖片拖到舞臺左側,如圖7-4所示。

        圖7-4 手機位置

        (3) 選中手機圖片,單擊菜單“修改”→“轉換為元件”命令,將其轉換為一個名為“手機”影片剪輯元件,如圖7-5所示。

        圖7-5 “轉換為元件”對話框

        (4) 雙擊“手機”影片剪輯元件,進入其編輯狀態(tài),選中圖片,按組合鍵【Ctrl+B】將位圖分離,選中“套索工具”后再選中魔術棒選項按鈕,然后單擊分離的手機圖片周圍的白色部分,按【Delete】鍵將其刪除,刪除后效果如圖7-6所示。

        圖7-6 刪除手機圖片的白色部分

        (5) 單擊圖標回到主場景,選中“手機”影片剪輯,打開“屬性”面板,為其添加“投影”濾鏡效果,設置如圖7-7所示。

        圖7-7 添加濾鏡效果

        (6) 在第40插入關鍵幀,選中第40幀中的“手機”元件,將其拖到舞臺的左側,如圖7-8所示。

        圖7-8 第40幀手機的位置

        (7) 在第35幀到第40幀間創(chuàng)建傳統(tǒng)補間。單擊第42幀,按住【Shift】鍵同時單擊第45幀,單擊菜單“插入”→“時間軸”→“關鍵幀”命令,在第42幀到第45幀之間插入關鍵幀。選中第42幀中的“手機”元件,打開“屬性”面板,將其色彩效果欄的樣式中的亮度改為100%,如圖7-9所示。

        圖7-9 設置手機亮度

        (8) 用相同的方法,將第44幀中的手機元件也做同樣的修改(或直接復制第42幀到第44幀)。完成后鎖定該層。

        4. 制作引導動畫的文字特效

        (1) 新建“時尚”圖層,在第50幀插入關鍵幀,將庫中“時尚”影片剪輯拖到場景中。

        (2) 新建“引導”圖層,在第50幀處插入關鍵幀。選中“引導”圖層的第50幀,選擇“橢圓工具”,繪制橢圓,填充色設為無,筆觸顏色為紅色。橢圓效果如圖7-10所示。

        圖7-10 在引導層繪制引導曲線

        小提示:

        引導層不能為封閉曲線,否則就不知道向哪個方向運動了。

        選擇“選擇工具”,選中橢圓左下邊一段,按【Delete】鍵刪除,如圖7-11所示。

        圖7-11 刪除左下一小段

        (3) 選中“時尚”圖層的“時尚”元件,將之移到手機的左上角,如圖7-12(a)所示。在“時尚”圖層的第60幀插入關鍵幀,將“時尚”元件移到橢圓的右下角,如圖7-12(b)所示。

        圖7-12 兩關鍵幀對象的位置

        想一想:

        制作引導動畫的步驟是什么呢?

        (4) 在第50幀到第60幀之間插入傳統(tǒng)補間。按回車鍵瀏覽,可以看到“時尚”元件沿曲線運動。如果對象沒有沿曲線運動,這時可以先選中“時尚”圖層的第50幀,打開“屬性”面板,展開補間選項,勾選“調(diào)整到路徑”,如圖7-13所示。

        圖7-13 將對象調(diào)整到路徑

        (5) 在“時尚”圖層上插入新的圖層“動感”層,在第55幀插入關鍵幀,將庫中的“動感”元件拖到舞臺手機的左上角(和第50幀的“時尚”元件在同一位置)。在第65幀插入關鍵幀,將“動感”元件移到緊挨“時尚”元件的右上方,如圖7-14所示,并在第55幀到第65幀之間插入傳統(tǒng)補間。

        圖7-14 第65幀中“時尚”元件的位置

        (6) 用同樣的方法,將“智能”元件和“3G”元件做同樣的傳統(tǒng)補間動畫。做好后的時間軸如圖7-15所示,四個元件最終的位置如圖7-16所示。

        想一想:

        觀察時間軸上的圖層,引導圖層與普通圖層在顯示上有什么區(qū)別?

        圖7-15 時間軸狀態(tài)

        圖7-16 四個元件相對位置

        5. 制作其他文字動畫

        (1) 在“引導”圖層上插入“文字1”圖層,選擇“文本工具”,在第80幀插入文本“天睿智能3G手機”,在“屬性”面板,設置文字大小為40點,顏色為黃色,并將其移動到場景外的右邊,右擊該層的第80幀,創(chuàng)建補間動畫。選中第95幀,將文字移到場景的中央,如圖7-17所示。

        圖7-17 文字的位置

        (2) 在“文字1”圖層上方插入“文字2”圖層,選擇“文本工具”,在第95幀插入文本“引領時尚”,并將其移到場景的中上部,在“屬性”面板,設置文字大小為36點,顏色為白色。位置如圖7-18所示。

        圖7-18 文字1位置

        (3) 選中“引領時尚”文字,打開“屬性”面板,展開濾鏡選項,單擊左下角的按鈕,為其添加投影濾鏡效果,設置如圖7-19所示。

        圖7-19 添加投影濾鏡效果

        (4) 右擊第95幀,單擊快捷菜單中的“創(chuàng)建補間動畫”命令。選中第105幀中的文字,移動文字的位置,如圖7-20所示。

        圖7-20 文字2的位置

        (5) 至此,動畫制作結束,按組合鍵【Ctrl+Enter】鍵測試動畫。以“手機廣告.fla”為文件名保存。

        我收獲

        我留言

        我練習

        (1) 完成本任務練習。

        (2) 制作籃球入網(wǎng)動畫。

        (3) 制作落葉效果。

        任務二 制作“節(jié)約用水”公益廣告

        我明了

        本任務是制作一個節(jié)約用水的公益廣告,體現(xiàn)珍愛地球、節(jié)約用水的主題。

        我掌握

        (1) 掌握遮罩動畫的制作方法。

        (2) 掌握波紋效果的制作方法。

        我準備

        (1) 遮罩是Flash常用的動畫制作方法,利用它可以制作多種特效。

        (2) 遮罩動畫利用遮罩圖層創(chuàng)建,使用遮罩后,播放時顯示的是被遮罩層中位于遮罩層對象下面的內(nèi)容。遮罩層的內(nèi)容和被遮罩層對象在遮罩層之外的部分也不會顯示。

        (3) 遮罩層中的內(nèi)容可以是元件、圖形、文字、位圖等,但不能使用線條,如果是線條,應轉化為填充;被遮罩層對象是除了動態(tài)文本和輸入文本以外的所有對象。

        我動手

        1. 場景設置

        打開“節(jié)約用水(start).fla”文檔,設置場景:大小為500×300,背景色為綠色,幀頻為12,其他為默認。

        2. 制作水波效果

        (1) 按組合鍵【Ctrl+L】打開“庫”面板,將“水波.jpg”圖片拖動到場景中;選中圖片,按組合鍵【Ctrl+K】打開“對齊”面板,勾選“與舞臺對齊”,再單擊水平中齊按鈕和垂直中齊按鈕,將圖片置于舞臺中央用做背景。鎖定“水波1”圖層。

        小提示:

        快捷鍵(組合鍵)能提高效率,應該記熟。

        (2) 新建圖層“水波2”,打開“庫”面板,將“水波.jpg”圖片拖到舞臺中央;按組合鍵【Ctrl+T】打開“變形”面板,約束寬和高,將水平和豎直放大比例均調(diào)整為120%,如圖7-21所示。鎖定“水波2”圖層。

        圖7-21 水波圖片變形

        (3) 單擊時間軸新建圖層按鈕,新建圖層,將圖層名改為“水波遮罩”;選中第1幀,然后選擇“橢圓工具”,打開“屬性”面板,調(diào)整屬性如圖7-22(a)所示,筆觸顏色為紅色,高度為1,填充色為無,在場景中繪制橢圓,如圖7-22(b)所示。

        圖7-22 繪制橢圓

        想一想:

        如何將線條轉換為填充,你知道了吧!想一想為什么要轉換為填充呢?

        (4) 選中繪制的橢圓,單擊菜單“修改”→“形狀”→“將線條轉換為填充”命令,將橢圓轉換為填充,然后按【F8】鍵將其轉化為元件,打開“轉換為元件”對話框,將其轉換為元件,名稱為“圈”,類型為“圖形”,如圖7-23所示。

        圖7-23 將橢圓轉換為元件

        (5) 選中“圈”元件,再按【F8】鍵將其轉換為元件,名稱為“放大”,類型為“影片剪輯”,如圖7-24所示。

        圖7-24 將圈轉換為元件

        (6) 雙擊“放大”元件,進入其編輯狀態(tài),選中第15幀,單擊快捷菜單中的“插入關鍵幀”命令。選擇第15幀中的“圈”元件,選擇“任意變形工具”,將其放大,如圖7-25所示。然后右擊第1幀,在快捷菜單中單擊“創(chuàng)建補間形狀”命令。

        圖7-25 將“圈”元件放大

        (7) 返回到主場景,選中主場景中的“放大”元件,單擊菜單“修改”→“轉換成元件”命令,將其再轉換成名為“水波”的影片剪輯元件,如圖7-26所示。

        圖7-26 將“放大”元件再次轉換為元件

        (8) 雙擊“水波”元件,進入其編輯狀態(tài),選中第60幀,按【F5】鍵插入幀。右擊第1幀,單擊快捷菜單中的“復制幀”命令,再單擊新建圖層按鈕,添加一個新的圖層,選中該圖層的第5幀,右擊,在快捷菜單中單擊“粘貼幀”命令;再次新建圖層,在第10幀粘貼幀,然后再新建圖層,在第15幀粘貼幀,這樣共有4個圖層,完成后時間軸如圖7-27所示。

        圖7-27 新建四個圖層

        (9) 回到主場景,在所有圖層的第170幀插入普通幀,然后選中“水波2”圖層和“水波遮罩”圖層的第1幀,在選中區(qū)按住鼠標左鍵,拖到第10幀處松開;再在這兩個圖層的第55幀處插入空白關鍵幀,接著右擊“水波遮罩”圖層的名稱,單擊快捷菜單中的“遮罩層”命令,創(chuàng)建遮罩,如圖7-28所示。此時,水波動畫制作完成,按組合鍵【Ctrl+Enter】測試一下動畫。

        圖7-28 創(chuàng)建遮罩

        3. 制作地球出水效果

        (1) 在“水波遮罩”圖層上方新建兩個圖層,分別命名為“地球”和“地球遮罩”,如圖7-29所示。

        圖7-29 創(chuàng)建“地球遮罩”層

        (2) 在“地球”圖層和“地球遮罩”圖層的第15幀處插入關鍵幀,然后將“庫”面板中的“地球”圖形元件拖到“地球”圖層的第15幀“水波”元件的下方。在“地球遮罩”圖層選擇“矩形工具”繪制一個能夠完全遮住“地球”的矩形,如圖7-30所示。

        圖7-30 將地球放在舞臺中

        (3) 在“地球”圖層的第50幀處插入關鍵幀,然后在“地球”圖層第15幀到第50幀之間創(chuàng)建傳統(tǒng)補間動畫,再移動“地球”圖層的第50幀中的“地球”元件,使其完全被矩形遮住,如圖7-31所示。

        圖7-31 使地球被遮罩遮住

        (4) 右擊“地球遮罩”圖層,單擊快捷菜單中的“遮罩層”命令,將其轉換為遮罩層,如圖7-32所示。再測試一下動畫看看吧。

        圖7-32 轉換為遮罩層

        4. 制作文字效果

        (1) 在“地球遮罩”圖層上新建兩個圖層,分別命名為“文字1”和“文字2”,選擇“文字1”圖層的第1幀,選擇“文本工具”,字體大小為50點,顏色為白色,字體為華隸書,輸入文字“珍愛地球”,接著按【F8】鍵將其轉換為“文字1”圖形元件,如圖7-33所示。

        圖7-33 將文字轉換為元件

        (2) 在“文字1”圖層的第20幀插入關鍵幀,然后將“文字1”圖層的第1幀中的“文字1”元件移到舞臺左側外,再在“文字1”圖層的第1幀和第20幀插入傳統(tǒng)補間動畫。

        (3) 選擇“文字2”圖層的第1幀,選擇“文本工具”,屬性同上不變,在場景中輸入“節(jié)約用水”,接著按【F8】鍵將其轉換為“文字2”圖形元件,如圖7-34所示。

        想一想:

        知道為什么要將文字轉換為元件了嗎?

        圖7-34 將文字2轉換為元件

        (4) 選中“文字2”圖層的第1幀,右擊,單擊快捷菜單中的“創(chuàng)建補間動畫”命令,選擇第1幀的“文字2”元件,將其移到場景外的右側,然后選擇該層的第20幀,將“文字2”移到場景中,調(diào)整中間路徑,如圖7-35所示。

        圖7-35 調(diào)整“文字2”中間路徑

        (5) 選擇“文字1”的第1幀到第20幀,將其移動到第71幀處,同樣,將“文字2”圖層的第1幀到第20幀,移動到第91幀處,時間軸如圖7-36所示。

        圖7-36 調(diào)整時間軸

        (6) 刪除第170幀以后多余的幀,測試動畫,以“節(jié)約用水.fla”為文件名保存。

        我收獲

        我留言

        我練習

        (1) 完成本任務練習。

        (2) 制作流光效果。

        任務三 制作“跳舞的恐龍”動畫

        我明了

        本任務是學習Flash新增的一個功能,骨骼(IK)動畫的制作,用骨骼制作人物動畫更簡單。

        我掌握

        (1) 掌握骨骼工具的作用。

        (2) 會創(chuàng)建骨骼并進行調(diào)整。

        我準備

        骨骼運動也稱反向運動,是一種利用骨骼的關節(jié)結構對一個對象或彼此相關的一組對象進行動畫處理的方法。Flash CS5中包括兩個用于處理反向運動的工具——“骨骼工具”和“綁定工具”。使用“骨骼工具”可以創(chuàng)建一系列鏈接的對象,從而輕松創(chuàng)建鏈型效果,也可以使用“骨骼工具”快速扭曲單個對象。

        創(chuàng)建骨骼動畫的對象分為兩種:一種為元件;另一種為圖形形狀。使用“工具”面板中的“骨骼工具”在元件對象或圖形形狀上創(chuàng)建出對象的骨骼,然后移動其中的一個骨骼,則與這個骨骼相連的其他骨骼也會移動,通過這些骨骼的移動或旋轉即可創(chuàng)建出骨骼動畫。

        小提示:

        骨骼工具需要在ActionScript 3.0文檔中才能執(zhí)行,而且不能夠在不同的圖層之間移動關鍵幀,只適用于發(fā)生在同個圖層的動作。

        我動手

        1. 場景設置

        打開“不如跳舞(start).fla”文檔,保持為默認。

        2. 制作恐龍的跳舞動畫

        (1) 觀察該動畫,一個圖層上有一個可愛的小恐龍,身體各部分已經(jīng)做成了組。分別選中各個部分,將其轉換為元件,轉換好以后,打開“庫”面板,如圖7-37所示。

        小提示:

        骨骼動畫的對象不能為組,應該先轉換為元件。

        圖7-37 將身體各部分轉換為元件

        (2) 選擇“選擇工具”,分別選中恐龍身體各部分,并將其移動到如圖7-38所示位置,使各部分分開,便于操作。

        圖7-38 將恐龍身體各部分分開

        (3) 選擇恐龍的身體,選中工具欄中的“骨骼工具”,在恐龍身體下部骨骼起點處按下鼠標左鍵不放,拖動到左腿,創(chuàng)建一條骨骼,如圖7-39所示。

        圖7-39 創(chuàng)建骨骼

        此時時間軸自動新建了一個“骨架_21”圖層(后面數(shù)字也可能為其他數(shù)字),如圖7-40所示。

        圖7-40 創(chuàng)建骨骼后新增圖層

        試一試:

        添加骨骼后,移動身體各部分位置,應該按住【Ctrl】鍵。不按【Ctrl】鍵大家試試行不行。

        (4) 利用同樣的方法,從身體底部創(chuàng)建骨骼到身體的各部分,如圖7-41所示。

        圖7-41 為身體各部分創(chuàng)建骨骼

        想一想:

        開始為什么要分開,不分開同學們試試骨骼好添加嗎?

        (5) 按住【Ctrl】鍵的同時,拖動恐龍的四肢,使之到達合適的位置,如圖7-42所示。

        圖7-42 將四肢組合好

        (6) 在左腿上右擊,單擊快捷菜單中的“排列”→“移至底層”命令,如圖7-43所示。

        圖7-43 調(diào)整身體排列

        同樣,在左臂上右擊,單擊快捷菜單中的“排列”→“移至底層”命令,將左臂也置于身體的下面,此時,恐龍如圖7-44所示。

        圖7-44 調(diào)整身體各部分排列

        (7) 此時,原圖層已經(jīng)成為一個空的圖層,如圖7-45所示,在該圖層上右擊,單擊快捷菜單中的“刪除圖層”命令。

        圖7-45 完成后的圖層

        (8) 將當前圖層重命名為“骨架”,選中“骨架”圖層的第15幀,右擊,單擊快捷菜單中的“插入姿勢”命令,此時時間軸上添加了一個關鍵幀,如圖7-46所示。

        圖7-46 插入姿勢

        (9) 選擇“選擇工具”,選中身體各部分,再進行旋轉,旋轉到如圖7-47所示的狀態(tài)。

        圖7-47 旋轉恐龍

        (10) 按住【Shift】鍵不放,分別對四肢進行旋轉,如圖7-48所示。

        試一試:

        比較一下,按住【Shift】鍵與不按住【Shift】鍵進行調(diào)整有什么區(qū)別?

        圖7-48 調(diào)整四肢

        (11) 右擊時間軸的第30幀,單擊快捷菜單中的“插入姿勢”命令,然后對恐龍進行調(diào)整,注意結合輔助鍵的應用。其姿勢如圖7-49所示。

        圖7-49 調(diào)整姿勢

        (12) 選中身體和右腿之間的骨骼,旋轉骨骼,如圖7-50所示,再按住【Shift】鍵,旋轉右腿,如圖7-51所示。

        圖7-50 旋轉骨骼


        圖7-51 旋轉右腿

        (13) 選中第1幀,右擊,單擊快捷菜單中的“復制姿勢”命令,然后右擊第49幀,單擊快捷菜單中的“插入姿勢”命令,再右擊第49幀,單擊快捷菜單中的“粘貼姿勢”命令。這樣,第1幀和第49幀中的姿勢相同。

        3. 測試動畫

        動畫部分完成按組合鍵【Ctrl+Enter】測試動畫。測試動畫沒有問題,以“不如跳舞.fla”為文件名保存。

        我收獲

        我留言

        我練習

        (1) 制作鐵鏈動畫。

        (2) 制作吊車動畫。

        (3) 制作小雞做操動畫。

        任務四 秭歸職教中心片頭

        我明了

        本任務是學習將動畫制作成影片剪輯片斷,并在自己的作品中應用。

        我掌握

        (1) 鞏固影片剪輯的制作方法。

        (2) 會在作品中靈活使用制作的影片剪輯。

        (3) 根據(jù)影片剪輯的長度和需要播放的次數(shù),確定主時間軸的長度。

        我準備

        (1) 影片剪輯在動畫中是可以反復循環(huán)播放的一小段動畫。

        (2) 影片剪輯的時間軸與主時間軸的幀頻一致,兩者的時間軸不會相互影響。

        (3) 如果主時間軸長于影片剪輯的時間軸,則影片剪輯就會重復播放;如果主時間軸比影片剪輯的時間軸短,則影片剪輯不會結束播放,主時間會繼續(xù)向前,不會等影片剪輯播放完畢。

        (4) 影片剪輯里面可以包含多個子影片剪輯。

        (5) 影片剪輯實例可以當做圖形元件使用。

        我動手

        1. 場景設置

        新建一個空白文檔,單擊菜單“修改”→“文檔”命令,在彈出的“文檔屬性”對話框中,設置文檔:大小為800×600,背景色為黑色,單擊“確定”按鈕。

        2. 制作片頭 LOGO

        (1) 單擊菜單“插入”→“新建元件”命令,創(chuàng)建一個圖形元件,命名為“LOGO”,如圖7-52所示。制作片頭標志。

        圖7-52 新建元件

        (2) 編輯元件,輸入片頭名稱“秭歸職教中心”(見圖7-53),然后選擇此文本,按組合鍵【Ctrl+B】將其轉換為獨立的字符。分別設置字符的大小和位置,以形成LOGO的標志圖案,如圖7-54所示。

        圖7-53 LOGO文字


        圖7-54 LOGO

        (3) 新建“圖層2”,用“筆刷工具”中的橢圓形狀筆尖制作一個波浪的圖形,它們一起構成LOGO標志。

        (4) 返回到場景中,將“圖層1”重命名為“背景”,在場景中繪制一個紅色到黑色放射漸變矩形,其大小與場景大小一致。選擇此矩形,按【F8】鍵將其轉換為一個圖形元件,元件名稱為“背景1”,如圖7-55所示。

        圖7-55 創(chuàng)建“背景1”

        (5) 鎖定“背景”圖層,新建“LOGO”圖層,從庫中將LOGO元件拖到舞臺中,并將其亮度設置為96,讓它顯示為白色,如圖7-56所示。

        圖7-56 LOGO顯示為白色

        制作立體文字或圖形,經(jīng)常采用這種方法,你試試看??!

        (6) 將此“LOGO”實例原位復制一個,將復制的一個向右上方移動,再將它的顏色設置為“無”,即顯示為原來的紅色,兩個疊加,就有了立體感,如圖7-57所示。

        圖7-57 使LOGO具有立體感

        (7) 同時選中場景中的兩個LOGO,按【F8】鍵將其轉換為元件,名稱為“發(fā)光LOGO”,類型為影片剪輯,單擊“確定”按鈕,如圖7-58所示。

        圖7-58 轉換成元件

        (8) 雙擊“發(fā)光LOGO”影片剪輯元件,進入其編輯狀態(tài),右擊“圖層1”,在快捷菜單中單擊“復制圖層”命令,自動新建“圖層1復制”圖層,內(nèi)容與“圖層1”的完全一樣,如圖7-59所示。

        圖7-59 復制圖層1

        (9) 鎖定“圖層1”,雙擊“圖層1復制”,將其重命名為“遮罩”。選中“遮罩”圖層中的所有對象,按組合鍵【Ctrl+B】兩次,使之分離,將其與原來的元件取消關聯(lián)成為圖形。

        (10) 選中“圖層1”,單擊按鈕,新建圖層“圖層2”,在“圖層2”中繪制矩形,無邊框,顏色為線性漸變,從左到右依次為紅、白、紅,如圖7-60所示。設置后繪制的矩形效果如圖7-61所示。

        圖7-60 矩形顏色


        圖7-61 繪制矩形

        (11) 選中矩形,按【F8】鍵將其轉換為元件,類型為圖形,名稱為“光塊”,單擊“確定”按鈕。選中“光塊”剪輯元件,選擇“任意變形工具”,將其旋轉一定的角度,如圖7-62所示。

        圖7-62 旋轉光塊

        試一試:

        比較一下,按住【Shift】鍵與不按住【Shift】鍵進行調(diào)節(jié)有什么區(qū)別?

        (12) 在三個圖層的第15幀插入幀,選中“圖層2”的第10幀,按【F6】鍵插入關鍵幀,再選中場景中的“光塊”影片剪輯元件,將其移動到LOGO的右側,如圖7-63所示。

        圖7-63 移動光塊

        (13) 在“圖層2”的第1幀到第10幀之間插入傳統(tǒng)補間動畫。右擊“遮罩”圖層,單擊快捷菜單中的“遮罩層”命令,將其轉換成為遮罩層,如圖7-64所示。至此,發(fā)光LOGO制作完畢,按回車鍵播放動畫。

        圖7-64 發(fā)光LOGO的圖層

        3. 調(diào)整場景1

        (1) 回到場景,將“圖層1”重命名為“LOGO”,分別在當前的兩個圖層的第30幀、第50幀插入關鍵幀,如圖7-65所示。

        圖7-65 場景1時間軸

        (2) 選中第50幀的“發(fā)光LOGO”元件,打開“屬性”面板,展開色彩效果,設置Alpha值為0,如圖7-66所示。此時LOGO透明看不到了。在第30幀到第50幀之間創(chuàng)建傳統(tǒng)補間。

        圖7-66 設置屬性

        (3) 解鎖“背景”圖層,選中第50幀的背景圖片,將其色彩效果設置為亮度-100,即為黑色。在第30幀到第50幀之間創(chuàng)建傳統(tǒng)補間。單擊菜單“控制”→“測試場景”命令,可以看到場景1的播放情況。

        (4) 選中“LOGO”圖層的第30幀中的“發(fā)光LOGO”元件,打開“屬性”面板,設置類型為“圖形”,將影片剪輯當做圖形元件使用,循環(huán)設置為單幀,第一幀為1,如圖7-67所示,再測試場景比較一下。

        圖7-67 調(diào)整發(fā)光LOGO屬性

        至此,場景1的制作結束。

        將影片剪輯元件當做圖形使用,從而具有圖形元件的屬性。

        4. 制作模糊效果

        (1) 單擊菜單“插入”→“場景”命令,新建場景2,單擊菜單“文件”→“導入”→“導入到舞臺”命令,將“秭歸職教中心.jpg”圖片導入到舞臺。選中圖片,利用“對齊”面板,將其與舞臺相適應,并將其置于舞臺中央,如圖7-68所示。

        圖7-68 將圖片導入到舞臺

        (2) 選中圖片,按【F8】鍵將其轉換為元件,名稱為“職教中心”,類型為“影片剪輯”,如圖7-69所示。

        圖7-69 轉換為元件

        試一試:

        將圖片不制成影片剪輯,制作成圖形,看能否添加濾鏡效果?

        (3) 在第25幀插入關鍵幀,選中第1幀中的“職教中心”影片剪輯元件,打開“屬性”面板,為其添加“模糊”濾鏡,參數(shù)設定如圖7-70所示。

        圖7-70 設置濾鏡

        (4) 在第1幀到第25幀添加傳統(tǒng)補間。將“圖層1”重命名為“職教中心”,并鎖定。單擊時間軸左下角按鈕,新建圖層2,將圖層2重命名為“遮罩”,如圖7-71所示。

        圖7-71 時間軸

        (5) 選擇“橢圓工具”,在舞臺中繪制無邊框橢圓,如圖7-72所示。將“遮罩”圖層轉換為遮罩層。

        圖7-72 繪制橢圓

        5. 制作發(fā)光線條

        (1) 在“遮罩”圖層上新建圖層3,命名為“發(fā)光線條”,在第25幀插入關鍵幀,選擇“線條工具”或“鉛筆工具”,繪制如圖7-73所示的線條。選中線條,單擊菜單“修改”→“形狀”命令,將線條轉換為填充。

        圖7-73 繪制線條

        (2) 新建圖層“圖層4”,在舞臺上繪制大圓,如圖7-74所示。直徑為780像素,顏色為徑向漸變:從#FFFFFF(100%)到#FFFFFF(0%),如圖7-75所示。選中繪制的大圓,將其轉換為元件,名稱為“圓”,類型為“圖形”。

        圖7-74 繪制橢圓


        圖7-75 橢圓顏色

        (3) 在“圖層4”的第60幀插入關鍵幀,其他圖層的第60幀插入幀。將“發(fā)光線條”圖層拖到“圖層4”的上方,如圖7-76所示。

        圖7-76 調(diào)整圖層

        (4) 選中第25幀中的“圓”元件,拖動到線條的右上方,如圖7-77所示。在“圖層4”的第43幀插入關鍵幀,將“圓”元件移到線條的左側,如圖7-78所示。

        圖7-77 第25幀

        圖7-78 第43幀

        (5) 選中“圖層4”的第60幀的“圓”元件,將其移到線條的右側,如圖7-79所示。

        圖7-79 第60幀

        (6) 在“圖層4”的第25幀到第43幀,第43幀到第60幀之間分別創(chuàng)建傳統(tǒng)補間。將“發(fā)光線條”圖層轉換為遮罩層,如圖7-80所示。

        圖7-80 時間軸

        (7) 在“發(fā)光線條”圖層的第61幀插入關鍵幀,選中線條,單擊菜單“修改”→“變形”→“水平翻轉”命令,再單擊菜單“修改”→“變形”→“垂直翻轉”命令。此時線條如圖7-81所示。

        圖7-81 修改線條

        (8) 在“圖層4”的第61幀插入關鍵幀,選中“圓”元件,打開“屬性”面板,將其色彩效果修改為橙色,如圖7-82所示。

        圖7-82 “圓”元件的色彩效果

        (9) 在“圖層4”的第78幀、第95幀插入關鍵幀,其他圖層的第95幀插入普通幀。

        (10) 將“圖層4”的第61幀的“圓”元件移到線條的左上角,第78幀移到線條右邊,第90幀移到線條的左下角。步驟與第(4)至(6)的類似。

        (11) 在第61幀到第78幀,第78幀到第90幀之間分別創(chuàng)建傳統(tǒng)補間。測試場景。

        6. 制作文字效果

        (1) 新建圖層“圖層5”,將其重命名為“文字”,在“文字”圖層的第25幀插入關鍵幀,輸入兩排文字“鋪成才之路 搭就業(yè)金橋”,大小為48點,顏色為白色,字體為華文行楷,字間距為24點。然后按組合鍵【Ctrl+B】一次,將文本打散成單個文字,如圖7-83所示。

        圖7-83 兩排文字

        (2) 同時選中第30幀,第35幀,第40幀,…,第80幀,單擊菜單“修改”→“時間軸”→“轉換為關鍵幀”命令。時間軸如圖7-84所示。

        圖7-84 時間軸

        (3) 選中第35幀,將“鋪”字大小改為96點,調(diào)整位置,如圖7-85所示。

        圖7-85 將“鋪”字改為96號字

        (4) 選中第40幀,將“成”字改為96號字,并調(diào)整位置,如圖7-86所示。

        回顧:

        “復制圖層”與“拷貝圖層”有區(qū)別與聯(lián)系嗎?

        圖7-86 將“成”字改為96號字

        (5) 采用同樣的方法,依次將后面關鍵幀的字一個一個地改成96號字,直到最后一個字為止。

        至此,場景2完成,測試場景看看。

        7. 制作結尾

        (1) 單擊舞臺右上角的按鈕,選擇場景1,回到場景1,右擊“背景”圖層,單擊快捷菜單中的“拷貝圖層”命令,再單擊菜單“插入”→“場景”命令,新建場景3,右擊“圖層1”,單擊快捷菜單中的“粘貼圖層”命令,在此得到與場景1一樣的一個背景圖層。

        (2) 將“背景”圖層調(diào)整到“圖層1”的下面,選中“圖層1”的第1幀,輸入職教中心的網(wǎng)址WWW.ZGZJZX.COM,字號為48點,顏色為黃色,如圖7-87所示。

        圖7-87 輸入網(wǎng)址

        (3) 選中文字,按【F8】鍵將其轉換為影片剪輯元件,名稱為“閃光文字”。

        (4) 雙擊“閃光文字”,進入編輯狀態(tài),選中文本,按組合鍵【Ctrl+B】將其打散成為多個文本,再在文本上右擊,單擊“分散到圖層”命令,即將多個文本分散到對應的圖層,如圖7-88所示。原來的“圖層1”成為空的圖層。

        (5) 選中“圖層1”圖層的第1幀,選擇“橢圓工具”,顏色為徑向漸變,從左到右依次為#FFFFFF(75%)、#FFFF00(50%)、#FFFF00(0%),如圖7-89所示。繪制的橢圓如圖7-90所示。

        圖7-88 分散到層后的時間軸

        圖7-89 橢圓的顏色

        我們可以看到,影片剪輯里是可以包含影片剪輯的。

        圖7-90 繪制橢圓

        (6) 選擇橢圓,將其轉換為圖形元件,名稱為“黃光”。選中“黃光”元件,再次將其轉換為影片剪輯元件,名稱為“黃光閃爍”,如圖7-91所示。

        (7) 雙擊“黃光閃爍”元件進入其編輯狀態(tài),在“圖層1”的第5幀插入關鍵幀,選中“黃光”元件,選擇“任意變形工具”或“變形”面板,將其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左右。然后在第1幀到第5幀之間創(chuàng)建傳統(tǒng)補間。

        圖7-91 “黃光閃爍”元件

        (8) 單擊“閃光文字”圖標進入閃光文字的編輯狀態(tài)。同時選中第5幀,第10幀,第15幀,…,第65幀,單擊菜單“插入”→“時間軸”→“關鍵幀”命令,在這些幀上插入關鍵幀,如圖7-92所示。

        圖7-92 插入關鍵幀

        (9) 將第二個“W”圖層的第1幀移到第5幀,第三個“W”圖層的第1幀移到第10幀,依次將各層的第1個關鍵幀向后移動5幀,如圖7-93所示。

        圖7-93 移動關鍵幀

        (10) 選中“圖層1”圖層的第5幀,將“黃光閃爍”元件拖動到對應的字母上。再將第10幀拖動到對應字母上,依次一直到最后一個字母,如圖7-94所示。

        圖7-94 最后一個字母M

        (11) 在所有圖層的第90幀插入關鍵幀,在第125幀插入普通幀,在“圖層1”圖層的第70幀插入空白關鍵幀,將庫中的“黃光”拖到舞臺上,如圖7-95所示。

        圖7-95 將“黃光”元件拖到舞臺

        (12) 選中“黃光”元件,將其旋轉90°,并選擇“變形工具”,將其縮放到遮住全部文字為止,如圖7-96所示。

        圖7-96 用“黃光”元件遮住全部文字

        (13) 在“圖層1”圖層的第75幀插入關鍵幀,將“黃光”元件放大10倍左右,如圖7-97所示。在第70幀到第75幀之間創(chuàng)建傳統(tǒng)補間。

        圖7-97 放大“黃光”元件

        想一想,為什么是第05幀。

        (14) 刪除“圖層1”圖層的第75幀到第125幀,在其他圖層的第70幀插入空白關鍵幀。時間軸如圖7-98所示。

        圖7-98 時間軸狀態(tài)

        (15) 回到場景3,在所有圖層的第105幀插入普通幀,清除“背景”圖層第30幀和第50幀。

        (16) 按組合鍵【Ctrl+Enter】測試動畫??梢园l(fā)現(xiàn),播放順序上有問題。單擊菜單“窗口”→“其他面板”→“場景”命令,打開“場景”面板,如圖7-99所示。

        圖7-99 場景面板

        (17) 將光標指向場景3,按住鼠標左鍵不放,將場景3拖到場景2的下面,再按組合鍵【Ctrl+Enter】測試動畫。

        (18) 以“職教中心片頭.fla”為文件名保存。

        我收獲

        我留言

        我練習

        (1) 完成本任務練習。

        (2) 搜集素材,自己設計制作一個長江三峽宣傳片頭。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