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老年教育社會需求的多樣性
老年群體是一個十分龐雜的群體,包括差距很大的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層次、不同職業(yè)的各類老年人,而且每個人的經歷、素質及心理也各不相同,個人愛好、興趣差別也很大。因此,他們對教育的需求在形式、內容、層次等多方面,呈現多樣性的顯著特點。
一、需求內容的多樣性
(一)學習動機對學習內容需求有一定影響
老年人對教育內容的需求部分地決定于老年人的學習動機和目的。我們對老年學員的學習動機和目的調查的統計結果見表10。
表10 老年大學學員學習目的調查統計表
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老年人上老年大學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求職謀生,而是非功利性目的占主導。表10學習目的一欄顯示,上老年大學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的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占63.3%,其次是為了健康養(yǎng)生的,占45.1%,排在第三位的是學習新知識,緊跟時代、不致落伍的占44.4%。還有41.7%的老年學員為了提高自身素質,29.7%老年學員為了廣交朋友,擺脫寂寞。為再就業(yè)的只占3.0%。
對50歲以上社會群體的調查,學習目的和動機一項的統計結果,與老年學員的愿望十分相近。見表11。
表11
由表11可見,社會老年人認為上老年大學的目的和意義主要也是滿足興趣愛好,強身健體,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廣交朋友、擺脫寂寞。
(二)對知識、技能門類要求廣泛
根據調查,老年人的學習動機反映了老年人的學習愿望。他們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學習鉆研,而他們的興趣又十分廣博,這就決定了他們在學習內容需求上的多樣性。此外,老人們的學習以非功利性的目的為主,他們希望參與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從中享受學習的愉悅和幸福,同時豐富自己、廣交朋友。因此,我國現階段老年大學在課程內容設置上應以保健養(yǎng)生,休閑娛樂、滿足興趣愛好的閑暇教育為主,同時兼顧知識性和時代性。
老年人對學習內容的需求主要是三大類:①醫(yī)學、保健養(yǎng)生類;②文化、娛樂和生活休閑類;③新知識類。對50歲以上老年人的學習內容需求調查統計結果如下。見表12。
表12 您認為上老年大學學哪些內容好
表12顯示,選擇學習醫(yī)學健身的老年人最多,其次是家政(烹飪、養(yǎng)花、服裝、編織)和書畫攝影、歌舞樂器等,再其次是知識類(文史、外語、哲學、法律、計算機網絡)。說明老年人最關心自身和家人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的學習目的和動機會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特別是新思潮、新觀點和新的生活方式,會使老年人的學習興趣與愛好發(fā)生新的變化。老年人在學習內容方面的要求也將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前進而不斷變化、不斷更新。他們不僅向往傳統知識和養(yǎng)生保健知識,而且追求新知識、新科技、新潮流。適應新時代,學習新知識的要求會越來越強烈。
老年大學的辦學實踐也可以說明,老年人學習需求隨時代變化而變化的發(fā)展趨勢。最早創(chuàng)辦的一批老年大學,開始大多是從舉辦書法、國畫專業(yè)起家的,由于重視了老年人學習需求的變化,在專業(yè)和課程設置方面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專業(yè)日益廣泛?,F在的趨勢是專業(yè)越來越寬、越細。過去需求較少或者沒有條件舉辦的“冷門”專業(yè)也越來越熱了起來,如金融、理財、收藏、京劇、曲藝、布藝、保齡球等。專業(yè)越廣泛,吸收老年人的層面也越廣泛。
二、需求層次的多樣化
我們在對老年大學學員和50歲以上老年人的問卷中,了解有關老年人對學習層次的需求。調查統計結果見表13和表14。
表13 “老年大學學員通過老年大學的學習,希望達到的水平”調查統計結果
表14 “50歲以上老年人認為上老年大學應達到的水平”調查統計結果
由表13顯示在老年大學學員中,45.9%的學員希望達到初級水平,12.6%的學員希望深入研究、學有所成,達到高級水平。表14顯示,50歲以上社會群體的老年人中,52%希望達到初級水平,超過半數;希望達到中級水平的人明顯減少為29.2%;但卻有15.8%的人希望達到高級水平。
上述調查說明,一半左右的老人上老年大學是為了學到一些初步知識和技能,只是希望“淺嘗輒止”,為了學有所得而已。所以老年大學的大量課程應當是普及型的,應當以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目的,以初級層次和基礎層次為主。但是不可忽視,還有相當數量的老人希望學到比較系統的知識和技能,盡管他們不見得想要成名成家,但是他們入了門、開了竅,越學越上癮,希望獲得比較系統、全面的科學知識或專業(yè)技能。也有一部分老人要求鉆研得更深一些,獲得比較深的專業(yè)造詣或藝術功力,甚至期望在某個專業(yè)上學有所成,實現更高境界的人生追求。為了適應這種需求,部分有條件的老年大學勢必要開設一些“提高班”、“研究班”等高層次的班。既要有“下里巴人”,又要有“陽春白雪”。而且這些高層次的班級有日益增多的趨勢。
此外,隨著老年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城市中的老年教育將逐步形成市、區(qū)、街、居委會四級教育網絡。而現有的規(guī)模較大、條件較好、實力較強的綜合性老年大學將辦成本行政區(qū)域內老年學校的示范校。屆時,老年教育的分層次教學則可從一個學校擴展到全區(qū)、全市。即社區(qū)老年學校教育以基礎層次或初級層次為主,以傳授各科的基礎知識和掌握基本技能為目的,同時普及老年生活中必要的科普知識,滿足老年人對培養(yǎng)某一學科的興趣或為進一步提高、深造打基礎,為老年人適應社會發(fā)展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而條件較好的區(qū)級和市級示范校則應逐漸增加高層次的教學比例,以滿足越來越多的老年學員要求在某一專業(yè)系統、全面掌握知識的需求。老年大學的發(fā)展也應符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既要滿足大多數人的教育需求,也要為少數人實現“老有所為”的愿望提供條件。
調查顯示,有很少數老年人有接受正規(guī)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應受到重視。現在除了有的老年人可以參加高考以外,有的老年大學和高等學校合辦三年制的大專班,講授主要的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免修基礎課。雖然只發(fā)給結業(yè)證不發(fā)學歷證書,但滿足少數老人挑戰(zhàn)自我、實現價值的追求,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值得認真總結和研究。
三、教育方式需求的多樣化
(一)示范性老年大學受青睞
很多老年人還是習慣于面對面課堂教學的、傳統的學校教育形式和班級授課方式。這種傳統方式不僅在發(fā)展初期是必然的,而且還將延續(xù)下去,并得到發(fā)展。這種形式之所以吸引人,其優(yōu)點在于:一是班級人數不多,一般三五十人面對面授課,便于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有的放矢地教學,學習中的問題能及時得到解決,能夠保證教學質量;二是有組織的班級集體,有較濃厚的學習氛圍。同齡人歡聚一堂,使老年人重返集體生活,不僅能互相幫助、互相切磋,而且能廣交朋友,滿足了老年人社會交往的需要;三是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專業(yè)性的研究活動和公共選修課等,使很多老年人了解了新知識,增添了生活情趣,豐富了生活內容。在這種形式的學校中,吸引力、凝聚力最強的當屬規(guī)模較大、條件較好、相對正規(guī)的示范性老年大學。這類學校專業(yè)多、層次多,便于老年人選擇;條件好,教學設備和方法先進;師資力量強,教學質量較高,最受老年人信賴和歡迎。
在我們對50歲以上社會人群調查中,選擇“規(guī)模較大、管理正規(guī)、專業(yè)較多的老年大學”的老年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8.2%。對社會各階層和各年齡段人群的調查中,選擇這種學校的占15%左右。
(二)遠程老年教育有潛力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利用媒體技術開展遠程老年教育已日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遠程教育包括老年廣播大學、老年電視大學和老年網上大學。這種教育形式打破了封閉式課堂面對面教學模式,采用了開放性遠距離教學模式,其優(yōu)勢在于:一是覆蓋面廣闊,不受空間制約,只要有收音機、電視機或電腦就可以上學;二是方便老年人,甚至一些身體不健康但求知欲強的老年人也可以入學;三是可以不受時間限制;四是不受年齡限制,各年齡段的人只要有興趣都有條件聽課。
有些省市舉辦的電視老年大學受到眾多老年人的歡迎,使他們足不出戶便可聽課和按教材學習,耄耋高齡者和身患疾病者,及家務纏身者都能參加學習,而且學費低廉。上海1995年創(chuàng)辦的“空中老年大學”,由街道、社區(qū)組織集體收看,并予以一定輔導,吸收了10萬余名老人入學。天津市河東區(qū)開辦的電視老年大學,一年之間,學員增至8 000余人。
網上教學已開始受到老年人的關注。我們對50歲以上人群的調查發(fā)現,選擇網上學校學習的老年和準老年人的比例達13.3%。在對各年齡段人群的調查發(fā)現,60歲以上老年人,有7.9%選擇網上老年大學,50~59歲的準老年入選網校的比例為7.5%,40~49歲的中年人為7.6%。而20~29歲和30~39歲的青年人選擇網上老年大學的比例則高得多,分別是16.1%和19.3%??梢娢磥?0年,會有相當大的老年群體上網沖浪,并產生網上學習的需求。網上學習視野廣闊,既可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也可以作為其他學習方式的補充或輔助,而且網絡技術不斷改進,上網費用日益低廉。我國網民增長飛快,截至2002年6月30日,我國網民已達4 580萬人,較半年前增長35.9%,比1997年增長74倍。其中50歲以上的準老年人和老年人占4%,已達180余萬人。預測未來老年網民將增加得更快。(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分析報告》,2002年7月。)網上教學勢必會成為老人們需求的一個熱點。
(三)社區(qū)老年學校受歡迎
調查顯示,50歲以上人群中有50.1%的人愿意選擇“離家較近”的社區(qū)老年學校。社會各階層和各年齡段群體的調查也顯示,多數人選擇離家近的社區(qū)學校,平均達43.9%。說明老年人希望就近入學,而且學費一般較低。
就目前來說,社區(qū)學校的教學和管理還不甚規(guī)范,師資水平相對較差,專業(yè)也較少,但今后卻是應當大力發(fā)展的。由調查可見,老年人對社區(qū)學校的需求迫切,發(fā)展并規(guī)范社區(qū)學校,使之成為老年教育的基礎教育基地,滿足老年人的迫切需求,應是老年教育發(fā)展的重點方向之一。
此外,學制較短的教育培訓形式也是老年人喜愛的形式之一。在對50歲以上人群的調查顯示,35.8%的人選擇這種形式。對各階層和各年齡人群的調查也發(fā)現,平均25%的人會選擇短訓班。短訓班雖不夠正規(guī),但辦起來較容易,很適合社區(qū)老年學校開辦,也是社區(qū)老年學校增辦新專業(yè)、吸引學員的好形式和好途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