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用藥要講究技巧
1.糖尿病前期階段:經(jīng)研究證實,超重、肥胖者,高血壓、血脂異常者,多數(shù)冠心病患者,具有代謝綜合征家族史或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均為糖尿病的“后備軍”。這些人自我感覺良好,看上去是一個“健康人”,如已有上述某一種跡象,通過空腹或餐后2小時血糖測定,或進行糖耐量試驗和胰島素釋放試驗,對其進行糖負荷和胰島素功能評估,??梢园l(fā)現(xiàn)患者已有高胰島素血癥或伴有糖耐量異常,即預示不久的將來可能會發(fā)展為糖尿病。此階段通常稱為糖尿病前期,應進行飲食控制和加強運動,在此基礎上再加用二甲雙胍0.25~0.5克,每日2次或3次;或文迪雅4毫克,每日1次,或上述兩者合用;也可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藥(拜糖平)50毫克,每日3次。通過上述有效的綜合措施干預,即可減輕、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并可逆轉(zhuǎn)、恢復胰島素分泌功能,阻止糖尿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部分人可以終身不發(fā)展成糖尿病。
2.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當空腹血糖≥7毫摩/升,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毫摩/升,即可診斷為糖尿病?;颊呓?jīng)過飲食控制后,空腹血糖仍較高(≥7毫摩/升),最好到醫(yī)院進行全面檢查,作OGTT試驗和胰島素釋放試驗,了解患者糖的負荷狀態(tài)以及胰島素分泌狀況。也可以根據(jù)經(jīng)驗,消瘦者先用促胰島素分泌藥(磺脲類、格列奈類)或使用胰島素進行強化治療。理由是因為消瘦型糖尿病,往往以胰島素分泌功能不足為主,需要給予促泌藥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以滿足患者的需求。如磺脲類藥物:格列吡嗪(美吡達)5~10毫克,每日1~3次;格列齊特(達美康)80~160毫克,每日1~2次;瑞易寧5~10毫克,每日1次;格列喹酮(糖適平)30毫克,每日2~3次(適用于腎功能異常者);格列美脲1~2毫克,每日1次;或瑞格列奈(孚來迪、諾和龍)0.5~1毫克,每日3次;那格列奈(唐力)60~120毫克,每日3次等。
對于血糖較高(空腹血糖≥11.1毫摩/升)、體質(zhì)狀況較好的、年齡較輕的患者,可以進行胰島素強化治療,即住院應用胰島素泵,或每日多次注射(每餐餐前短效或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與睡前中效或超長效胰島素聯(lián)合治療),爭取3~7日將患者的血糖下降至正常水平,維持2周左右。通過胰島素強化治療,可在較短時間內(nèi)改善患者脂肪細胞功能,減輕糖毒癥和脂毒癥,最終達到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恢復胰島B細胞功能,使患者血糖長期得到控制,可以不用藥或少用藥。這是目前各大醫(yī)院推薦的治療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方法,可取得較好療效。
如果新診斷患者是超重、肥胖者,往往考慮以胰島素抵抗為主,需要給予抗胰島素抵抗治療。目前常用藥物有:二甲雙胍0.25~0.5克,每日3次;胰島素增敏藥(文迪雅4毫克,每日1次,或瑞彤15~30毫克,每日1次);α-葡萄糖苷酶抑制藥(拜糖平50~100毫克,每日3次)。二甲雙胍可促進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與利用(以無氧酵解為主),增加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文迪雅和吡格列酮系胰島素增敏藥,是血糖調(diào)節(jié)藥,能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保護胰島B細胞功能。而拜糖平為腸道葡萄糖苷酶抑制藥,可使餐后血糖下降。上述治療方法一定要在飲食嚴格控制基礎上進行,否則療效不理想。如果為正常體重患者,有可能既有胰島素分泌不足,又有胰島素抵抗,對這些患者,我們常選用第三代磺脲類藥物格列美脲(亞莫利、萬蘇平)1~2毫克,每日1次,進行治療。
3.慢性糖尿病患者:此類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者,糖尿病病程長,已用過多種藥物,或伴有多臟器病變。此時應請醫(yī)生好好分析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是選擇的藥物不對?還是藥物藥量或用法不對?還是飲食未能很好控制?還是由于伴有肝、腎、眼并發(fā)癥?還是同時合并有感染、甲狀腺或其他疾???如已用口服降糖藥物者,可進行藥物調(diào)整,可聯(lián)用幾種降糖藥,也可加用胰島素;或停用口服藥物,單純改用胰島素治療。
聯(lián)合用藥是治療此類患者的較好選擇。有以下幾種聯(lián)合用藥方法:促泌藥與非促泌藥合用;非促泌藥與非促泌藥合用;促泌藥與胰島素合用;非促泌藥與胰島素合用。常用方案為:磺脲類藥物(如格列吡嗪、格列齊特、格列美脲等)加二甲雙胍;胰島素增敏藥(文迪雅、瑞彤)加二甲雙胍;磺脲類藥物加一次中效、長效或超長效胰島素;二甲雙胍、文迪雅或瑞彤與各時效胰島素匹配使用。聯(lián)合用藥時應注意:①根據(jù)患者胰島素抵抗程度和分泌功能不足的情況選用藥物的品種和藥量。②各種藥物藥量選擇,可從小藥量開始,每周、半月復查一次餐前、餐后血糖,根據(jù)血糖水平來進行調(diào)整。③聯(lián)用口服降糖藥物時要注意患者肝、腎功能狀況,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盡早改用胰島素或?qū)Ω?、腎功能影響小的藥物。④聯(lián)合用藥的品種不宜太多,2~3種即可,以不同作用機制藥物組合為宜,原則上促泌藥與促泌藥不宜聯(lián)用。⑤如果考慮到患者以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主,或有合并癥、并發(fā)癥存在,應勸其立即加用胰島素,患者及其家屬不應拒絕。⑥注意低血糖反應,并及時處理之。
4.糖尿病胰島素終身替代治療:一般說來,1型糖尿病一旦診斷,應立即進行胰島素治療。因為這類患者的胰島B細胞90%以上被破壞,需要補充胰島素治療,方可維持生命。2型糖尿病經(jīng)過飲食、運動和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后療效欠佳時,也應考慮用胰島素治療,因為此時,胰島功能也大部分喪失。最近,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提議:糖化血紅蛋白(HbA1c)>7.5%,可以進行口服降糖藥物聯(lián)合應用中、長效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種類較多,新診斷的糖尿病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或空腹血糖>11毫摩/升的2型糖尿病,可以選用胰島素類似物,即選用超短效胰島素補充餐時胰島素,選用長效胰島素或超長效胰島素補充基礎胰島素。如諾和銳、優(yōu)泌樂三餐前皮下注射加睡前來得時皮下注射。此治療方案的優(yōu)點是能模擬正常胰島素分泌模式,可以達到最佳療效。也可用胰島素泵,不過應用此方案費用較高。也可應用人胰島素,如:預混胰島素(諾和靈、優(yōu)泌林),價格相對比較便宜。目前國內(nèi)市場有各種比例的預混胰島素制藥,常用的是諾和靈30R、50R,優(yōu)泌林70/30、50/50兩種人胰島素,和國產(chǎn)萬邦的精蛋白鋅胰島素(30R)、甘舒霖30R。
對于病程較長,又伴有多種并發(fā)癥、合并癥的患者,應勸他們在治療相關(guān)并發(fā)癥、合并癥的同時,盡早應用胰島素。只有這樣,才能較快控制病情發(fā)展。一旦病情好轉(zhuǎn),如果醫(yī)生認為不必要應用胰島素,也可以停用,改用口服藥物或其他方法治療。不能盲目地認為“胰島素一打就上癮”,“胰島素不能打,一打就停不了”,而拒絕應用胰島素。如病情需要給糖尿病患者補充能量,掛“糖水”是可以的,但必須在補液中按比例給予胰島素,這樣處理有利于病情恢復。
總之,不管醫(yī)生還是患者或家屬,一定要從患者病情出發(fā),聽從糖尿病專科醫(yī)生的意見,為患者的治療選擇最佳方案。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