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檢查是提取身體內(nèi)的血液、尿液、大便、淋巴液等,在化驗室里經(jīng)過檢驗儀器和方法測定出正常還是發(fā)生改變,從而為診斷疾病提供依據(jù)。對于腰腿痛患者,最為常做的血液化驗項目有以下幾種。
(1)“血沉”:血沉是“紅細胞沉降率”的簡稱,醫(yī)生有時在化驗單上用它的英文縮寫“ESR”。正常值成年人男性為1~10毫米/小時,女性為0~16毫米/小時。注意,雖然用了“/”號,但并非指每小時沉降多少,而是指到1小時末沉降多少。引起血沉值加快的常見腰腿痛疾病有強直性脊柱炎、胸腰椎結核、類風濕關節(jié)炎、胸腰椎骨髓炎、椎間隙感染和胸腰椎惡性腫瘤等。但不能認為腰腿痛患者血沉快就一定患了這些病,還要結合其他檢查結果和臨床癥狀體征來下結論。因為血沉增快還有如下原因。婦女月經(jīng)期、妊娠、貧血及患傳染病和有些藥物干擾,都可引起血沉加快。同時也可能既有腰腿痛又有其他疾病存在。引起血沉加快,應全面進行檢查,以免誤診。
(2)類風濕因子凝集試驗:英文縮寫“RF”。類風濕因子是一種自身抗體,正常一般為陰性。據(jù)研究類風濕因子不光存在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體內(nèi)。有1%~4%的正常人也可出現(xiàn)陽性,下面列舉出類風濕因子在多種疾病時的檢出率,作為參考。
多種疾病的類風濕因子檢出率(%)
類風濕關節(jié)炎 79.6%
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25.0%
多發(fā)性肌炎 20.0%
皮肌炎 10.0%
少年型類風濕關節(jié)炎 10.0%
結核病 10.0%
60歲以上老人 15%~50%
由此可以看到,類風濕因子陽性的人,不一定就是患了類風濕關節(jié)炎,同時類風濕因子陰性的人,也不能肯定沒患病。對懷疑為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腰腿痛患者,檢查類風濕因子以后,仍需要結合其他檢查結果,來診斷疾病。
(3)抗溶血性鏈球菌“O”試驗:英文縮寫為“ASO”,正常值小于400單位。此試驗是證明近期有無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一種免疫學檢查,如抗溶血性鏈球菌“O”試驗大于500單位且多次檢查結果遞進增高者,有助于活動性風濕病的確診,同時患多發(fā)性骨髓瘤、腎炎等病概率亦可增高。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