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評估是提升業(yè)績的好方法
績效不佳或績效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管理者不能對員工進行恰當的績效評估,或者說他們不能對整個工作過程進行良性的監(jiān)控,從而導致整個工作流程得不到有效的約束和引導。
公司年終的績效考評結束了,王經理所帶領的A部門的績效比張經理帶領的B部門的績效差了很多。王經理想不明白了,我的員工每天也都是在八小時地努力工作,和B部門的工作時間一樣,為什么結果會相差這么多呢?王經理為了解開這個困惑,主動去找到B部門張經理“取經”。
張經理聽明白王經理的來意后,笑瞇瞇地拿出了一份績效評估表給王經理。
張經理說:“我的員工之所以能夠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完全依靠了這份績效評估表?!?/p>
這一席話說得王經理更是一頭霧水了,這表能有這么大的作用?看出了王經理的迷惑,張經理接著說:“其實這份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從這份表中獲取的東西。每個月我都會把員工的工作情況詳細地記錄下來,給予評估,并每月組織員工就這一評估討論一次。從這每一次的評估和討論中,員工們有什么工作上的困惑都會得到解答,而且工作方法也能得到改進,更重要的是每個員工之間還能有競爭,誰也不甘于落后。通過這一方法,業(yè)績自然提升得很快。”
聽完張經理的解惑,王經理也決定在A部門中開展績效評估。三個月后,王經理帶領的A部門的業(yè)績上漲了30%,雖然沒能趕得上B部門,但這一成績對王經理來說足以讓他有成就感了。
很多企業(yè)忽視對員工的績效評估,認為這樣會打擊員工的信心,給員工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正是由于企業(yè)這種片面的想法,才使企業(yè)年終的業(yè)績不容樂觀。所以,企業(yè)一定要重視對員工的績效評估。在對員工進行績效評估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隨時對員工的工作進行評估
許多管理者平時對員工們的表現不作任何評價,只是在年終回顧績效的時候才進行績效評估。這種毫無預警的評價要么不會發(fā)生任何作用,不能讓大家從討論中獲得任何益處;要么會讓員工感到不滿。
要避免這種情況,最好隨時對員工的工作進行評估。正如杰克·韋爾奇所說:“作出評價對我來說無時不在,就像呼吸一樣。在管理中,沒有什么比這更重要。我隨時都要作出評價——不論是在分配股份紅利的時候,還是在提升誰的時候,甚至在走廊里碰到某個人的時候?!?/p>
時時刻刻對員工的績效進行評估,這樣員工既有足夠的機會改善工作中不足的地方,管理者還可以順便和員工討論一下員工對績效的努力目標;又能使員工在年終績效評估時,不至于對結果感到意外,甚至怨氣滿天飛。
通過經常性的績效評估,員工可以常常糾正自己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之處,這是提高員工業(yè)績的有力保障。
2.不要過分重視員工是否滿意
管理者在做績效評估的時候往往神經比較“脆弱”,員工一旦有所不滿就忐忑不安。雖然獎懲不是考核的目的,但是績效評估結果的運用往往會觸及部分員工的利益,沒有人錢袋子癟了還能開懷大笑,這時員工有所不滿也屬正常。這時,管理者應該做的就是要弄明白員工的不滿到底來自哪個方面,是自己的工作沒做好,還是其他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只重視員工滿不滿意。只一味地重視員工的滿意度,那也就表示管理者只是一味地承認員工的成績而忽略員工工作中的不足。在這種一味肯定成績的企業(yè)中,員工的業(yè)績是不會得到提升的。
3.評估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一些管理者對考核的重要意義沒有認識清楚,以為不過是個形式,自己的意見不會起什么作用,打分自然也就不會那樣慎重在意。
另外,中國傳統的“好人主義”也嚴重影響了考核的嚴肅性和現實意義。有些部門主管奉行中庸之道,凡事追求不偏不倚,對員工的評估抱著“差不多就行了”的態(tài)度,對所有員工的評估如出一轍。
還有一些企業(yè)直接將成功企業(yè)的績效考核辦法完全“拿來”為我所用,自以為找到了一個有效的管理“武器”,但在實際操作中卻走了樣,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從而造成績效考核走過場,流于形式。
這些只做表面文章的考核對企業(yè)來說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績效評估不能為了評估而評估。評估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評估不能激發(fā)員工潛力,不能成為推動員工發(fā)展以及推動公司成長的驅動力,那評估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因此,管理者在對員工進行評估的時候,不要只做表面文章,在評估過程中,要秉承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只有這樣才能真實反映公司員工的情況。不然,連真實情況都搞不明白的上司,連員工在工作中有哪些問題都看不出來的領導,怎么帶領員工創(chuàng)造更高的業(yè)績呢?
學習要點:
績效評估帶有組織管理的目的,希望通過考核的手段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它又帶有個人激勵的目的,希望通過績效評估盡量使每一位員工的績效都達到最大。
在績效評估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要隨時對員工的工作進行評估;不要過分重視員工是否滿意;評估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