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 術語地道規(guī)范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新的科技名詞不斷出現(xiàn),這也是科技英語的突出特點,而且這些術語的科學性、技術性和專業(yè)性很強。術語的重要性要求術語翻譯要嚴格遵守翻譯的信息等價性標準,即術語的翻譯應盡力做到準確精練和標準化,翻譯時保持原語的信息量,不誤譯或欠譯。術語翻譯為了能做到信息等價,既準確精練又保持原來的信息量,翻譯時應盡量找到語義場完全對應的詞。如telecommunication與“電信”在所指意義上完全對等。如果沒有完全對等的詞,則需利用漢字的造詞法造出意義相同的新詞,如:嚴復在翻譯metaphysics一詞時,就創(chuàng)造性地譯成“形而上學”。翻譯中有時既找不到對等詞又難以造出新詞,這時就不得不保留一些原文的語言特征,即音譯或保留原術語不譯,如“Yahoo”或“雅虎”。術語的標準化屬于國家語言規(guī)劃工作。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負責科技名詞的定名工作。一個詞到底應譯成什么,主要應看已確立的標準譯法是什么。如diffraction只能翻譯成“衍射”,而不能譯成“繞射”。新術語通常是科技翻譯中的主要困難。遇到不熟悉的專業(yè)術語,最好的方法是查找相關的專業(yè)詞典,因為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專業(yè)有著不同意義。如cell有“細胞”、“電池”、“信元”、“蜂窩小區(qū)”等不同的意義。但也有一些新術語是在詞典中尚未列入或國內(nèi)尚無統(tǒng)一譯名的,這時就需要譯者在正確理解其意義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用目的語表達出來。
1.意譯法
英漢兩種語言中都存在一些各種意義(在科技文體中主要是特指意義)完全相同的術語,或經(jīng)過標準化的術語。這類詞的語義場在雙語中完全對應。如電腦技術中modem這個詞,有人戲稱它為“貓”,但其對應詞是“調(diào)制解調(diào)器”。翻譯這類詞時要特別注意它在不同語篇中的不同含義。如mouse在計算機領域應該是“鼠標”,不能譯成“老鼠”。即使在同一領域,也存在一詞多義現(xiàn)象,如station一詞,在通信英語中,指通信系統(tǒng)中的一個接收或發(fā)送點,譯成漢語時,卻有多個對應詞,如“站”、“臺”、“用戶終端”或“話機”。
2.造詞譯
指在漢語中不存在與原術語對應詞的情況下,可根據(jù)術語的原意,用漢字造出新詞。由于漢字的構詞表意能力很強,大部分新術語都可通過這種方法翻譯。如hypertext譯成“超文本”;homepage譯成“主頁”;space shuttle 譯成“航天飛機”;de-oil為“脫脂”;capacitor是“電容器(無線電)”。英語中大量用詞綴造出的派生詞和用復合法造出的復合詞可用這種辦法翻譯。
3.字面譯
科技英語中很多新詞實際上都是舊詞(日常用詞)賦予新義,如計算機的menu,firewall,window。這時我們可用同樣的方法給漢語的舊詞賦予新義,即仍采用字面譯,再在譯文上打上引號,如上述三個詞現(xiàn)在都譯作“菜單”、“防火墻”和“視窗、窗口”。在讀者熟悉了這些譯法后,即舊詞新義獲得合法地位后,引號便自然消退。
4.音譯
即把原文的科技術語根據(jù)英語的發(fā)音譯成相對應的漢字。音譯最適用于翻譯人名、物名、地名、機構名等專有名詞,在科技英語中,許多新詞是從專有名詞演變而來的,稱作eponym,即“專有名詞普通化”。這類詞常用于命名某一原理、定律或某一新發(fā)明,此外許多科技新產(chǎn)品都用商標命名,這些詞大多采用音譯。如電信科學中的術語Wiener filtering是由數(shù)學家Wiener提出的,為紀念他的重要貢獻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譯成“維納濾波”;計算機通信中的Huffman coding,譯成“赫夫曼編碼”。此外,有些用來表示新材料、新產(chǎn)品、新概念的詞或是一些用來表示藥名、商標名稱、機械設備名稱的詞以及一些縮略名詞,也可借助音譯。如Dacron滌綸(商標名);Sonar聲納;Hacker黑客;Vaseline凡士林;Reserpine 利血平(藥劑名);Pentium 奔騰;AIDS 艾滋病。
5.采用外文縮寫詞
英語首字母縮寫詞具有簡潔明了的特點,在科技新詞中占很大比重,這類詞如果譯成漢語,就顯得拖沓冗長,因此很多情況下干脆不譯,這類不譯詞在計算機、電信及醫(yī)藥領域尤為常見。如PC(個人計算機),ATM(異步轉移模式),ISDN(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wǎng)),WTO(世界貿(mào)易組織),UNESCO(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IOC(國際奧委會)等。
6.綜合譯
即上述方法組合起來的譯法。一般是音譯或采用外文縮寫詞或字面譯加上類詞的譯法。如DNA virus譯成“DNA 病毒”;ASTM standards 譯成“ASTM 標準”;ISO reference mode譯成“ISO 參考模式”;d-brass 譯成“d 黃鋼”;L-electron 譯成“L 層電子”;Concord crash譯成“協(xié)和飛機失事”;ASCII(美國標準信息交換碼)譯作ASCII碼等。
科技術語的翻譯方法很多,如從修辭的角度進行的概括替代法(substitution),從語法角度進行說明的轉換法(conversion),從形式上進行分析的增詞法(amplification)和減詞法(omission)等。術語的翻譯,說到底,一是要準確,二是要符合譯文的習慣,三是要精練。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