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E601與E20蒸發(fā)量對比觀測情況總結
一、蒸發(fā)觀測情況
我省歷年蒸發(fā)觀測儀器口徑很不統(tǒng)一,五十年代站網上普遍用E80及冬季用E20儀器,“文革”前部分站開展了E601型觀測,出現(xiàn)三種儀器并存局面;“文化大革命”后E601及E80相繼停測,全部用E20。近幾年又開始布置E601觀測,但缺乏統(tǒng)一規(guī)劃。去年我們針對水面蒸發(fā)站網上存在的問題,對全省水面蒸發(fā)站網做了規(guī)劃和測驗布置,計劃在全國統(tǒng)一技術要求的前提下,形成以E601型蒸發(fā)器為骨干,E20(包括氣象站)面上控制的布局。通過E601與E20對比觀測,以取得面上的折算系數,達到和全國水面蒸發(fā)資料的一致。
全省現(xiàn)有水面蒸發(fā)站145處(包括氣象站64處)其中E601,36處,計劃布設58處。由于我省大部地區(qū)冬季寒冷,E601無法連續(xù)觀測,只在4~10月或5~9月進行觀測,其余時間用E20儀器觀測。在兩種儀器交換月份同期對比觀測一個月,以便分別將春、冬E20資料換算為E601資料。現(xiàn)在E601型儀器安裝大部分仍用改進前的V式。
二、冰期對比觀測情況
去冬共布置9站進行E601與E20對比觀測,已收到6個站的觀測成果,兩個站儀器凍裂?,F(xiàn)將冬季折算系數列入下表:
注:ф分裂符號
E601冬季觀測方法,我們注意了以下幾點:
(1)開始結冰以后,盡量延長逐日觀測,如有凍而復解情況,抓時機搶測,取得數日蒸發(fā)累計值。
(2)穩(wěn)定封凍初期,冰未凍實以前,這一階段,是最容易凍破儀器的時期,可在冰面適當位置打冰孔以使受壓水溢出冰面;或分階段吸出一定水量(作記錄),使冰盍下保持一定空隙,至全部凍實后再將吸出水量如數返原。
(3)在結冰不太嚴重地區(qū),爭取在年終實測一次
(4)有解而復凍者,仍可用數日累計觀測的方法。
(5)進行輔助項目的觀測,特別要測記冰面溫度。
在上表中,成縣及立節(jié)站冬季結冰較輕。成縣11月、2月有斷續(xù)結冰,12~1月連續(xù)結冰,有的日期當日不能觀測須累積數日觀測一次。立節(jié)站結冰較成縣嚴重,每年3月、11月有斷續(xù)結冰。從冰期逐日觀測資料看,該站E601蒸發(fā)量有明顯偏大現(xiàn)象,造成折算系數特別大,據分站同志說,該站觀測方法有一定問題。
其余各站由于結冰嚴重,所以用觀測冬季總量的辦法,然后再按月分配,所以分月折算系數不夠準確。從結冰最嚴重的會寧、巉口,下巴溝三個站看,冬季三個月(12~2)折算系數分別為0.47、0.62、0.57,均較小??偟目幢?個月的折算系數大部介于0.5~0.8之間,初冰期大些,融冰期小些。
三、全省折算系數的確定
截至1981年,全省共有蒸發(fā)對比觀測站36站,大部分為4~10月份的比測資料,其折算系數列入附表。各站年折算系數以(4~10計)大都在0.60~0.70之間,個別站有偏大偏小情況,據了解有些屬于觀測方法上的問題,有些是場地代表性差或兩種儀器放在不同地點等因素造成。如紅旗站1964年折算系數0.64,而近幾年為0.75~0.85,有的更大,今年資料匯編時才了解到E601安裝在院外觀測場,而小型因怕被盜放在院內,造成折算系數偏大。河西內陸河有幾個站折算系數偏小很多,可能也屬觀測方法不當造成。有的站多年折算系數有較大變化,如鶯落峽7年資料變化于0.59~0.67之間;有的站兩個階段的折算系數明顯不同,如雙塔堡站66~68年與0.57~0.58。81年為0.65,成縣站65~68年為0.61~0.65,而81年為0.69,明顯偏大。
從總的情況來看,折算系數在全省范圍內多數情況是大小值交錯地分布,沒有很明顯的地帶性差異。河東變化相對穩(wěn)定些,平均為0.65,河西變動性較大,平均約0.62。
四、折算系數的年內變化
1.折算系數年內變化
根據有完整觀測資料的碧口、成縣站,及平涼、巉口、下巴溝站的跨年資料,繪出如圖1關系,可以看出全年逐月折算系數分布:1~7月介于0.50~0.7之間,8~12月變化于0.6~0.8之間,變幅一般不超過0.2,最大值出現(xiàn)在9~11月,最小值出現(xiàn)在春季。
2.4~10月(5~9月)折算系數對年折算系數的代表性
我省大部分站的比測資料為4~10月或5~9月,依其總量推算之折算系數能否代表年折算系數,茲根據現(xiàn)有資料繪如圖2關系,可以看出以R4—10代表R年,其差值一般不超過2點。另外,據圖1的關系可以求得一個R月的平均過程如下:
以蘭州站多年平均逐月蒸發(fā)量(E20)進行試算,可得R年=0.65R4—10=0.66R5—9=0.66,很接近。在水資源計算中我們以各站實測非冰期折算系數近似代替年折算系數。
我省以往在資料整編中,包括本次水資源計算,用4月或5月折算系數換算1~3或1~4月E20蒸發(fā)資料,及用9月或10月折算系數換算10~12或11~12月E20蒸發(fā)資料。從現(xiàn)有資料分析,我們認為基本上是合理的。再則冬季蒸發(fā)量小,經折算以后對全年總蒸發(fā)量影響不大。
1982年7月
圖1 不同地區(qū)折算系數年內變化
圖2 R4-10~P年關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