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進補,人們總會首先想到貴重藥品,似乎進補就是吃貴重藥品。于是要求進補者的目光都瞄準了鹿茸、冬蟲夏草、西洋參、野山人參、楓斗、龜甲膠、蛤士蟆油等名貴中藥材。有的人一次進補費用就達數(shù)百元甚至千元以上,以為價格越昂貴,其補益作用越大。服用名貴中藥以后,某些人的確起到了強身壯體的作用,可以說是花錢也不冤枉;然而,有相當一部分人,吃了名貴中藥后,出現(xiàn)許多副作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虛不受補”,真可謂進補不當,花錢買罪受。
古人說得好:“用得不當,人參是味毒藥,用得妥當,大黃是味補藥”。使用補藥要學會辨證論治,對癥下藥,因人而異。有些人不顧滋補者是虛是實,是陰是陽,一味追求名貴藥材,如鹿茸、冬蟲夏草、西洋參、野山人參、龜甲膠、哈士蟆油等。如果錯誤地認為,只要是貴重藥就一吃便靈,實際上是盲目進補,常常適得其反。
因此,進補應掌握如下原則:
(1)食物滋補是進補的基點:我們強調食補,用動植物食品補充人體營養(yǎng)素是最自然、最直接、最全面的滋補方法。凡天然的、綠色的食物是人類最好的滋補品。人類來源于大自然,還必須回歸大自然,這才是健身養(yǎng)神、延年益壽的最基本方法。
(2)滋補應細水長流:只有堅持細水長流,日積月累才能逐漸得到效果,而不是一曝十寒所能奏效的。無論是補臟、補腑,均應當有針對性地少量長期進補。例如糖尿病患者有乏力、四肢懶動,動則氣急,每天嚼服生曬參2~3克,既可健脾益氣,又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3)辨證滋補無需貴重藥:中醫(yī)進補主要分兩大類,一補臟,二補腑。而補五臟六腑無需一定要用貴重藥。只要切實掌握平補、調補、清補、滋補、溫補的原則,就能達到貴重藥達不到的目的。如腎虛目澀證,每天嚼服枸杞子30粒,就能達到補腎和明目的目的。
(4)慎防誤證進補:進補誤證,不但達不到滋補的效果,反而可導致疾病。如患者大便不暢、機體消瘦、納谷不香,這類患者,只需用大黃制劑,便可使大便通暢、食欲增加,整個消化系統(tǒng)運轉正常。如果進補誤證使用鹿茸、冬蟲夏草等名貴中藥材,將會是雪上加霜,火上澆油,使病情加重,欲速而不達。
我國民間有句俗話:“人參殺人無罪,大黃救命無功。”可見,藥無分貴賤,只要能對癥治病,幾分錢的藥也能進補,若不管什么病,胡亂進補,人參也會置人于死地,所以進補不一定要用貴重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