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
(一)疾病特點
頸椎病是頸椎骨及其周圍軟組織退行性改變后,增生的骨贅、肥厚的韌帶刺激或壓迫頸椎部位的神經(jīng)根、血管或脊髓而引起的一系列綜合征,是中老年的常見病、多發(fā)病。頸椎病的主要癥狀是頸項板滯、頸肩臂麻痛。部分病人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或有血壓異常、視力模糊、流淚;雙下肢行走不便如踩棉花,步態(tài)痙攣,胸腰部有束帶感或排便困難,小便失禁,甚至癱瘓等臨床表現(xiàn)。
(二)調(diào)補原則
1.飲食宣清淡,易消化,忌滋膩厚味之品。
2.宜常服枸杞子、菊花平肝明目,芝麻、龍眼、桑椹滋陰補腎。
3.癥見視力模糊、流淚者,宜多食含鈣、硒、鋅類的食物,如豆制品、動物的肝臟、蛋、魚、貝類、蘑菇、薺菜、胡蘿卜等。
4.便秘者宜多食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如芹菜、筍等蔬菜,每日早晚食1個香蕉,保持大便通暢。
5.高血壓者,應(yīng)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及含維生素B、維生素C較豐富的食物,如豆芽、瓜類、海帶、紫菜、木耳等;大蒜、芹菜、馬蘭頭、茭白、地瓜、綠豆、胡蘿卜等有降壓作用,可適量選用。
6.宜低鹽飲食及限制動物脂肪的攝入。
(三)調(diào)補配方
1.葛根15克,水煎去渣取汁,加赤小豆20克,粳米30克煮粥。每日早晚2次食。適用于頸椎病初期頸項板滯、僵硬不便者。
2.牛肉50克切丁,糯米100克,常法煮粥,待肉爛粥熟后,加姜、蔥、油、鹽等調(diào)味品。適用于頸項不利、下肢無力者。
3.紫菜15克,決明子15克,煎湯代茶飲。適用于頸椎病伴有高血壓、視力模糊者。
4.蚯蚓3~5條,盆內(nèi)排出污泥后切碎,雞蛋2~3個,加少量紅糖或食鹽炒熟后取食。適用于血壓異常、下肢痿軟、痙攣步態(tài)者。
5.栗子肉10個,鯧魚1條(約250克)共煮,食栗吃魚飲湯。適用于足軟無力者。
6.當歸6克,伸筋草15克,與鯧魚1條同煮,食魚飲湯。適用于頸椎病伴四肢麻木者。
7.胡桃肉3只,鮮荷蒂8個搗碎,水煎服。適用于頭暈、惡心者。
(四)調(diào)補禁忌
1.忌服香燥、熱性的食物,如炒貨、羊肉、韭菜等。
2.忌煙、酒、濃茶等。
3.忌食豆類、土豆、甘薯類易產(chǎn)生脹氣的食物。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