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營養(yǎng)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zhì),每500克紅薯含蛋白質(zhì)11.5克、鈣90毫克、磷100毫克、脂肪1克,其中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含量分別比大米高6倍和3倍,維生素的含量可與柑橘相媲美,還含有糖類及纖維素、無機鹽等,特別是紅薯含有豐富的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生長發(fā)育的賴氨酸。常用選方如下。
1.紅薯與米面混吃,可發(fā)揮蛋白質(zhì)的互補作用,提高其營養(yǎng)價值。
2.紅薯中胡蘿卜素的含量很高,對于夜盲癥,白內(nèi)障等多種眼疾病,以及由于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各種病癥均有療效。
3.紅薯是堿性食物,與動物性食品混搭著吃,可維持血液的酸堿平衡。
4.紅薯中含有較多的纖維素,能寬腸通便,使糞便體積增加,變得松軟,對腹瀉和便秘均有良好的療效。
5.紅薯中所含的淀粉和纖維素在腸內(nèi)可吸附大量水分,增大糞便體積,這既防治便秘,又可減少患癌的概率。紅薯含有的β-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葉酸,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尤其紫薯很多。
6.紅薯粥洗凈切塊,與粳米一起煮粥,或?qū)⒓t薯煮到半熟時加入玉米面煮粥。紅薯粥香甜可口、易于消化,最適宜老年人食用。
7.民間常用紅薯與薏米煮粥食用,用于濕疹、皰疹等癥。
8.紅薯與大棗、赤小豆、紫糯米共煮粥食用,可用于貧血。
9.霍亂(吐瀉)、急性胃腸炎紅薯藤150克,辣蓼草100克,水煎服。
10.腹瀉:紅薯藤150克,加少許食鹽炒黃,水煎服。
11.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紅薯嫩葉,蕹菜嫩葉,紅糖各適量,同搗爛敷于臍部,2小時后取下,有利尿消腫作用。
12.糖尿病紅薯鮮葉、鮮冬瓜各適量,水煎服,或用紅薯干藤與冬瓜皮煎湯服。
13.瘧疾紅薯250克,常山15克,同煮粥,除去常山,于瘧疾發(fā)作前喝湯吃紅薯。孕婦及體虛者忌服。
14.夜盲癥紅薯嫩葉150克,羊肝120克,煮吃。
15.疔瘡、乳瘡、對口瘡鮮紅薯葉,加白糖適量,同搗爛敷患處。
16.帶狀皰疹鮮紅薯葉適量,冰片少許,研細同搗爛,敷于患處。
17.陰囊濕疹鮮紅薯嫩葉一把,洗凈切碎,加食鹽適量,一同搗爛,水煎后趁溫洗滌患處,洗后用滑石粉或松花粉涂搽患處。
18.毒蛇、毒蟲、蜈蚣、蜂、蝎傷紅薯的嫩苗與紅糖同搗爛敷于傷處。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