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血是將血液通過靜脈輸入體內的方法。輸血作為一種替代治療可以補充血容量、改善循環(huán)、提高血漿蛋白、改善凝血功能,外科領域應用是非常廣泛的。輸血屬于特殊治療,具有一定的風險,大多數(shù)患者對輸血有恐懼心理,為了確保輸血的安全,促進患者的身心舒適,要求護理人員不斷探索,提高輸血技術,加強自身修養(yǎng),從而更好地為輸血患者服務。
1.輸血前的準備技巧 護士在輸血前應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如疾病的診斷、輸血史、過敏史、妊娠史、傳染病史、有無休克和肝、腎衰竭等)、輸血的目的、輸注的血液類型等資料,有助于護士在輸血前合理安排輸注的順序、速度和時間,預計輸血中可能發(fā)生的潛在危險;同時還要了解患者在輸血前,是否已檢測輸血前五項,醫(yī)師是否已履行告之義務,并按要求簽定《輸血治療同意書》;與患者良好溝通,護士是輸血操作的直接執(zhí)行者,合適、得體的語言或非語言交流,如耐心傾聽患者的提問,詳細、全面地做好解釋工作,可增強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幫助其更好地消除緊張心理,促進身心舒適,減少輸血反應的發(fā)生。
2.輸血過程中的技巧
(1)輸血是臨床上重要治療方法:做到安全輸血,除臨床醫(yī)務人員嚴格遵守規(guī)范的輸血操作程序外,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條可靠的輸血通路。傳統(tǒng)的頭皮針輸血,不但限制了患者的活動,易引起血液滲漏,造成患者的血管、局部組織損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時也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影響了患者的治療和搶救工作。因此,護理人員在輸血過程中盡量使用靜脈留置針。
(2)掌握各種成分血液的輸注技巧:①輸注全血和紅細胞前需將血袋輕柔反復顛倒數(shù)次,使紅細胞與添加劑充分混合,必要時在輸注過程中輕搖血袋使紅細胞懸起,以避免出現(xiàn)越輸越慢的現(xiàn)象,若已出現(xiàn)滴速不暢,則可將少量0.9%氯化鈉注射液通過“Y”形管(雙頭輸血器)注入血袋中加以稀釋并混勻;嚴格掌握輸注時間,先慢后快,輸注時間一般不超過4小時;洗滌紅細胞應盡快輸注,必須在2小時內輸完,如因故未能及時輸注,只能在4℃冰箱保存24小時;紅細胞內不能加任何藥品,尤其是乳酸鈉復方氯化鈉注射液、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否則會發(fā)生凝固、凝集或溶血。②輸注血小板時,因血小板功能隨保存時間的延長而下降,所以取回后應立即輸注(輸注前將血液混勻,切忌劇烈搖動,以防血小板損傷),以患者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輸注,以便迅速達到一個止血水平。如因故未能及時輸注,應在常溫(22±2)℃下保存,并每隔10分鐘左右輕輕搖動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能放冰箱暫存。③輸注血漿前必須檢查血漿外觀,正常應為淡黃色半透明液體,如顏色異?;蛴行鯛钗飫t不能輸注;新鮮冰凍血漿應盡快輸注,以避免血漿蛋白變性和不穩(wěn)定的凝血因子喪失活性;新鮮冰凍血漿一經融化不可再冰凍保存,如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時輸注,可在4℃冰箱暫時保存,但不能超過24小時。
輸血袋與輸血器之間連接時很容易插偏,導致輸血袋被扎破而使血液污染 ,同時造成浪費,護理人員在插入輸血器針頭時,盡量使接口處與輸血袋在同一個水平面,針頭以旋轉式插入接口。
輸血過程中多巡視病房,和患者交流,聽取患者的主觀感受,細心觀察、分析,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的問題,防止輸血反應的發(fā)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