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多發(fā)病,是危害人們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腦卒中后除伴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減退、肢體癱瘓和言語障礙外,約70%的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其中10%為重度抑郁。以出現(xiàn)煩躁不安、焦慮或抑郁等心理障礙多發(fā)。腦卒中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疾病的預后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可促進疾病的恢復,開展綜合心理治療能顯著改善腦卒中患者的心理障礙,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調(diào)整了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對治療的影響,使患者和患者家屬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可以提高臨床療效、最大限度地恢復受損肢體的功能,可以提高患者的軀體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焦慮型:由于軀體的突然病變,出現(xiàn)緊張、疑慮、擔心等。采取主動耐心為患者解答疑問,自動征求意見和需求,使患者焦慮情緒放松,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而能夠安心治療和康復。對于失語的患者出現(xiàn)的焦急,要幫助其適應非語言方式進行交流,如書寫、打手勢、暗語、詢問等方法,要主動并且耐心細致,態(tài)度和藹,盡量滿足患者的各種生活要求,降低焦慮程度,幫助患者制訂肢體和語言康復計劃,鼓勵患者大膽說話,如復述語言、讀報、讀書等,使其樹立信心,盡快克服語言障礙關。
(2)抑郁型:女性較多,患者情感壓抑,對生活失去信心,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嚴重者有悲觀厭世、拒絕一切治療。針對其心理特點,首先建立其自信心。并適當?shù)膽每挂钟羲幬?。安排患相同疾病的人住在一起,有同病相憐的感覺,容易溝通心靈,處于恢復期的患者現(xiàn)身說教,使患者很快振作起來,積極配合治療護理,提高功能鍛煉的效果,使肌力較快恢復。重視家屬的作用,在患者情緒不穩(wěn)定時適當放寬探視要求,允許家屬陪護,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感情交流,可使患者獲得慰藉,減輕孤獨感。增加安全感,有利于疾病的恢復。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