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1 如何采用融情進門法
現(xiàn)代高檔住宅區(qū)門難進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但也不乏成功先例,海裕社區(qū)全體社工在“欲進家門先打開居民心扉”的理念指導下,進行了有效嘗試并獲得了成功。
社工欲叩開居民家門首先應排除急功近利的想法,別指望拿著一張卡片幾分鐘內(nèi)將住戶全部情況摸清,這往往會引起住戶的強烈反感,事與愿違。正確的做法是要以情聯(lián)情,時時觀察不同的居民有哪些不同的需求,找準切入點順勢而為,具體要做到“五勤五多”:即眼勤多看,耳勤多聽,嘴勤多問,腿勤多跑,手勤多記。
高檔住宅小區(qū)居民經(jīng)濟上基本不存在問題,更多的是遇到一些生活上的具體困難,如小孩上下學接送問題、空巢老人的孤獨問題、獨居老人的飲食問題、青年人和老年人作息時差問題、文化藝術愛好者的自我展示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在居民對社區(qū)尚不熟悉時,他們一般不會向社區(qū)主動訴求,但思想焦慮是存在的,這就為社工主動工作留下了契機。
社工不應將大量時間留在案桌前,而是要主動深入小區(qū)。譬如健身點就是個很好的信息交流平臺,你在那里可以聽到許多家長里短,此刻你可以主動套近乎,若聽說誰家有困難時,可主動亮明身份,表達幫助的愿望。保姆和鐘點工也是信息源,但為了住戶的隱私,你不能主動打聽,只能認真傾聽,只有在相對熟悉并在她表達了該家庭主人有求助想法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打聽細節(jié),以利事后實施幫助。當看到小區(qū)有車輛運進大量家具時,這意味著又有新居民入住,此刻能及時送上一束鮮花并留下社工的辦公地址,便為今后的工作打開了方便之門。高檔小區(qū)的居民對精神文化需求有更強烈的愿望,這一點社工工作萬不可忽視。為此,社區(qū)應主動搭建舞臺,如張貼通知成立各種文體團隊,動員愛好者積極參與。團隊活動由于參與人數(shù)多,情感交流十分廣泛,對社工工作來說,往往一支團隊就能為工作打開眾多大門。另外,“小手牽大手”、“鄰里節(jié)”、“慈善列車”、“升旗儀式”等小區(qū)主題活動也是聯(lián)絡居民的有效方式,可廣泛采用。
案例
欲進家門先開心扉
海?;▓@系典型的高檔商品房小區(qū),當時房價每平方米就要三四萬元,這里雖沒有居民因經(jīng)濟困難來社區(qū)求助的各種煩惱,但小區(qū)人員陌生與居民家門難進卻成為社工工作的一大難點。作為社工負責人,方萍決定摒棄以往的直接敲門訪問方式,以“五勤五多”為依托,先打開居民的心扉,再走進居民的家門。
一天早上,方萍按常規(guī)提前半小時來小區(qū)上班,在大門口便見一對男女青年在激烈爭吵,一打聽是為誰送孩子上學發(fā)生了爭執(zhí),方萍立即問清他們的住址,告知自己的身份并說可以幫他們解決問題,小夫妻雖將信將疑,但已不好意思再吵。兩天后,一位與這對小夫妻的孩子同上一所學校的學生家長便帶著他們的孩子去學校了,這對年輕人十分感激,曾悄悄對門口保安說,想不到社區(qū)還能幫上這個忙,這可給我們解決了大問題啦!據(jù)社工小王反映,她曾去過這對年輕人家拜訪,當時他們態(tài)度十分生硬,沒說上兩句就“砰”的一聲把門關上了,后來這對年輕人主動來社工辦公室表示,有什么可以出力的,他們一定會盡力,顯然這扇門已被成功開啟。對于吃閉門羹,社工小李也有同感,陳老伯是她塊里的獨居老人,本想上門問問他有什么困難,但門縫里只傳來“別來煩”三個字,就再也無聲息了。但天有不測風云,一次陳老伯摔了一跤,頭上縫了好幾針,當時是社工和結對黨員第一時間將其送往醫(yī)院并及時通知了家人,使老人深受感動,這扇門也順利打開了。上述兩扇門的開啟,雖讓社工們感到欣慰,但大家都覺得這是機遇幫了忙,要叩開更多人的家門僅憑偶發(fā)事件是不夠的,必須主動工作。于是他們想到了組織各種團隊,爭取將居民吸引出來,加強溝通。可是通知發(fā)出后效果并不理想,各團隊報名人很少,有的連活動也開展不起來。有位社工說,有些社區(qū)通過“小手牽大手”活動效果不錯,我們不妨試試。這招果然靈驗。通過“海裕寶寶才藝比拼”活動,許多家長都出來了,不少家庭還是三代人一起到場。在活動中,社工穿針引線,既讓居民進一步熟悉了他們,也使陌生的居民熱烈交往起來。由于大家交流多了,之后各種團隊的人數(shù)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現(xiàn)在海裕社區(qū)居民自行組織的文娛節(jié)目可演出兩三個小時,平時走進小區(qū)活動室還可聽到洪亮的歌聲,聽到詩歌朗誦,可看到精美書畫作品和獨具匠心的手工藝作品?,F(xiàn)在是許多居民主動圍著社工提設想,談建議,想方設法把海裕的各項活動搞得再豐富些,把海裕的知名度提得再高些。而讓社工們感動的是,現(xiàn)在去居民家中商量事宜,居民會說:“以后有事打電話過來,我們來,你們別再跑了”。短短一句話,反映出海裕社區(qū)由原來十分陌生狀態(tài)向高度融洽的狀態(tài)變化,正是這個原因,居委會直選,居民參與率達96%。
點評:社區(qū)工作的靈魂是凝聚人心,而人心的凝聚要從體貼入微做起,當人心被感動后,會產(chǎn)生巨大的回報效應,社工工作要充分利用回報效應更好地為民服務。
(俞逸青文 鄔耀耀提供案例素材)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