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是小麥的加工制品。小麥為禾本科植物小麥的種仁,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但主要產區(qū)為黃河以北地區(qū)。在世界上,小麥的播種面積和總產量,皆居于所有農作物之首。
每100克面粉含有水分10克,蛋白質12克,脂肪1.1克,膳食纖維10.2克,糖類76.1克,鈣30毫克,磷436毫克,鐵5.9毫克。此外,還含有維生素B1 0.48毫克,維生素B2 0.14毫克,以及淀粉酶、蛋白分解酶、麥芽糖酶、磷脂酰膽堿等成分。
小麥味甘,性涼,具有清熱除煩、養(yǎng)心安神、益腎、止渴、補虛損、厚腸胃、強氣力、止水痢等功效。適用于虛熱之心煩不寧、失眠、臟躁、骨蒸潮熱、盜汗、咽干舌燥、小便不利等。炒面或炒焦的面制品可止瀉痢。
由于小麥粉營養(yǎng)素含量不足及加工過程中的營養(yǎng)素損失,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制定了小麥面粉中添加各種微量營養(yǎng)元素的法規(guī)。我國江蘇丹陽江南面粉廠針對中國人群的特點,研制生產的“7+1”營養(yǎng)強化小麥粉添加了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葉酸、鐵、鈣、鋅及賴氨酸復合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麥粒除去麥胚和麩皮后所得到的面粉主要是淀粉和蛋白質。麥胚營養(yǎng)價值高,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E。
面粉可制作多種面制品。
受小麥黑霉病菌污染的小麥不宜食用。
面粉食療保健方舉例如下。
(1)麥棗粥:小麥60克,大棗15克,糯米50克。將小麥、大棗、糯米分別洗凈,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小火熬煮成稀粥。具有養(yǎng)心安神,補脾和胃,除熱止渴的功效。
(2)鹵煮面條:面條250克,熟豬頭肉、熟豬大腸、熟豬肝各50克,蔥10克,花椒5粒、大茴香2瓣、香菜20克,麻醬5克,精鹽5克,辣椒油2毫升。將面條放入屜中蒸熟,取出,挑散,香菜洗凈,切段。熟豬頭肉、熟豬心、熟豬肝切片,熟大腸切段,放入鍋中上火加水煮,加入花椒、大茴香,煮爛成鹵湯后再放入面條煮透。把麻醬用水拌好后放入碗內加辣椒油、精鹽、蔥、香菜,將煮好的鹵面倒入即成。具有補氣養(yǎng)血的功效。
(3)龍鳳包子:面粉500克,面肥50克,魚肉100克,雞肉100克,蝦仁、醬油、精鹽、黃酒、味精、白糖、胡椒粉、芝麻仁、蔥花、生姜末、涼雞湯、食堿各適量。將面肥放入盆內,加水調勻,加面粉和成團,靜置發(fā)酵。將魚肉剁成茸,雞肉切成米粒大小的丁,然后把魚肉、雞肉放入盆內,加入醬油、黃酒、精鹽、味精、白糖、胡椒粉、蔥花、生姜末拌勻,再加入少許涼雞湯,攪成濃稠糊狀。將蝦仁煸一下,芝麻仁研碎,加入餡內拌勻。將發(fā)好的面團對堿揉勻,搓成長條,揪成30個劑子。把劑按扁,搟成中間稍厚的圓皮,抹餡捏成包子,上屜蒸10分鐘即成。具有益氣養(yǎng)陰,健脾利水的功效。
(4)三鮮燒賣:面粉1 000克,豬肉1 000克,水發(fā)海參250克,對蝦200克,醬油50毫升,黃醬50克,生姜末50克,精鹽15克,黃酒30毫升,味精3克,麻油100毫升。將豬肉洗凈,剁成碎末,水發(fā)海參洗凈,切成0.5厘米見方的丁,對蝦去掉頭、皮和沙線,用水沖洗干凈,切成0.3厘米見方的丁。將豬肉末、海參丁和蝦肉丁一起放入盆中,加入醬油、黃醬、精鹽、生姜末、黃酒和適量涼水攪拌均勻,再加入麻油90毫升和味精攪拌成餡。將面粉放在盆中,加入開水300毫升燙熱,稍晾,加水和成面團,揉勻后,搓成圓條,再揪成100個小劑子,并在面劑上稍刷一層麻油,備用。在案板上撒上一層干面,將面劑放在上面,用搟面棍搟成圓形荷時邊面皮,包入三鮮餡,輕輕合攏,收口不要太緊,可露一點餡,包完后逐個擺在籠屜內,用旺火蒸5~6分鐘即熟。具有滋陰潤燥,滋補肝腎的功效。
(5)三色糕:蒸熟面粉350克,雞蛋500克,白糖200克,豆沙餡250克,青梅10克,葡萄干25克,瓜子仁25克,食用紅色素5克。把雞蛋打開,雞蛋清、蛋黃分別打在兩個盆內,用筷子將雞蛋清打散成泡沫,白糖放入蛋黃盆內攪勻,然后把雞蛋清、蛋黃和熟面粉放在一個盆內攪拌均勻。蒸鍋內鋪上濕屜布,將一半蛋糊倒在屜布上,加蓋蒸熟,即成糕面,將青梅切絲備用。把豆沙搟成與糕面一樣大小的片,鋪在糕面上,再把另一半蛋糊加紅色素拌勻,倒在豆沙上面,然后撒上青梅絲、葡萄干、瓜子仁,用旺火蒸15分鐘即熟,取出晾涼,切成小塊即成。具有益氣補中,滋陰潤燥的功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