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腦血管病——偏癱
【疾病相關知識】
1.定義 腦血管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CVD)又稱腦卒中,是一組起病急、血管源性、引起持續(xù)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臨床綜合征。
2.病因 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外界刺激等均為其易發(fā)病因素。
【健康教育目標】
1.能認識疾病對人體帶來的影響,積極配合治療護理。
2.掌握相關自我護理方法。
3.了解原發(fā)病的相關知識,預防復發(fā)。
【健康教育內容】
1.??谱o理
(1)保持肢體功能位置,應于發(fā)病后立即進行。中樞神經(jīng)受損后,呈現(xiàn)出腦受損的特定痙攣模式,可用枕頭、足托等支架使病人在床上處于正確的臥位,保持關節(jié)良好的功能位置。避免半臥位,禁止拖拉患側肢體。
(2)用肩托托起患側肢體保證病人的手不要受壓和懸垂,預防肩痛和肩手綜合征。
(3)督促指導病人完成各項功能訓練,訓練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2.飲食 根據(jù)原發(fā)病給予相應飲食
(1)高血壓病人飲食宜清淡,宜進食青菜、水果、蛋白類及低脂食物,不宜進食蛋黃、動物油、過量植物油、動物內臟等高脂食物,提倡低鹽(每天<2g,醬油<10ml)、低熱量飲食。忌飽餐。
(2)心臟病病人飲食應規(guī)律,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精等。提倡低鹽、低脂易消化食物。忌飽餐。
(3)糖尿病病人注意飲食調節(jié),做好飲食的分餐與分配,每天定時、定量進餐。粗纖維的食物可降低餐后血糖,盡量不吃甜主食,限制糖、水果、蜂蜜、巧克力、果汁等甜食及酒類。少食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限制動物脂肪的攝入。
3.休息與睡眠 臥位時每2~4h更換體位一次,翻身時應加強保護,防止墜床。坐位時每15~30min,使受壓部位減壓15s,預防壓瘡發(fā)生。
4.藥物
(1)高血壓病人堅持長期、合理用藥,并定時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及服藥時間,注意觀察有無血壓過低等不良反應。
(2)心臟病病人應嚴格遵醫(yī)囑用藥,防止濫用藥。
(3)糖尿病病人應遵醫(yī)囑服用降糖藥物,切勿自行更改劑量。指導病人或家屬學習自我注射胰島素。注射胰島素的病人較易出現(xiàn)低血糖現(xiàn)象,因此,要注意每餐進食的淀粉食物的份量及準備少量糖應急。
5.心理護理 貫穿整個康復始終。滿足病人的心理需要,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保持情緒穩(wěn)定及有規(guī)律生活,避免精神刺激及過度勞累。
6.吸煙與酗酒 應避免煙、酒等刺激,防止誘發(fā)疾病。
7.衛(wèi)生宣教
(1)治療和護理應在患側進行,以防止病人有忽略患側身體和空間的傾向。
(2)患肢皮膚感覺差,勿用熱水袋及過熱水浸泡肢體,防止燙傷。
(3)行步行訓練時應有人陪護,防止摔倒。
(4)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
8.出院指導
(1)強調預防基礎病的重要性,并指導掌握相關知識,按時服藥,防止疾病復發(fā)。
(2)通過示范強化家屬康復意識,對語言、認知障礙病人應多給予鼓勵、表揚,配合手勢、交流板等多與病人交流,不可埋怨、呵斥病人。
(3)加強對病人自我健康管理的教育,包括壓瘡預防、皮膚護理、大小便的管理、各種意外傷害的預防(燙傷、凍傷、跌傷)等。
(4)進行必要的家居環(huán)境改造指導,比如便于輪椅進出的坡道、地面要求防滑處理等。
(5)繼續(xù)康復功能訓練,定期復診。
9.其他 勞逸結合,適當鍛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