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吃肉有何講究
老年人吃肉有何講究
肉類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但同時肉類也含有許多脂肪,因此,有許多人認(rèn)為老年人最好不要吃肉。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老年人是可以吃肉的,但是吃肉也有一定的講究。
(1)吃肉要“油”選擇。肉類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多種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也是解“饞”的首選食物。但老人進食過多脂肪顯然有損健康。而畜肉中,豬肉的蛋白質(zhì)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禽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不僅總的脂肪含量低,所含脂肪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更接近橄欖油,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能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以油脂的含量來說,4條腿的動物(豬、牛、羊)多于2條腿的動物(雞、鴨、鵝),2條腿的動物又多于沒有腿的動物(海鮮)。所以,吃豬肉、牛肉、羊肉,就不如吃鵝肉、鴨肉、雞肉。故有人提出:“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魚肉。”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2)吃瘦肉要適宜。有的人會說,不吃肥肉吃瘦肉總可以吧。其實,以豬瘦肉為例,其中就有一些肉眼看不見的隱性脂肪,約占28%。這對于患有高脂血癥、心腦血管病、動脈硬化及脂肪肝等病的老人,多吃也是不宜的。
(3)肉與豆類搭配。這是因為豆制品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漿,使膽固醇與脂肪顆粒變小,懸浮于血漿中,不向血管壁沉積,能防止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
(4)魚肉的優(yōu)勢。魚肉是肉食中最好的一種,其肉質(zhì)細嫩,比畜肉、禽肉更易消化吸收。同時魚肉中脂肪含量低,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更為妥當(dāng),常吃魚還有健腦作用。因此,中老年人多吃魚。
(5)燉骨頭湯喝最理想。喝湯比吃肉好,原因是肉湯不僅鮮香味美,其蛋白質(zhì)、鈣、鎂、磷含量更高。故常燉骨頭湯喝,脂肪可減少30%~50%,膽固醇下降,不飽和脂肪酸增多,是老人理想的營養(yǎng)品。
貼心小叮嚀:
急性腎炎病人忌食高蛋白的肉制食品,也要少食植物蛋白,如黃豆及豆制品等。另外,感冒的人不宜吃能量較高的肉制食品,如羊肉、狗肉等。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