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和水果的特點是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含量較低,含有一定量的糖類;維生素、礦物質(zhì)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質(zhì)含量比較豐富。雖然不同種類蔬菜和水果的營養(yǎng)素成分各異,但總的說來,它們是纖維素、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葉酸、鉀和其他維生素、礦物質(zhì)及某些生物活性物質(zhì)的良好來源。有些種類的蔬菜是B族維生素、鈣和鐵的好來源。干果是能量、糖、膳食纖維和鐵的濃縮來源。
(1)碳水化合物: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糖類是干物質(zhì)的主要成分,其中包括單糖、雙糖、淀粉、纖維素和果膠物質(zhì)等。其所含種類及數(shù)量,因果蔬的種類和品種有很大差別。蘋果含果糖、果膠,大棗的含糖量比甘蔗、甜菜還多,胡蘿卜的含糖量也高于其他蔬菜;馬鈴薯、蓮藕、大蒜、芋頭以淀粉為主,在果品中含淀粉最多的是生香蕉和栗子;韭菜、竹筍、蘆筍、芹菜則含有較多的植物纖維素。
(2)維生素: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人體所需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絕大部分是由蔬菜、水果提供的,此外蔬菜和水果中還含有少量的B族維生素。有一些水果蔬菜中還含有維生素P,如柑橘類水果。蔬菜中含維生素C豐富的有青椒、菜花、雪里蕻、苦瓜等,綠葉菜中維生素C含量也較高;其次為根莖類,瓜果含量相對較少。新鮮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豐富,如鮮棗、山楂、柑橘、草莓、檸檬、獼猴桃等。仁果和核果含量較低,如蘋果、梨、桃、杏、李等。天然的維生素A只存在于動物性食品中。但在植物性食品中存在的類胡蘿卜素可作為維生素A源,即維生素A的前體,在體內(nèi)由一分子的類胡蘿卜素分解成2分子的維生素A被人體利用。具有綠、黃、橙等色澤的蔬菜與水果,均含有較豐富的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含量較高的蔬菜有胡蘿卜、卷心菜、南瓜、甘薯、花椰菜等。尤其是深綠色的葉菜,如韭菜、油菜、莧菜、萵筍葉等。水果中胡蘿卜素含量較多的有芒果、杏、番木瓜、枇杷等。維生素P可降低血管的脆性,可和維生素C協(xié)同作用,蘑菇、卷心菜、蘆筍、番茄、南瓜、柑橘中含量都較多。
(3)礦物質(zhì):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豐富的礦物質(zhì),如鈣、磷、鐵、鉀、鈉、鎂、銅等,這些元素是人體無機鹽的重要來源,對維持機體酸堿平衡起重要作用。蔬菜和水果中的礦質(zhì)元素大多與有機酸結(jié)合成鹽類或成為有機物質(zhì)的組成部分,易為人體吸收,如蛋白質(zhì)中的硫和磷,葉綠素中的鎂等。多數(shù)綠葉蔬菜中含有鈣、磷、鐵較多,如油菜、芹菜、莧菜、慈姑等,但蔬菜中的鐵吸收率很低,易受食物中一些因素干擾,某些蔬菜如菠菜因含有較多的草酸,對鈣和鐵等元素的吸收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烹調(diào)時去除部分草酸,可有利于鈣和鐵的吸收。在蔬菜、水果的無機鹽中,以鉀的含量為最高。由于鉀鹽能促進心肌的活動,因此蔬菜、水果對心臟衰弱及高血壓有一定的療效。蔬菜中芹菜、蘿卜以及南瓜等含有較多的鉀、鎂,可以增強骨骼和牙齒,有助于放松肌肉以及促進肌肉的健康。食物中葡萄干、青豆以及馬鈴薯皮等含有較多的鎂。
(4)芳香類物質(zhì)及有機酸:蔬菜、水果中含有多種芳香物質(zhì)和色素,芳香物質(zhì)具有揮發(fā)性,使食品具有特殊的香味和顏色,可賦予蔬菜水果良好的感官性狀。有機酸促進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但同時有機酸可使食物保持一定酸度,對維生素C的穩(wěn)定性具有保護作用。水果中的有機酸以蘋果酸、枸櫞酸和酒石酸為主,此外還有乳酸、琥珀酸等,有機酸因水果種類、品種和成熟度不同而異。
(5)纖維素和果膠:纖維素在蔬菜、水果中普遍存在,是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雖然在體內(nèi)不能被吸收利用,可促進胃腸蠕動,加速毒物在體內(nèi)的代謝,減輕毒物對機體的損害??稍鰪娔c管的蠕動,使食物向前推動,并帶走腸道中多余和有毒的物質(zhì),減輕便秘,減少腸癌的發(fā)病率。多食用含有高纖維的水果、蔬菜還可起到防治糖尿病及膽結(jié)石的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