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特點
凡非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白天時時汗出,動則加劇者稱為自汗;夜間入睡時汗出,醒來自止,稱盜汗。兩者統(tǒng)稱為汗證,西醫(yī)叫多汗癥。
出汗是機體散熱的一種重要方式,對體溫調節(jié)起重要作用,正常的出汗與汗腺、支配汗腺的神經和出汗中樞有關。因體內外溫熱刺激、精神緊張、情緒激動、進食辛辣等引起的屬生理性出汗。而病理性的多汗,一般因神經系統(tǒng)病變,如交感神經遭受異常刺激或出汗中樞的活動過度而產生,或因控制汗腺的神經緊張性增高,對正常強度的各種刺激也會引起多汗。各種中樞性疾?。ㄈ缒X卒中)、脊髓疾?。ㄈ缂顾柰鈧?、腫瘤等)、感染、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肥胖、結核、絕經期綜合征、低血糖及服用某些藥物、中毒等都可有多汗的表現(xiàn)。
(二)調補原則
1.自汗者,可多吃一些補氣固攝的食品,如白扁豆、栗子、大棗、雞肉、豬腰、豬肚、豆腐皮等。
2.盜汗者,可選擇一些滋陰清熱的食品,如番茄、百合、蓮子、木耳、黑豆、小麥、鴨子、甲魚等。
3.若伴見在其他病癥之中,當兼顧其他疾病,選擇適當?shù)?a href="http://123shoppingwar.com/lilun/45975.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wordlink">食譜進食。
(三)調補配方
1.黃芪30克,紅棗5枚,粳米100克。將黃芪煎濃汁,然后去藥加粳米、紅棗煮粥食用,每日2次。適用于體虛自汗、平素容易感冒者。
2.凈雞肉250克,浮小麥30克,五味子10克,洗凈煮熟,放入適量鹽、味精調味后食。適用于白天汗多、氣短乏力者。
3.酸棗仁10克,龍眼肉10個,水煎服,每日2次。適用于自汗、失眠者。
4.豬心1個,白芍10克,黨參15克。將豬心剖開,把藥物放入,然后用線扎緊,水煮熟,飲湯吃豬心。適用于心悸氣短多汗者。
5.生龍骨、生牡蠣各15克,糯米50克,先將龍骨、牡蠣加水煎湯,取汁入糯米煮粥食用,每日2次。適用于汗出較多。
6.糯稻根30克,碧桃干30克,加水煎,取汁200毫升棄渣,加龜肉150克,胎盤粉30克,鹽5克,黃酒20克,清水300毫升同煮至熟,每日2次。適用于陰虛盜汗者。
7.粳米50克,天冬20克,冬蟲夏草粉6克,冰糖50克同煮粥,每日1次,空腹食。適用于肺腎陰虧的盜汗者。
8.燕窩10克,冰糖50克,粳米50克,同煮粥食用,每日1次。適用于乏力口干、夜間盜汗者。
9.百合10克,蓮子心10克,淮小麥30克,粳米50克,先將淮小麥加水煎湯,取汁加粳米、百合、蓮子心煮粥食,每日2次。適用于心煩盜汗、夜間時常驚醒者。
10.烏梅10克,粳米100克,先將烏梅濃煎取汁,加入粳米煮粥。適用于夜間盜汗口干者。
(四)調補禁忌
1.自汗盜汗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酒,少飲濃茶、咖啡。
2.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也有助于預防汗證的發(fā)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