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如何科學地補水
科學飲水的方法:
(1)少量多次,一般每次飲水300~500毫升,不要等口渴時一次性大量飲水。以免造成體內體液濃度的突然變化。
(2)要選擇溫度適宜的水,尤其是夏季不可飲用與體溫相差過分懸殊的水,如冰凍飲料,雖然入口痛快,但可以刺激胃腸神經引起腹痛,消化不良甚至腹瀉。
(3)為了提高居民家庭飲水質量,亦可使用合格的家用凈水器,瓶裝礦泉水、純凈水飲用方便,但應注意水的質量及水瓶、飲水機的污染。
運動中如何科學地補水?運動不僅能消耗能量,也能消耗體內的水分。尤其在夏日進行運動后,往往會口干舌燥。那么,應該如何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呢?
(1)運動前先補水。在運動前2小時內應該充分補足水分,運動時每隔15分鐘最少喝半杯水。比較運動前后的體重來制訂飲水量,如每減輕0.5公斤就喝兩杯水。一般的運動量及運動時間若不超過90分鐘,身體就不會流失電解質及礦物質。
(2)忌喝過冷的水。因為平時人的體溫在37℃左右,在運動過后,可上升到39℃左右。如果飲用過冷的水,就會強烈地刺激胃腸道,引起腸胃平滑肌痙攣、血管突然收縮,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從而導致消化不良。
(3)控制飲水量。運動中因出汗較多,故飲用的水量自然就會增多。但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一次飲水量一般不應超過200毫升,兩次飲水至少間隔15分鐘。另外,飲水速度宜慢不宜快。
(4)飲水中補充糖分。若劇烈運動超過90分鐘以上,就須在水中加入稀釋的鮮果汁,加快補充電解質、糖分及失去的水分,但須避免飲用高糖分飲料(例如:汽水),因為高糖分會影響身體吸收水分的速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