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特點是“熱”,故以“涼”克之,“燥”以“清”驅之。因此,《黃帝內經(jīng)》飲食養(yǎng)生理論認為,夏季營養(yǎng)補充的關鍵之一就在于“清”。
炎夏的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于消化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飲食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多吃新鮮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所需營養(yǎng),又可預防中暑。主食以稀為宜,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還可適當飲些清涼飲料,如酸梅湯、菊花茶等。同時,也不要飲烈性酒,不用過濃的調味品,忌食辛辣食物等。
飲食清淡還要特別注意少鈉多鉀。鈉主要以鹽的方式存在,攝入過多可能誘發(fā)諸如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多種致命性疾病。一旦提高了人體細胞內的鉀含量,削減鈉的含量,不僅能降低上述諸病的發(fā)病概率,而且能糾正細胞變異,甚至促使癌細胞“改邪歸正”。一日三餐吃得清淡一些,將每天的食鹽量控制在6克以下,不僅是夏季的飲食原則,也適用于其他季節(jié)。
除了清淡以外,夏季飲食還應該吃點苦味食物。中醫(yī)學認為,在夏季人之所以常有精神委靡、倦怠乏力的感覺,乃是源于夏令暑盛濕重,既傷腎氣又困脾胃之故。而苦味食物可通過其補氣固腎、健脾除濕的作用,達到平衡身體功能的目的。苦瓜、苦菜、蒲公英、蓮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選擇。
再有,夏季不能暴飲暴食,就是不能吃得過飽,尤其晚餐更不應飽食。《黃帝內經(jīng)·素問》指出:“飲食有節(jié)”“無使過之”。如果吃得過飽,不能完全消化,容易使脾胃受損,導致胃病。如果吃八成飽,食欲就會繼續(xù)增強。
另外,夏季酷熱,腸胃功能受其影響而減弱,因此在飲食方面就要調配好,有助于脾胃功能的增強。細糧與粗糧要適當搭配,一周應吃三次粗糧,稀、干要適當安排。夏季以二稀一干為宜,早上吃面食、豆?jié){,中午吃米飯,晚上吃粥。葷食與蔬菜搭配合理,夏天應以青菜、瓜類、豆類等蔬菜為主,輔以葷食。肉類以豬瘦肉、牛肉、鴨肉及魚蝦類為好。老年人以魚類為主,輔以豬瘦肉、牛肉、鴨肉。
夏季要少吃生冷食物,少喝冷飲。老年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漸衰退,小兒消化功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要受到暑熱濕邪的侵襲,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如再吃生冷食物、喝冷飲,就會損害脾胃。生冷食物是寒性食物,寒與濕互結,就會使脾胃受損,導致泄瀉、腹痛之證發(fā)生。
夏季要按時進餐,不能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這樣會影響脾胃功能的正?;顒?,使脾胃生理功能紊亂,導致發(fā)生胃病。
最后,再為大家推薦幾款夏季的絕佳飲食。
1.最佳湯肴——番茄湯 夏令時節(jié)多喝番茄湯既可獲得營養(yǎng),又能補充水分,一舉兩得。番茄湯所含番茄紅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護心臟的功效,最適合于中老年男性食用。
2.最佳肉食——鴨肉 鴨肉不僅富含蛋白質,而且由于其屬水禽,還具有滋陰養(yǎng)胃、健脾補虛、利濕的作用。
3.最佳飲料——熱茶 夏天離不開飲料,首選飲品應是極普通的熱茶。紅茶中富含鉀元素,既解渴又解乏。
4.最佳營養(yǎng)素——維生素E 專家介紹,人在夏天會遇到三大危險,即強烈的日照、臭氧與疲勞,而維生素E可將這三大危險降到最低程度。維生素E在麥芽、麩皮面包、胡桃泥、奶制品等食物中含量較高。
【健康小貼士】
酷夏出汗多,多吃點醋能提高胃酸濃度,幫助消化和吸收,促進食欲增強。醋還有很強抑制細菌的能力,對傷寒、痢疾等腸道傳染病有預防作用。夏季人易疲勞、困倦不適等,多吃點醋很快會消除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