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喝茶的歷史悠久,說起喝茶,很多人都覺得簡單,選購一些喜歡的茶葉,燒開水沏就可以喝茶水了。實際生活中,有很多人喝茶的方式方法不對,嚴格說,他們不會喝茶。喝茶是有講究的,要講究科學喝茶。
1.喝茶的好處 這一點有的人也不一定全都知道。茶葉中富含維生素C,每天飲用10克綠茶,可滿足人體維生素C的需要量;常喝茶可防止人體發(fā)胖;常喝茶能增加心臟活動,擴張微血管,降血壓、利尿;常喝茶能促進血管壁的彈性,有利于防止血管硬化和腦出血;茶葉中含有咖啡因,能提神,活經(jīng)絡,消除疲勞;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具有收斂殺菌作用,對霍亂、痢疾、慢性胃炎和肺炎有一定治療作用;堅持經(jīng)常喝茶還可以降低癌癥的發(fā)病率。
2.講究科學飲茶
(1)沏茶要選好用具:沏茶的用具如茶壺、茶杯應用陶瓷制品,不要用金屬器皿,特別是不要用鋁質茶具。因為用金屬茶具沏茶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物質,令喝茶人中毒傷身。還有,茶杯中的茶銹含有多酚類物質,飲入人體對營養(yǎng)的消化吸收不利,要經(jīng)常清除。
(2)不要用沸水直接沏茶:沏茶不要用剛燒開的沸水直接沏。沸水沏茶會加重茶水的苦澀味,而且會大量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C,降低茶的保健功效。沏茶用水的溫度應為70~80℃為宜,可將沸水先倒入保溫瓶中,稍后再沏茶。
(3)不宜喝頭遍茶:茶葉保存不好,容易被灰塵污染。如果先用溫開水沖一下茶葉,倒掉水洗一下茶葉,再用熱水沏茶,就可以使茶水清潔衛(wèi)生。
(4)飲茶不宜過多:飲茶水過量,體內進入過多的水分,會加重心臟、腎臟負擔,還會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長時間處于興奮狀態(tài),對身體健康不利。一天沏一壺或兩大杯茶飲用即夠,現(xiàn)沏現(xiàn)喝。
(5)不要喝濃茶:茶水中的茶葉堿、咖啡因、可可堿等濃度過大,對胃腸有刺激作用,會使胃壁收縮,影響人的食欲,妨礙消化吸收,甚至導致胃潰瘍。
(6)不要飲用放得過久的茶水:因為茶葉中含有少量蛋白質,茶水存放過久,蛋白質和其他有機物質會腐敗變質,飲后對身體健康不利。一般沏茶要當時飲。一般說,不要飲過夜的茶水。
(7)沏茶不宜放佐料:有的人沏茶加糖或咖啡,這不但改變了茶的香味,還會起化學反應,飲后不利健康。
(8)茶葉不要和其他物品放在一起:茶葉吸附力較強,容易串味,失去茶香。茶葉應專門用茶筒保存,嚴格密封保存。
(9)不要喝發(fā)霉的茶葉:茶葉保存不當,受潮后會發(fā)霉變質,就不要再飲用了,因為已失去茶葉的作用。
(10)飯前、飯后、睡前不要飲茶:飯前飲茶會沖淡唾液和胃液,酸堿中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飯后馬上飲茶,茶葉中的鞣酸能與食物中的蛋白質、鐵發(fā)生凝固作用,影響人體對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所以飯前、飯后半小時內都不宜飲茶。睡前飲茶,茶水會對神經(jīng)有刺激作用,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容易引起失眠,應在睡前2小時飲茶為宜。
(11)早晨不要空腹飲茶水:因為空腹時茶會引起腎功能亢進,出現(xiàn)尿頻、心慌,并影響胃腸功能和妨礙人體對鐵及維生素B的吸收。
知識鏈接
1.少女不要多飲茶:茶里含有鞣酸,會使食物中的鐵質變成鞣酸鐵鹽,屬于水溶性物質,不易被腸黏膜吸收。青春少女正是月經(jīng)來潮期,每次月經(jīng)要溢處相當量的血。這些血里含有大量的鐵血紅蛋白,使血液中的蛋白成分,尤其是鐵元素丟失很多。丟失的鐵元素要靠食物補充,食物中的鐵又受茶中鞣酸作用而丟失。這樣,月經(jīng)失血,飲茶失鐵,兩者都影響人體的血液含量。所以,青春少女不宜多飲茶,更不要飲濃茶,以免發(fā)生貧血。
2.綠茶與紅茶的區(qū)別:綠茶味微苦,性寒,具有消暑、消熱、解毒、袪火、除燥、止渴、生津、強心、提神的功效。綠茶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咖啡因保留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清湯綠葉,滋味甘醇”的特點。綠茶對防衰老、防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
紅茶性溫,味甘,微苦,中醫(yī)認為其功能溫中和胃,健脾消食,解暑化濕。紅茶除某些與綠茶相似的作用外,還有以下保健功效: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有助于強健骨骼,能中和內毒桿菌神經(jīng)毒素。
夏季高溫酷暑,出汗多,人體內液消耗大,宜飲綠茶,如龍井、毛尖、碧螺春等。冬季氣溫低,寒氣重,人體生理功能減退,陽氣漸弱,對能量要求較高,宜飲紅茶,如祁紅、滇紅、普洱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