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特點
消化性潰瘍多見于青壯年,病程遷延,往往反復發(fā)作。臨床上以慢性、周期性、節(jié)律性中上腹疼痛為特點,伴泛酸、噯氣、嘔吐等癥狀。消化性潰瘍一般分為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及胃、十二指腸復合性潰瘍。胃潰瘍主要以食后30~60分鐘中上腹疼痛為特點;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主要表現(xiàn)為食后2小時或半夜中上腹疼痛。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胃潰瘍多與胃黏膜抵抗力減弱有關,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多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常見病因主要為:不規(guī)則的進食習慣削弱了胃黏膜的正常屏障作用;螺旋桿菌感染、飲食過于粗糙,損傷胃黏膜;飲酒、吸煙造成胃黏膜充血水腫或營養(yǎng)障礙。
(二)調補原則
1.患者首先要有一個固定的進餐時間,飲食定時定量。
2.飲食宜軟易消化,爛飯稀粥最相宜,細嚼慢咽最適合。
3.提倡少食多餐(可在兩餐間加點心)。
(三)調補配方
1.牛奶或豆?jié){200毫升,早晚空服飲用各1次。適用于消化性潰瘍患者(腹脹、腹瀉者忌用)。
2.薏苡仁30克,鮮山藥60克切片,加水共煮至爛熟,加糖少許食。適用于消化性潰瘍脾虛濕阻者。
3.烏賊魚500克,去墨囊洗凈,骨肉分開,分別加水燉湯。肉熟即可食用。骨酥,加粳米100克,煮粥食。適用于消化性潰瘍伴泛酸者。
4.銀耳30克,溫水浸泡,漲發(fā)后,去根蒂,加糖少許,燉食。適用于消化性潰瘍胃陰虛者。
5.白蘿卜500克,切塊;豬肚1具,切細絲。上兩味加水共煮至酥爛。適用于消化性潰瘍胃熱甚者。
6.嫩韭菜200克,洗凈切段;豆腐干3塊洗凈,切絲。起油鍋,入上兩味炒熟,當菜用。適用于消化性潰瘍胃寒者。
7.鮮紅薯適量(以黃心、紅紫皮為最好)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勿放糖,食用。適用于消化性潰瘍者(泛酸者忌)。
(四)調補禁忌
1.飲食要避免過飽,避免粗糙,切忌暴飲暴食。
2.禁忌煙、酒、咖啡、辛辣、產氣食物,甜食、脂肪宜控制。
3.冷飲、酸味、沸湯應禁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