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頸椎病患者的羹湯有哪些
(1)鹿核二鮮湯:鹿肉250克,核桃肉30克,精鹽適量。將鹿肉洗凈切片。核桃肉去掉種皮。鍋中注入清水適量,燒開后,放入鹿肉、核桃肉共煮,煮至鹿肉熟爛,用精鹽調(diào)味即成。佐餐當菜,隨量食用。具有補腎益精、益氣養(yǎng)血的功效,適用于痹證型兼有腎陽虛衰的頸椎病。
(2)羊骨蝦皮湯:羊脛骨500克,蝦皮20克,精鹽、黃酒、蔥段、生姜、醋各適量。將羊脛骨洗凈敲碎,與蝦皮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水、黃酒、蔥段、生姜、醋各適量,用旺火煮沸后轉(zhuǎn)用小火燉煮2小時左右,加精鹽調(diào)味,分次食用。佐餐當菜,隨量食用。具有補腎健脾、強筋壯骨的功效,適用于痹證型兼有腎陽虛衰的頸椎病。
(3)芪芍羊肉湯:黃芪30克,白芍20克,羊肉250克,蒼術(shù)、羌活、刺五加各15克,當歸、川芎各6克,白術(shù)、大棗、生姜各10克,蜜糖100毫升。把羊肉切片,用當歸、生姜、白糖適量,花生油炙。另藥切碎,用米酒1 500毫升煎至1 000毫升,去藥渣,加入鍋中小火煮10分鐘,加蜜糖混合,用瓶裝密封備用。佐餐當菜,隨量食用。具有補氣養(yǎng)血、祛風散寒的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痹證型頸椎病。
(4)豬尾骨湯:豬脊尾骨250克,川杜仲10克,枸杞子10克,牛膝10克,淮山藥30克,植物油、精鹽、味精各適量。將豬骨切碎與上藥洗凈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小火煮60分鐘,加植物油、精鹽,湯稠后調(diào)入味精即成。佐餐當湯飲用。具有補益肝腎的功效,適用于肝腎不足型頸椎病。
(5)枸杞子豬骨湯:枸杞子50克,豬骨300克,植物油、精鹽、味精各適量。將豬骨切碎,與枸杞子同入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再改以小火煨煮60分鐘,加植物油、精鹽,湯稠后調(diào)入味精即成。佐餐當湯飲用。具有補腎益精、強筋健骨的功效,適用于氣血虛弱、肝腎不足型頸椎病。
(6)羊肉五子湯:羊肉250克,枸杞子、桑椹、女貞子、菟絲子、蓮子各10克,精鹽、味精、料酒各適量。將以上原料洗凈,女貞子、菟絲子用紗布包,羊肉切片,入鍋煸炒后放入砂鍋內(nèi),枸杞子、桑椹、蓮子與女貞子、菟絲子藥袋同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40分鐘,將菟絲子、女貞子紗布包取出,加其他配料即可。佐餐吃肉飲湯。具有補益肝腎的功效,適用于肝腎虧虛型頸椎病引起的筋肉痿軟、腰膝酸軟、筋脈拘攣等。
(7)杜仲甲魚湯:杜仲30克,甲魚1只,植物油、精鹽、味精各適量。將甲魚宰殺,去內(nèi)臟及表皮,與杜仲同入鍋中,以小火燉至甲魚熟爛,調(diào)入植物油、精鹽,再燉1沸,加入味精即成。吃甲魚飲湯。具有補肝益腎、滋陰養(yǎng)血的功效,適用于肝腎不足型頸椎病。
(8)細辛川烏雞丁羹:炙細辛1克,制川烏3克,雞肉100克,珍珠米50克,姜末、蔥末、料酒、精鹽、味精各適量。將細辛、川烏洗凈,雞肉洗凈切成米粒大小的丁,珍珠米磨粉。將川烏、細辛入鍋,加清水適量煎煮1小時,去渣留汁入雞丁,燒沸后加姜末、蔥末、料酒、精鹽、味精,煮沸后撒入珍珠米粉,勾芡即成。佐餐或當點心食用。具有散寒止痛、祛風化濕、養(yǎng)血健脾的功效,適用于太陽經(jīng)督脈型、痹證型頸椎病。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