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健康一二一”
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局、全國愛委會辦公室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發(fā)起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叭窠】瞪罘绞叫袆印笔紫葟摹懊咳?萬步,吃動兩平衡(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健康一輩子”(簡稱“健康一二一”)開始,號召單位、社區(qū)和每個人都行動起來。
國際經驗表明,在人群的死亡率中,當慢性病占到60%以上時,只有將疾病控制的重點前移,才能遏制慢性病的上升。
芬蘭自1969年開始采取行動,從膳食調整、加強活動入手,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此后的33年,芬蘭35~64歲男子的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76%,婦女的體重指數(shù)(BMI)也能夠保持穩(wěn)定,這證明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效果之大。過去20年間,很多發(fā)達國家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推動國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均取得了成效。
我國也希望大眾通過參加“健康一二一”活動,能在不斷提高生活樂趣的過程中,以“小變化”漸漸調整生活習慣,養(yǎng)成新的生活方式,實現(xiàn)使健康受益的“大效果”。科學家們則以科學為依據,設計和制作了簡易有效的方法、淺顯易懂易行的調整膳食和運動的原則、步驟和指導工具,供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個人和家庭使用。大家行動起來,從小處入手。持之以恒,就能得到更健康的體魄。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肥胖、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脂肪肝、高脂血癥、癌癥等許多疾病的重要原因。
合理膳食,主要應落實“八字方針”。
(1)調整——改變進食程序,把水果放到飯前。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喝湯→吃蔬菜類→主食→肉類。
(2)維持——保持中國傳統(tǒng)膳食高纖維素和食物多樣化的特點。
(3)控制——減少食鹽、肉類、油脂的攝入量。
(4)增加——加大水果、奶、谷物和薯類的攝入量。
什么是平衡膳食?平衡膳食是指能為人體健康需要提供既不缺乏也不過剩的全面營養(yǎng)成分的均衡膳食。平衡膳食是合理營養(yǎng)的基礎,食物多樣和適量是達到平衡膳食的最基本原則。
合理膳食怎樣吃?根據目前我國人群的膳食特點,保持合理膳食的關鍵應做到下面的內容:
少吃一兩口,多動十五分;
糧食七八兩,油脂減兩成;
蔬菜八兩好,奶豆天天有;
持之以恒做,健康體重得。
(1)少吃一兩口,多動十五分。
我國的一項人群隊列研究結果顯示,根據追蹤人群的體重變化,得到該追蹤人群平均每年的體重增加量,進而推斷該人群平均每天的能量蓄積量是45千卡/天。那么,每天少吃40g米飯或5g豆油(少吃一兩口),就可以減少約45千卡的能量攝入;或者是每天增加步行10~15min,可以控制研究隊列中90%的人的體重增長。
也就是說,對于成年人,如果能堅持每天少吃一兩口,或者堅持每天多活動15min,就能保持能量攝入與支出的平衡,從而實現(xiàn)健康體重。
(2)糧食七八兩,油脂減兩成。
2002年的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的結果顯示,我國城市居民膳食結構發(fā)生了不合理的變化,表現(xiàn)為油脂和豬肉的消費量過度增加,糧谷類食物的消費量明顯下降。城市居民膳食脂肪提供的能量已達到總能量的35%,而糧谷類食物供能比例降到了48.5%。這種膳食結構的變化,大大增加了人群患糖尿病、肥胖和血脂異常的危險。所以,我們仍須要提倡主食類占總能量的55%~65%的構成模式(糧食七八兩),同時建議每天少吃8~9g油脂(油脂減兩成),即由目前的人均40g/天降到32g/天。這樣能減少約80千卡的能量攝入,從而達到阻止90%的正常體重指數(shù)(BMI)的人發(fā)展成超重的目的。
(3)蔬菜八兩好,奶豆天天有。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蔬菜的種類繁多,不同品種蔬菜所含營養(yǎng)成分不盡相同。紅、黃、綠等深色蔬菜是胡蘿卜素、維生素B2和葉酸、礦物質(鈣、磷、鉀、鎂、鐵)、膳食纖維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主要或重要來源。多吃蔬菜,對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強抗病能力及預防某些癌癥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蔬菜每天的食用數(shù)量應保證有400g。
豆類是我國的傳統(tǒng)食品,含有大量的優(yōu)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營養(yǎng)價值很高。為提高農村人口的蛋白質攝入量、防止城市中過多消費肉類帶來的不利影響,科學家大力提倡多吃豆類,特別是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生產和消費。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質,并且人體對其消化率達到98%。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100毫克/100毫升),并且吸收率可高達40%,所以喝牛奶也是很好的補鈣方法。此外,牛奶中還含有多種我們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A、B1、B2、C,以及鈣、鋅、鐵、硒等,對于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和促進生長發(fā)育、提高免疫力都有重要作用。如因對乳糖不耐受以至于對牛奶消化不好,可以采取少量多次飲用的辦法或喝酸奶。
(4)持之以恒做,健康體重得。
平衡膳食,貴在堅持。膳食對健康的影響是長期的,只要堅持不懈地采用平衡膳食,形成習慣,就能充分發(fā)揮其對健康的重大促進作用。
體重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人體健康。過于消瘦是營養(yǎng)不良的表現(xiàn),這時人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體重超重或肥胖又使患多種慢性病的風險增加,超重和肥胖者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2~3倍。
健康體重和身高有關,最常用的判斷方法是用體重指數(shù),也稱體質指數(shù)(BMI)來判斷。其計算方法如下。
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公斤)/身高(米)2]
目前我國成人體重正常的BMI范圍是:18.5≤BMI<24。國際正常值為21~24。東方人正常值為21~23。
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的亞太地區(qū)指標為體重指數(shù)23~24.9為超重,25~29.9為一度肥胖,大于或等于30為二度(重度)肥胖。
簡易計算體重的方法如下。
男性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0.9女性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7]×0.9
簡易大致計算法如下。
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超重與肥胖的判斷標準:正常范圍為標準體重±10%。大于10%為超重,大于20%~30%為輕度肥胖,大于30%~50%為中度肥胖,大于50%以上為重度肥胖。
當前,我國18歲以上人群超重率為22.8%,肥胖率為7.1%。預計今后10年中,中國將有1.5億人肥胖。城市成人超重率已達28.1%,6歲以下兒童超重率為3.4%,我國肥胖癥患者已達7 280萬。肥胖在45歲以上的機關干部群體中的情況更為嚴重。據對北京的一些單位干部的體質測定,超重率達66%,肥胖或明顯肥胖者占40%,體能較差的占60%。
雖然目前還不能將肥胖診斷為一種慢性病,但研究資料顯示,肥胖者冠心病的發(fā)病率比正常人高2~5倍,高血壓的發(fā)病率高2~4倍,糖尿病的發(fā)病率約高4倍。這些慢性病互為因果,互相作用,會加重病情發(fā)展,加劇其危害,極大地影響勞動力人口的健康。此外,吸煙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高血壓、冠心病、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體重指數(shù)正常也需要鍛煉。這是因為體重指數(shù)在正常范圍內的人,體成分或其他健康指標,如血膽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骨密度等也有可能不正常。
體成分不正常即體內脂肪的比重不合適。有些女士外形看上去挺苗條,但一測成分,體脂占的比例仍過高。
體脂比例過高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脂肪的絕對量較高,另一方面是肌肉成分少,因而脂肪相對含量較高。苗條的女士主要是屬于后一種情況。這種情況主要是鍛煉不夠和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年以后肌纖維逐漸減少造成的。
體重指數(shù)正常者可通過鍛煉,改變體成分及肌肉脂肪結構比,并提高機體各方面的功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