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于脂肪肝患者的主食
◆ 赤小豆飯
【材料】大米150克,赤小豆60克。
【做法】將大米淘洗干凈,放飯盒中,加入煮至七成熟的赤小豆,攪勻,再添清水(水高出大米、赤小豆2厘米),蓋上蓋,用小火蒸約40分鐘即成。
【用法】作主食食用。
【功效】祛瘀消脹,健脾利濕。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高脂血癥患者食用。
◆ 什錦雜糧飯
【材料】粟米150克,玉米、蕎麥、高粱各100克。
【做法】將粟米、玉米、蕎麥、高粱分別洗凈,先將玉米煮至熟軟,再加入粟米、蕎麥、高粱攪勻,倒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燜至香熟即成。
【用法】作主食食用。
【功效】健脾除濕,消積下氣,祛瘀降濁。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高脂血癥、高血壓病患者食用。
◆ 番茄炒面
【材料】面條500克,番茄醬50克,洋蔥絲200克,精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鍋上火,放入清水燒開,加入面條煮熟,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涼,瀝干水分。炒鍋上火,放入油燒熱,放入番茄醬煸炒出紅油后,加入精鹽、面條翻炒,再用小火燜一小會(huì)兒,放入洋蔥絲,炒出蔥香即成。
【用法】作主食食用。
【功效】健胃消食,生津潤腸。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高脂血癥患者食用。
◆ 香菇油菜雞絲面
【材料】面條250克,水發(fā)香菇150克,油菜、雞肉各100克,精鹽、醬油、鮮湯、淀粉各適量。
【做法】將雞肉切絲后放碗中,加淀粉、精鹽、醬油,拌勻掛漿。水發(fā)香菇擇洗干凈后切成細(xì)絲。油菜洗凈,切段。面條放入開水鍋中煮熟,投入冷水中過涼,再放開水中浸熱,瀝干,放碗中備用。鍋上火,加入鮮湯燒開,放入香菇絲、雞肉絲燒5分鐘,加上油菜段、精鹽稍拌,倒入面條碗中即成。
【用法】當(dāng)主食食用。
【功效】活血袪瘀,健脾消腫。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患者食用。
◆ 大麥黃豆煎餅
【材料】大麥仁500克,黃豆200克。
【做法】將大麥仁、黃豆分別去雜,洗凈,磨成稀糊后混勻。煎鍋燒熱,用勺盛稀糊入鍋,攤成很薄的煎餅即成。
【用法】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
【功效】寬中化積,活血化瘀。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高脂血癥、高血壓病患者食用。
◆ 豆粉雞蛋餅
【材料】黃豆粉150克,面粉100克,玉米粉200克,雞蛋4個(gè),紅糖15克,牛奶150毫升。
【做法】將黃豆粉、面粉、玉米粉混合均勻,加入打勻的雞蛋液、牛奶和適量清水,和成面團(tuán),再做成油煎薄餅。紅糖入鍋,加水少量,熬成糖液,抹在油煎餅上,卷起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滋陰養(yǎng)血,健脾益氣,散瘀降脂。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高脂血癥、冠心病患者食用。
◆ 菇筍白菜蒸餃
【材料】水發(fā)香菇5克,熟筍5克,蘑菇15克,大白菜150克,面粉100克,麻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大白菜入沸水鍋中氽熟,擠干水分,切碎。再將香菇、熟筍、蘑菇洗凈后切成米粒狀,與白菜一同入盆,加味精、麻油、精鹽拌勻。面粉加溫水揉勻,制成12個(gè)劑子,包入餡,蒸熟即成。
【用法】當(dāng)主食食用。
【功效】降脂減肥,補(bǔ)充纖維素。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習(xí)慣性便秘患者食用。
◆ 蠶豆糕
【材料】蠶豆250克,紅糖50克。
【做法】將蠶豆用清水泡發(fā),剝?nèi)テず蠓湃脲佒?,加水適量,煮爛后加入紅糖,攪拌均勻,絞壓成泥,待冷,以干凈的塑料瓶蓋或啤酒瓶蓋為模,將糕料填壓成餅狀,擺在盤內(nèi)即成。
【用法】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
【功效】利濕消腫,祛瘀降脂。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冠心病、高血壓病患者食用。
◆ 粟米發(fā)糕
【材料】粟米粉400克,玉米粉100克,白糖5克,發(fā)酵粉、食堿各適量。
【做法】將粟米粉、玉米粉、發(fā)酵粉放入盆內(nèi),混合均勻后倒入適量溫水,拌勻成面團(tuán),蓋上蓋子讓其發(fā)酵后加入白糖及少許食堿,用力揉勻,制成糕狀。將粟米糕放入蒸籠內(nèi),用大火蒸熟,取出切成小塊即成。
【用法】作主食食用。
【功效】補(bǔ)虛健脾,通便利尿。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高脂血癥、冠心病患者食用。
◆ 蘿卜絲餅
【材料】白蘿卜500克,面粉500克,熟火腿25克,精鹽、味精、麻油等各適量。
【做法】將白蘿卜洗凈,除去蒂頭及根須,剖片,入潔凈的大搪瓷碗內(nèi),加適量精鹽,拌和均勻,稍腌漬片刻,擠去汁液。將適量面粉放入盆內(nèi),放油拌和揉成干油酥,制成10個(gè)劑子;并將另留的面粉放入盆內(nèi),加水及植物油拌揉成水油酥,也制成10個(gè)劑子,把干油酥逐個(gè)包入水油酥內(nèi),用手壓成圓形酥皮,待用。將熟火腿洗凈,切成火腿碎末,拌入蘿卜絲內(nèi),加入煸炒出香的蔥花、生姜末,再加精鹽、味精、麻油等佐料,拌和成餡,分成10份,包入酥皮內(nèi)制成厚餅形,輕揉中微壓展平,逐個(gè)放入平底油鍋中,微火(或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熟透即成。
【用法】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
【功效】理氣解郁,化痰降脂。適于肝郁氣滯型脂肪肝患者食用。
◆ 山藥餅
【材料】山藥粉800克,小麥面粉600克。
【做法】將山藥粉和小麥面粉用溫水和成面團(tuán),制成大小均勻的薄餅約10個(gè)。平底鍋上火,抹上植物油,放入薄餅,烙至兩面金黃、薄餅熟透即成。
【用法】空腹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每日服用2~3個(gè)。
【功效】補(bǔ)虛強(qiáng)體。用于各種脂肪肝患者,有極好的增強(qiáng)免疫力作用。長期服用無任何副作用,并能延緩肝炎發(fā)病并預(yù)防肝硬化的發(fā)生。
◆ 薺菜蕎麥餅
【材料】蕎麥面粉、薺菜各500克,蝦米25克,麻油、精鹽、蔥末、姜末、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蕎麥面粉倒入盆內(nèi),加水拌和,調(diào)成光潤的水調(diào)面團(tuán),加蓋擰干的濕潔布,餳約30分鐘。薺菜擇洗干凈,切成碎末。蝦米洗凈,切成碎末。然后將薺菜末和蝦米末一起放入盆內(nèi),加入麻油和精鹽、味精、姜末、蔥末,拌勻成菜餡。將面團(tuán)放在案板上,揉勻揉光,分塊搓條,揪成每個(gè)重100克的劑子,搟成長方片,均勻抹上餡料,卷成筒形,拿住兩頭抻長,一手按住一頭,一手拿住另一頭向里卷,盤卷成圓形,劑頭壓在中間,再搟成厚薄均勻、直徑12厘米左右的餅坯。平底鍋上火燒熱,加入麻油,放餅,烙熟即成。
【用法】作主食食用。
【功效】清熱利濕,降脂降壓。適于各型脂肪肝患者食用。
◆ 蕎麥?zhǔn)[油餅
【材料】蕎麥面粉400克,香蔥50克,植物油、味精、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蕎麥面粉用開水和成面團(tuán)。香蔥洗凈,切成小段,備用。將面團(tuán)切成小塊,制成扁長條,抹上植物油,撒上精鹽、味精、香蔥段后,從一端卷起成卷,再壓成圓餅。將平底鍋燒熱,倒入植物油,待油溫四成熱時(shí),放入圓餅煎至兩面焦黃、香熟即成。
【用法】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積除瘀。適于各型脂肪肝及高脂血癥、高血壓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 香拌蕎麥面
【材料】蕎麥仁1000克,蔥花、蒜泥各10克,精鹽、醬油、醋、芥末油、辣椒油各適量。
【做法】將蕎麥仁用清水浸泡1小時(shí)左右撈出,用凈布擦盡水分,搓去蕎麥仁外皮,浸泡1天,直至泡漲發(fā)軟,然后研磨成漿,細(xì)篩過濾,濾出粉渣,變?yōu)闈嵃准?xì)漿。將細(xì)漿放盆內(nèi),待全部沉淀,面、水分清后,去盡漿水,晾干成淀粉備用。取蕎麥淀粉400克,加水和成面團(tuán),蘸水捶軟,邊加水邊捶,直至攪成稀糊,然后將稀糊用勺舀入碗內(nèi),上籠蒸熟,取出晾涼即可。
【用法】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食時(shí)切成條,拌上醬油、醋、精鹽、芥末油、辣椒油、蒜蓉、蔥花調(diào)制成的濃汁食用。
【功效】健脾開胃,消積去瘀,除煩利濕。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糖尿病、高脂血癥患者食用。
◆ 麥麩山楂茯苓糕
【材料】麥麩50克,山楂30克,茯苓粉50克,粟米粉100克,糯米粉50克,紅糖10克。
【做法】將麥麩、山楂去雜,再將山楂去核,切碎,曬干或烘干,與麥麩共研為細(xì)末,再與茯苓粉、粟米粉、糯米粉、紅糖一起拌和均勻,加水適量,用竹筷攪和成粗粉粒狀,分裝入8個(gè)糕模具內(nèi),輕輕搖實(shí),放入籠屜,上籠用大火蒸30分鐘,粉糕蒸熟取出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或當(dāng)點(diǎn)心,隨餐食用。
【功效】養(yǎng)心益腎,補(bǔ)虛和血,散瘀降脂。適于各型脂肪肝及高血壓病患者食用。
◆ 大麥菜飯
【材料】大麥仁250克,油菜200克,香腸100克,水發(fā)香菇50克,植物油、生姜末、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大麥仁淘洗干凈,香腸切成斜片,油菜洗凈后切成丁,水發(fā)香菇切成絲。壓力鍋中加適量水,加入淘好的大麥仁及香腸片,放在火上燜約10分鐘。炒鍋上火,放油燒熱,加入油菜丁、香菇絲、生姜末、精鹽,翻炒幾下(不要炒熟),倒入鍋內(nèi),攪拌勻,再燜2分鐘,放入味精,拌勻即成。
【用法】當(dāng)主食食用。
【功效】益氣寬中,清熱解毒,通利腸胃。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患者食用。
◆ 海米紫菜蕎麥面
【材料】蕎麥面粉250克,小麥面粉200克,雞蛋2個(gè),海米25克,香菇8個(gè),紫菜1張,生姜末25克,蔥花50克,花椒葉、醬油、精鹽、白糖、味精、海魚片各適量。
【做法】將蕎麥面粉和小麥面粉放盆內(nèi),加適量精鹽、清水和成面團(tuán),餳20分鐘后,搟成1毫米厚的大片,切成3毫米寬的面條,用沸水煮熟,撈出再用冷水浸涼,分成4等份,濾去水分,冷藏備用。紫菜撕成小碎片。海米用沸水浸泡30分鐘。香菇用沸水泡發(fā)后剪去柄部,用刀劃上米字形花紋。將適量精鹽、醬油、白糖放入鍋內(nèi),再加香菇,用中火煮20分鐘后撈出,擠去水分。雞蛋打散后放入適量鹽,在煎盤內(nèi)攤成薄片,然后切成2厘米長的菱形塊備用。鍋內(nèi)放清水后上火煮沸,放入海魚片,2分鐘后撈出,放入醬油、精鹽,煮沸后用勺撇去浮沫,再煮5分鐘,放入味精,離火晾涼成蘸汁,放入冰箱冷藏。
【用法】作主食食用。
【功效】清暑消食,健脾除濕。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高脂血癥患者食用。
◆ 豌豆肉丁面
【材料】面條200克,肉丁50克,豌豆100克,植物油、精鹽、醬油、味精、蔥花、生姜、鮮湯、濕淀粉各適量。
【做法】將面條放入開水鍋中煮熟,撈入碗中。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入蔥花、生姜末、肉丁煸炒變色,加醬油,炒幾下,放入豌豆、鮮湯,燒開后用小火煮熟,加精鹽,用濕淀粉勾芡,放味精拌勻成鹵汁,倒入面碗中,拌勻即成。
【用法】作主食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清暑利濕。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患者食用。
◆ 山楂消食餅
【材料】鮮山楂250克,白術(shù)150克,神曲30克,面粉、精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將鮮山楂洗凈,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煮熟取出,去皮、核,制成山楂泥。白米、神曲研成細(xì)粉。將山楂泥、白術(shù)、神曲放入盆中,加入精鹽、面粉溫水和成面團(tuán),制成大小均勻的薄餅。平底鍋上火,抹上植物油,放入薄餅,烙至兩面金黃、薄餅熟透即成。
【用法】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積。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肝硬化患者食用。
◆ 冬瓜豬肉蒸餃
【材料】冬瓜200克,豬瘦肉30克,面粉100克,水發(fā)香菇、蔥花各5克,麻油、精鹽、味精、醬油各適量。
【做法】將冬瓜切方塊,煮至六成熟撈起,切成黃豆粒大的丁,擠去水分。豬肉、香菇剁碎,加精鹽、味精、醬油、麻油,攪拌,放冬瓜拌勻。面粉加溫水,揉透,搓成條,揪成12個(gè)面劑,搟成面皮,包入餡,大火蒸熟即成。
【用法】當(dāng)主食食用。
【功效】降脂減肥,健脾利水。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患者食用。
◆ 桂花糯米豆沙糕
【材料】桂花5克,糯米500克,赤小豆500克,白糖15克,青梅脯、金糕各50克,熟豬油20克。
【做法】將赤小豆淘洗干凈,放入水中浸泡2小時(shí)后,再放入冷水鍋中,大火煮至酥爛,撈出晾涼,過篩去皮,做成豆沙。將熟豬油倒入鍋內(nèi),燒熱后加入白糖,待白糖溶化,倒入豆沙,用小火慢炒,炒至豆沙發(fā)亮、稠濃時(shí),即成豆沙餡。將糯米淘洗干凈后放在盆內(nèi),加適量水,放入蒸鍋內(nèi)蒸熟,然后倒在案板上攤涼。將晾涼的糯米飯取一半在瓷盆內(nèi)鋪平,壓成1.5厘米的薄片,上面抹上薄厚均勻的豆沙餡,然后再把另一半糯米飯鋪在豆沙上,用干凈木板壓平,切成菱形塊放入盤中。將青梅脯、金糕切成細(xì)末,與桂花一起撒在切好的豆沙糕上,即成。
【用法】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
【功效】健脾養(yǎng)血,利濕祛瘀。適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患者食用。
◆ 豆腐蛋花湯面
【材料】豆腐400克,面條250克,雞蛋1個(gè),黃瓜50克,精鹽、味精、胡椒粉、醋、雞湯各適量。
【做法】將豆腐切條。將黃瓜洗凈,切條。將面條下入沸水鍋內(nèi),煮至八成熟撈出。鍋內(nèi)放雞湯燒沸,放入面條、豆腐煮沸。將攪勻的雞蛋下鍋內(nèi),再放入精鹽、味精、胡椒粉、黃瓜條,燒沸即成。
【用法】作主食食用。
【功效】清熱止渴,祛瘀降壓。適于肝經(jīng)濕熱型脂肪肝及高血壓病患者食用。
◆ 茯苓餅
【材料】茯苓200克,面粉100克。
【做法】將茯苓研成粉末,與面粉和水和成面團(tuán),做成餅,烙熟即成。
【用法】每周食用2次。
【功效】健脾化濕,養(yǎng)胃。適于各種類型的脂肪肝患者食用。適宜長期服用。
◆ 活血止痛餅
【材料】桃仁15克,紅花20克,川芎18克,小麥面粉400克,食鹽適量。
【做法】將紅花、川芎水煎2次,去渣取汁備用。將小麥面粉和食鹽放容器內(nèi)混勻,用藥汁及適量清水調(diào)和,制成面餅若干個(gè)后,再將桃仁去皮尖打碎、炒黃,平均攤放于餅上,制熟。
【用法】作主食食用。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痛。對各種急、慢性脂肪肝引起的脅肋疼痛效果較好。
◆ 黑木耳豆面餅
【材料】黑木耳30克,黃豆200克,紅棗200克,面粉250克。
【做法】將黑木耳洗凈,加水泡發(fā),用小火煮熟爛成羹備用。黃豆炒熟,磨成粉備用。紅棗洗凈,加水泡脹后,置于鍋內(nèi),加適量水,用旺火煮開后轉(zhuǎn)用小火燉至熟爛,用筷子剔除皮、核后攪成紅棗糊。將紅棗糊、黑木耳羹、黃豆粉一并與面粉和勻,制成餅,在平底鍋上烙熟即成。
【用法】早晚餐食用。
【功效】益氣健脾,潤肺養(yǎng)心。適于各型脂肪肝患者食用。
◆ 蕎麥荷葉餅
【材料】蕎麥面粉500克,花生油60克。
【做法】取一半蕎麥面粉放盆內(nèi),緩緩澆入沸水,邊澆邊攪拌,和成燙面團(tuán)。另一半蕎麥面粉放入另一盆內(nèi),加冷水或溫水拌勻。然后將兩塊面團(tuán)合在一起揉勻。將面團(tuán)放在案板上,分塊揉勻、搓條,揪成劑子(大劑子每個(gè)重30克,小劑子每個(gè)重15克),逐個(gè)搟成直徑8厘米、厚0.6厘米的圓形薄片(大荷葉餅直徑12厘米),刷勻油,撒上少許干面粉,再用小笤帚掃一下,然后兩張薄片合在一起,搟成圓形荷葉餅生坯。平底鍋上火燒熱,放入荷葉餅生坯,用小火烙約3分鐘,至餅的底面出現(xiàn)六七成黃色花紋,翻面再烙3分多鐘,把餅層揭開一個(gè)再合上,翻一個(gè)面,烙至兩面都有均勻花紋、內(nèi)外熟透時(shí),即可取出。大荷葉餅疊成三角形,小荷葉餅折成月牙形盛盤。
【用法】當(dāng)主食食用。
【功效】健脾消積,降脂減肥。適于各型脂肪肝及高脂血癥患者食用。
◆ 家常蘑菇面
【材料】面條250克,蘑菇、菠菜各50克,水發(fā)黑木耳20克,植物油、精鹽、生姜絲、味精、胡椒粉、麻油、醬油、蔥花、濕淀粉各適量。
【做法】炒鍋上火,放清水燒開,下入面條,煮熟撈出,盛入碗中。蘑菇擇洗干凈,切片。黑木耳洗凈,切片。菠菜洗凈,切段,備用。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生姜絲煸炒,再下入蘑菇、黑木耳、菠菜,煸炒幾下,放入清水、醬油、精鹽,燒開后用濕淀粉勾芡,加入味精,淋上麻油,撒上胡椒粉、蔥花即成鹵,把鹵澆在面條上,拌勻即成。
【用法】當(dāng)主食食用。
【功效】健脾開胃,養(yǎng)血止血,降脂降壓。適于各型脂肪肝及高血壓病患者食用。
◆ 鰻魚餃
【材料】鰻魚肉500克,豬肉300克,蝦干20克,淀粉100克,醬油20克,味精2克,麻油、蔥花、鮮湯各適量。
【做法】將魚去皮、骨,切成15克重的30個(gè)方塊,放案板上,用木棍在細(xì)淀粉上敲打成薄片,做餃子皮。豬肉切碎,剁成茸,蝦干切成小粒,混合后與醬油、味精拌成肉餡。魚面皮包入餡料,捏成餃子形,入蒸籠中蒸熟取出。將鮮湯燒沸,調(diào)好口味,放入魚餃再煮5分鐘,撈出裝盤,撒上蔥花,淋上麻油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益氣補(bǔ)虛,活血通絡(luò)。適于各型脂肪肝患者食用。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