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動與長壽的關系
近年來,我國在人口普查中發(fā)現了為數不少的百歲以上老人,俗稱“老壽星”。曾有人訪問了他們中的部分老人,問他們長壽的秘訣在哪里?盡管這些人生活條件、個人愛好各有差異,但有一條長壽的秘訣卻是共同的,那就是“運動”。而且是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養(yǎng)成了經常運動的習慣??梢姡吧谟谶\動”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不難想象,一個不愿運動,經常躺在床上不起的人,必然會導致各種器官很快萎縮,四肢無力,甚至過早夭折。
研究發(fā)現:野兔壽命約15年,家兔只活4~5年。野兔為了尋覓食物及逃避天敵,每天都在不停地奔跑,所以活得長;家兔養(yǎng)在籠子里,有吃有喝,不動彈,活該短命。同理,獵狗壽命約27年,家犬卻只活約13年;野象可活到200歲,動物園里養(yǎng)的象卻活不過80歲。美國的一項堅持14年實驗表明,保持規(guī)律運動,可使人的死亡概率降低38%。連續(xù)20年體育鍛煉的老年男子,其動作反應,可與20歲不運動的男青年相似,甚致更快。堅持每天步行幾十公里的老紅軍羅青云,在103歲的時候,還能輕易舉起上百斤的重物。
日本京都醫(yī)科大學老年科把80余位70—80歲的老人分成A、B兩組。A組,按“抗衰老運動處方”堅持不懈地運動;B組,不運動。以敏捷性、瞬間反應性、機體柔韌性、平衡性、持久力及對聲與光的發(fā)應等做測試。結果,A組老人各項生理功能,比實際年齡小一二十歲,和60歲的人差不多。這些,都無可辯駁地說明,運動能對抗衰老,促進長壽。那么運動為什么會促進長壽呢?
1.運動能使人體器官保持相對年輕 如心、肺功能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標志,大約從35歲開始,心、肺功能就有下降的趨勢,而經常鍛煉身體的人,卻可以推遲心、肺的衰老過程。據有關運動醫(yī)學的研究證實,不運動者的心臟比經常運動者要早衰10~15年。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能提高心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防止心臟病的發(fā)生,運動能使心肌強壯,提高血液中的“好膽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的比例,起到預防冠心病的發(fā)生。使心肌變得肥厚,心動徐緩和血壓降低。在X線透視下,可以看出這種心臟比一般人要大些,外形飽滿,搏動有力。由于參加運動,改善了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功能,因而使動脈血壓也會逐漸降低。再加上運動可以增強體質和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因而能減少心臟疾病的發(fā)生。據有關調查表明,經常參加運動的人高血壓發(fā)病率要比同齡的普通人低得多。
運動能夠改善人體消化吸收功能,增加人體營養(yǎng)物質(血液)總量,而氧氣是需要血液輸送到人體各器官部位的。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質疏松。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骨骼中的鈣漸漸減少,因此老年人容易骨折,運動可有效防止鈣的損失。運動還可減少體內多余的脂肪,過度的肥胖能增加高血壓和糖尿病發(fā)病率,而運動則可減少它們的發(fā)病率。運動可改善心理狀態(tài),提高應付生活中各種壓力的能力。一個有在缺少運動時,常感到疲勞,記憶力減退,甚至喪失工作興趣。運動可扭轉這種狀態(tài),使人情緒飽滿,精神放松。
運動能增強肺功能,提高肺活量,加大吸收氧氣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呼吸肌得到鍛煉,這樣肺里就可以容納較多的空氣,呼吸深度加深,肺活量增大。這就使肺內的氣體交換進行得更充分,血液含氧量增多,從而促進整個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
運動還有助于增進大腦的功能,達到思維敏捷,保持良好的記憶力。由于運動促進了血液循環(huán),可以使長時間進行腦力工作的人大腦供血供氧不足的現象得到緩解,使大腦處于緊張思維的部分得到休息。
2.運動還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煥發(fā) 這是增進健康、推遲衰老的精神要素。人們在鍛煉中,可以消除緊工作和學習帶來的疲勞,加速體內的代謝過程,更快地恢復體力。
運動對人體的健康長壽確實有促進作用。但是,運動的強度要掌握適當,要根據每個人的年齡、體質狀況,采用不同強度的鍛煉項目和方法。特別是青少年,要針對這一時期的特點,開展全面鍛煉,多做一些發(fā)展全身協調的四肢運動,不要過早過多地進行負重和力量的訓練。青少年時期如果鍛煉得法,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今后一生的健康水平,為“長壽百歲”奠定下良好的身體基礎。普遍認為,人們在20世紀,特別是在最近的20~30年里對體育運動有了相當大的興趣,人們已經把運動作為保持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有效方式。
3.運動可保護“衰老開關” 一般認為,衰老主要是自由基引起的。而自由基則是由線粒體“生產”的。所以把線粒體稱為“衰老開關”。線粒體也會受到自由基的損害而逐漸老化,產生更多的自由基;加之人老了,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減退,加速了機體的衰老。運動,可以有效地保護線粒體,阻止自由基的生產。曾有實驗者把小鼠分成兩組:一組經常在水里自由地游泳;另一組則經常被關在籠子里。等它們都老了,經檢查發(fā)現,自由游泳組線粒體里所產生的自由基顯著地少于關在籠子里的小鼠。可見,運動是保護了“衰老開關—線粒體”的。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蒂姆·司佩可特對2400名雙胞胎10年運動結果的研究表明,如果把端粒長度做為生理衰老的指標,則做適量運動比運動最少的人年輕5—6歲;運動最多的人比最少的人要年輕9歲左右。
4.運動誘導生長激素分泌 人體的生長激素促進核酸和蛋白質代謝,影響DNA復制和RNA轉錄,促進DNA與RNA合成。隨著人年齡的增長,生長激素分泌量逐步減少。到了60歲只剩下不到原來的一半。生長激素的減少引起免疫功能的下降,加速了衰老的進程。運動后10分鐘生長激素開始增高,30分鐘內達到高峰。經常運動,能保持人體較高的生長激素水平,延緩衰老。
5.運動產生一氧化氮 1998年諾貝爾醫(yī)學獎獲得者路易斯·伊格納羅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能擴張血管,抑制血栓形成。當其缺乏時,人體易患糖尿和心血管病。規(guī)律運動能持續(xù)而穩(wěn)定地產生充足的一氧化氮,因而能有效地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疾病的發(fā)生。
6.70歲的老人30歲的心臟 運動與心臟的重量成正比,而心臟重量則與長壽成正比。家兔心臟重2.4克/千克,而野兔心臟重7.7克/千克。野兔心重/家兔心重=3.2。野兔/家兔壽命比是3~3.8。野狗/家狗心重約為2.2,野狗/家狗壽命比約是2.1。運動也對人的壽命影響很大。積極有規(guī)律的體育運動可使人年輕40歲。也就是說,經常鍛練的70歲老人,其心臟、骨骼、肌肉的功能,與30歲的人沒有太大差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