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飲食營養(yǎng)如何調(diào)理
冬季氣溫下降,外界陰氣占主導地位,人體受外界影響,陰也相對增加,此時有利于陰分的吸收。因此,順應這樣的特點,注重養(yǎng)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嚴寒的天氣也使人們代謝升高,皮膚血管收縮散熱也較少。因此冬季飲食調(diào)配上,可以多增加一些膏粱厚味,如燉肉、熬魚、火鍋等。具體來說,冬季飲食養(yǎng)生要點如下:
1.多吃高熱量、御寒食品:寒冬的飲食原則,一是要有豐富、足夠的營養(yǎng),熱量要充足;二是食物應該是溫熱性的,有助保護人體的陰氣。在這理論指導下,中醫(yī)歸納了一些御寒食品,例如:肉類中的羊肉、牛肉、火腿、雞肉、狗肉;蔬菜中的辣椒、胡椒、大蒜、生姜、蘑菇、香蔥、韭菜;果品中的胡桃、龍眼、栗子、大棗、杏脯、荔枝、桔子、柚子、松子等,既補充足夠營養(yǎng),又保護人體陽氣,吃了身體覺得暖和。
2.多吃滋潤食品:冬天,雖然清爽,但是太干燥了。當天氣的濕度只有22%的時候,難免會唇干舌燥。干燥的冬天又特別容易引起咳嗽,而這類咳嗽差不多都是燥咳,治療方法也是以潤為主,總之,冬天干燥之際,任何人都宜“潤一潤”,如吃些煲老糖水、紅蘿卜馬蹄水、川貝燉蘋果等。
3.注重食補:為了增強體質(zhì),許多人往往習慣于在冬令服用些補品。人參、鹿茸、阿膠、黃芪之類,固然對人各有益處,但如果服用不當就會常帶來一些副作用,而適當?shù)剡M行食補,既經(jīng)濟實惠又沒副作用之虛。所以,冬令進補養(yǎng)生,首先應遵循“藥補不如食補”的原則。
如果老年人平素并無什么明顯的慢性病,消化力也屬正常,那么就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嗜好、經(jīng)濟條件、環(huán)境等,在冬季進食一些滋補作用較強的、易于消化的食物補品。例如以黃豆類食品、核桃、玉米粥、綠葉蔬菜、甘薯(地瓜)、山藥等為主,配合羊肉、蝦類、鴨肉、鱉等一些動物性食品。此外,蜂蜜、白木耳、桂圓肉、菌類(如香菇等),也可視個人的嗜好及體質(zhì)反應情況,適量食用。
下列食療簡方,也可按病癥服用:
1.羊肉:羊肉加姜、蔥、黃酒、醬油等作料紅燜或清燉,每餐適量食用。有暖中補虛、開胃健脾的功效。適用于體虛胃寒、氣管炎哮喘、肺結核咳血、貧血者及一切虛寒病人。
2.紅棗:紅棗10個,煮湯喝,每日1次?;蚝跅?個,蒸食,每日1次。有養(yǎng)血益氣、補脾健胃、止渴生津、強神壯力等功效。適用于脾虛、久瀉、體弱者及肝炎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者。
3.黑木耳:將黑木耳3~5克溫水泡開后,加冰糖燉爛服用?;虬啄径脺厮蓍_加冰糖燉爛,每晨適量食用。有滋陰潤肺,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適用于痔瘡出血、眼底出血、冠心病和腦血管病者。
4.蜂蜜:每日早晚空腹溫開水沖服1~2湯匙蜂蜜。有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的功效。適用于慢性便秘、潰瘍病、肝膽系疾病、慢性咽喉炎患者。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