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治療腹瀉的食物療法

        治療腹瀉的食物療法

        時間:2022-01-30 理論教育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上吐下瀉是感染性腹瀉最好的寫照。便常規(guī)對判斷感染性腹瀉有重要意義,但標本需新鮮,不能混有尿。一般與抗生素合用,在抗腹瀉及縮短療程方面有顯著療效。感染性腹瀉時服用該類藥應(yīng)與抗生素合用,嚴重中毒性腹瀉應(yīng)慎用。

        一、概念

        本病多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以腹瀉為主要癥狀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二、病因

        1.病毒感染按發(fā)病率高低順序分別為:輪狀病毒、腸腺病毒、諾沃克病毒、??刹《?、星狀病毒、冠狀病毒、嵌杯樣病毒、Norwalk因子以及其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瀉等。

        2.細菌感染細菌感染所致的感染性腹瀉十分常見,如細菌性痢疾、沙門菌感染、霍亂、副溶血弧菌感染、彎曲菌感染、潰瘍性腸結(jié)核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胃腸炎等。

        3.真菌感染如腸念珠菌病等。

        4.寄生蟲感染如阿米巴腸病、梨形鞭毛蟲病、血吸蟲病、鉤蟲病、恙蟲病以及絳蟲病等。

        三、臨床表現(xiàn)

        不同的病原菌引起腹瀉的臨床表現(xiàn)是不同的。認清各種腹瀉的不同特征,有利于隔離不同的患者,避免交叉感染。

        (一)大便的性狀不同

        1.痢疾膿血相兼的腹瀉。

        2.食物中毒水樣便腹瀉。

        3.霍亂米泔樣腹瀉。

        4.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副溶血性弧菌感染血水樣大便。

        (二)腹瀉的量次不同

        1.霍亂腹瀉是最嚴重的,患者每天大便排出量為4000~6000ml,重型患者每天大便排出量可達18000ml;

        2.痢疾腹瀉情況是:“10min1次,1次10min。”意思是痢疾腹瀉的次數(shù)頻繁,每次總有便不凈、排不完的感覺而不愿結(jié)束排便,但每次排出的大便量并不多。醫(yī)學上稱這種感覺為“里急后重”。

        (三)伴隨的癥狀不同

        上吐下瀉是感染性腹瀉最好的寫照。無論是痢疾、食物中毒,還是霍亂,都有嘔吐的表現(xiàn),但嘔吐出現(xiàn)的時間和程度不完全一樣。

        1.嘔吐食物中毒的嘔吐比較明顯,多在腹瀉之前先有惡心、嘔吐,繼而出現(xiàn)腹部絞痛和腹瀉,吐瀉過后可有癥狀好轉(zhuǎn)的感覺?;魜y的嘔吐一般先發(fā)生劇烈腹瀉,繼之出現(xiàn)嘔吐,嘔吐為噴射性的,惡心的癥狀不突出。因此,人們常說食物中毒是“先吐后瀉”,霍亂是“先瀉后吐”。由于痢疾的腸道病變部位較低,所以,痢疾的嘔吐癥狀較輕。

        2.腹痛是腹瀉最常見的伴隨癥狀?;魜y的腹瀉嚴重,很少伴有腹痛的感覺,而痢疾和食物中毒都可伴有明顯的腹痛。

        3.發(fā)熱感染性腹瀉是否伴有發(fā)熱,要看致病菌及其毒素是否侵入血液。痢疾桿菌的內(nèi)毒素、沙門菌、大腸桿菌均可侵入血流,因此感染后有發(fā)熱的表現(xiàn)。霍亂菌及霍亂毒素均不侵入血流,因此霍亂早期不發(fā)熱,只有一些嚴重病例可在恢復(fù)期出現(xiàn)發(fā)熱。

        四、臨床檢查

        1.血、便檢查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總數(shù)無明顯異常者多見于病毒性胃腸炎、非傷寒沙門菌腸胃炎;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升高多見于細菌性痢疾;白細胞減少者見于腸傷寒等。便常規(guī)對判斷感染性腹瀉有重要意義,但標本需新鮮,不能混有尿。采集標本時應(yīng)注意選擇帶膿血的部分。

        2.特殊檢查及病原學檢查肥達反應(yīng)對傷寒、副傷寒有輔助診斷意義。

        3.內(nèi)鏡檢查感染性腹瀉多表現(xiàn)為黏膜充血水腫、紅斑、糜爛及潰瘍等病變。

        4.X線檢查主要用于原因不明慢性腹瀉的病因?qū)W和病變部位的診斷。

        五、治療方法

        (一)抗菌治療

        疑為侵襲感染者需足量應(yīng)用抗生素,常用抗生素:頭孢菌素、喹諾酮類、頭孢拉啶、頭孢曲松、威特神,多種抗生素應(yīng)用應(yīng)防治菌群失調(diào),可用生態(tài)制劑,如:雙岐三聯(lián)活菌。

        (二)補液治療

        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補液原則:先快后慢、先鹽后糖、及時補堿、見尿補鉀。

        (三)營養(yǎng)治療

        1.重度腹瀉伴嘔吐禁食補液,好轉(zhuǎn)后給予稀牛奶、酸奶、米湯、藕粉等低脂食物。

        2.嚴重營養(yǎng)不良全胃腸外營養(yǎng)。

        (四)止瀉治療

        適合腹瀉頻繁,且又無明顯毒血癥者。

        1.抗分泌藥物小檗堿、十六角蒙脫石、吲哚美辛、普萘洛爾。

        2.病情嚴重者短期服用應(yīng)用阿片類制劑如可待因、洛哌丁胺。

        3.用于頑固性腹瀉生長抑素(思他寧),長效八肽生長抑素(善寧)。

        (五)對癥治療

        1.腹痛者使用解痙劑如654-2,如腹痛伴高熱,毒血癥、黏液膿血便避免用解痙劑。

        2.為防治菌群失調(diào)生態(tài)制劑——雙岐三聯(lián)活菌。

        3.轉(zhuǎn)氨酶升高護肝治療。

        六、健康指導

        (一)飲食指導

        1.急性期禁食急性腹瀉期需暫時禁食,使腸道完全休息。必要時靜脈輸液,以防失水過多而脫水。

        2.清淡流質(zhì)飲食不需禁食者,發(fā)病早期宜給清淡流質(zhì)飲食。如蛋白水、果汁、米湯、薄面湯等,以咸為主。早期禁牛奶、蔗糖等易產(chǎn)氣的流質(zhì)飲食。有些患者對牛奶不適應(yīng),服牛奶后常加重腹瀉。

        3.根據(jù)病情調(diào)整飲食排便次數(shù)減少,癥狀緩解后改為低脂流質(zhì)飲食,或低脂少渣、細軟易消化的半流質(zhì)飲食,如大米粥、藕粉、爛面條、面片等。

        4.飲食選擇腹瀉基本停止后,可供給低脂少渣半流質(zhì)飲食或軟食。少食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條、粥、饅頭、爛米飯、瘦肉泥等。仍應(yīng)適當限制含粗纖維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漸過渡到普食。

        5.補充維生素注意復(fù)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補充,如鮮橘汁、橙汁、番茄汁、菜湯等。

        6.飲食禁忌禁酒,忌肥肉,堅硬及含粗纖維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點心及冷飲等。

        附1:急性腹瀉低脂流質(zhì)飲食參考食譜

        第1次:粳米30g,鹽1g。

        第2次:豆腐腦280g。

        第3次:雞蛋50g,鹽1g。

        第4次:干紅棗60g,白糖20g。

        第5次:富強粉25g,鹽1g。

        第6次:藕粉15g,雞蛋50g,白糖20g。

        總熱能3.42MJ(818.0kcal);氮∶熱能1∶172.3;P/S比值0.89。

        糖類139.6g(68.2%);蛋白質(zhì)29.6g(14.4%);脂肪15.6g(17.2%)。

        動物蛋白12.8g(43.2%);豆類蛋白10.0g(33.7%);食物纖維4.9g。

        動物脂肪11.1g(70.8%);膽固醇585.0mg。

        附2:急性腹瀉低脂少渣半流質(zhì)飲食參考食譜

        第1次:粳米100g,雞蛋50g,鹽2g。

        第2次:藕粉25g,白糖20g。

        第3次:富強粉100g,豬肝50g,豆油7g,鹽2g。

        第4次:豆腐腦240g,雞蛋50g,豆油7g,鹽1g。

        第5次:粳米125g,青魚90g,油6g,鹽2g。

        第6次:豬瘦肉50g,鹽18g。

        總熱能8.14MJ(1947.1kcal);氮∶熱能1∶141.73;P/S比值1.48。

        糖類299.6g(61.5%);蛋白質(zhì)85.8g(17.6%);脂肪45.0g(20.8%)。

        動物蛋白50.7g(59.0%);豆類蛋白7.5g(8.7%);食物纖維2.6g。

        動物脂肪19.7g(43.8%)膽固醇866.7mg。

        (二)服藥指導

        1.口服補液鹽腹瀉尤其是小兒腹瀉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脫水和酸中毒,因此補充水和電解質(zhì)是非常重要的。最經(jīng)濟、最方便的補液辦法:“口服補液鹽”??诜a液鹽中含有適當比例的糖、鹽和堿,每袋沖水250~500ml口服,即可收到與靜脈輸液同樣的效果。

        2.生態(tài)制劑如雙歧桿菌制劑、整腸生、雙歧三聯(lián)活菌、貝飛達、乳酸菌素片等,這類藥物以扶植腸道正常菌群為目的,通過生物拮抗作用,抑制病菌的生長,可間接達到殺死病菌和止瀉的效果,且無副作用。

        3.十六角蒙脫石含雙八面體蒙脫石微粉,對病原微生物及毒素有極強的吸附能力,可恢復(fù)和維護消化道的屏障功能。一般與抗生素合用,在抗腹瀉及縮短療程方面有顯著療效。成人每次3g,每日3次口服,小兒減量。為便于它在腸道分布均勻,可將其溶于約50ml的溫開水或流質(zhì)食物中,充分調(diào)勻后服下。療程為3~7d。

        4.洛哌丁胺迅速止瀉并很快消除不適感。感染性腹瀉時服用該類藥應(yīng)與抗生素合用,嚴重中毒性腹瀉應(yīng)慎用。此藥不宜過量,以免發(fā)生便秘。2歲以下嬰兒和孕婦禁用,不宜用于5歲以下兒童,不能用于菌痢、偽膜性腸炎。

        5.黃連素(鹽酸小檗堿)對多種細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對痢疾桿菌作用最強,常用來治療細菌性胃腸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通常每次口服0.1~0.5g,每日3次。黃連素副作用很小,最常見的是便秘,大量應(yīng)用后偶有惡心、嘔吐、皮疹及發(fā)熱,停藥后即可消失。

        6.呋喃唑酮(痢特靈)主要用于痢疾桿菌所致腹瀉,效果較好。常規(guī)用量為每次0.1g,每日3~4次。口服后在腸道內(nèi)起作用,吸收少,療程5~7d。近年該藥不良反應(yīng)報道較多,其作為內(nèi)服抗菌藥應(yīng)用正在逐漸減少。

        7.磺胺類也是常規(guī)治療感染性腹瀉的藥物,如復(fù)方磺胺甲唑等,多用于腸道桿菌、克雷伯菌屬、變形桿菌引起的感染。成人每次用2片,每日2次,口服后多飲水。過敏、孕婦及嚴重肝腎疾患者禁用。

        8.喹諾酮類常用的有吡哌酸、氟哌酸、環(huán)丙沙星、氟嗪酸等,它們是目前治療腸炎性腹瀉的良藥。這類藥對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而且與其他抗菌藥物無交叉耐藥性。副作用是有輕度胃腸道反應(yīng)。其中吡哌酸口服后易吸收。每次0.5g,每日3~4次口服。氟哌酸療效優(yōu)于吡哌酸,無明顯副作用,每次0.2~0.4g,每日4次口服。氟嗪酸作用更好,但價格偏高,重癥者可酌情選用。喹諾酮類藥物和第三代頭孢菌素(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噻肟等)也是烈性腸道傳染病霍亂首選的抗生素。

        (三)食療

        1.胡椒7粒,雞蛋1枚。將雞蛋打1孔,胡椒研為細末,放入蛋中,濕紙封口,蛋殼外用濕白面團包裹3~5mm厚,放于木炭火中煨熟,去殼,空腹白酒送服。每日3g。功效:散寒溫中,止瀉。

        2.粳米100g。將米炒焦,加水煮粥,任意服食。功效:健脾祛濕。

        3.黃瓜葉治腹瀉:取新鮮黃瓜葉適量,將葉上的絨毛刷掉后用清水洗凈,搗碎擠汁,盛于碗內(nèi),再取等量蜂蜜(約3湯匙)與黃瓜葉汗混合攪勻,1次服下,多則2次即可痊愈。

        4.西洋參、川黃連、春砂仁、烏梅各3g,白芍、煨葛根各6g,甘草2g,車前子8g,每日1劑,水煎取汁,與大米共煮成粥食用。

        5.樟木皮200g(去除黑色外皮,取紅色內(nèi)層),石榴嫩葉50g,大米50g。先把樟木皮搗爛,用武火炒成炭,石榴葉炒至干酥,大米炒至黃色,加水煮沸后5~7min,取藥液飲用。

        6.葡萄葉治腹瀉:取新鮮葡萄葉25~50g,洗凈入鍋,加水稍過藥面。水煎2次,合并2次藥液,過濾后備用。

        (四)藥膳

        1.鯽魚羹醒脾暖胃。適用于脾胃虛寒之慢性腹瀉、慢性痢疾等癥。

        原料:蓽茇10g,縮砂仁10g,陳皮10g,大鯽魚1000g,大蒜2頭,胡椒10g,蔥、食鹽、醬油、泡辣椒、菜油各適量。

        制作過程:①將鯽魚去鱗、鰓和內(nèi)臟,洗凈;在鯽魚腹內(nèi),裝入陳皮、縮砂仁、蓽茇、大蒜、胡椒、泡辣椒、蔥、食鹽、醬油備用。②在鍋內(nèi)放入菜油燒開,將鯽魚放入鍋內(nèi)煎熟,再加入水適量,燉煮成羹即成。

        用法:空腹食之。

        2.蜜餞山楂開胃,消食,活血化瘀。適用于冠心病以及肉食不消腹瀉。

        原料:生山楂500g,蜂蜜250g。

        制作過程:將生山楂洗凈,去果柄、果核,放在鋁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煮至七成熟爛、水將耗干時加入蜂蜜,再以小火煮熟透收汁即可。待冷,放入瓶罐中貯存?zhèn)溆谩?/p>

        用法:每日3次,每次15~30g。

        3.益脾餅健脾益氣,開胃消食。適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胃痛、慢性腹瀉、慢性胃腸病等。

        原料:白術(shù)30g,干姜6g,紅棗250g,雞內(nèi)金15g,面粉500g,菜油、食鹽各適量。

        制作過程:①將白術(shù)、干姜用紗布包成藥包扎緊,放入鍋內(nèi),下紅棗,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用文火熬煮1h左右,除去藥包和紅棗的核,把棗肉攪拌成棗泥待用。②將雞內(nèi)金粉碎成細末,與面粉混合均勻,再將棗泥倒入,加鹽、水適量,和成面團。③將面團分成若干小團,做成薄餅,在鍋內(nèi)放入菜油,用文火烙熟即成。

        (五)皮膚護理

        (1)保持肛門皮膚清潔。由于腹瀉頻繁,肛門處黏膜與皮膚由于糞便的刺激可引發(fā)紅腫、疼痛,應(yīng)在每次便后,用軟紙擦拭干凈,有條件時應(yīng)用溫水清洗,然后涂抹凡士林保護。

        (2)肛周發(fā)紅糜爛時可用20%鞣酸軟膏涂局部皮膚。

        (六)發(fā)生腹瀉的家庭處理

        (1)如果不能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在家中治療應(yīng)注意補液。因為發(fā)生腹瀉后身體會損失大量液體和電解質(zhì),造成脫水。如果發(fā)生嚴重脫水,易引發(fā)腎功能衰竭,這是引起腹瀉死亡的主要原因。防止脫水可采用口服補液,口服補液鹽是理想的口服補液用品,補液鹽可在醫(yī)院和藥店里買到。亦可以飲用果汁、米湯、淡鹽水等。具體做法是可以配制米湯溶液(米湯1000ml加食鹽3.5g)或糖鹽水(白開水1000ml加蔗糖20g,食鹽3.5g),先在4h內(nèi)按每千克體重20~40ml口服。

        (2)要繼續(xù)進食。除急性嚴重腹瀉禁食外,可繼續(xù)進食。過去有一個觀點就是既然已經(jīng)拉肚子,就要減輕些胃腸負擔,所以腹瀉后就要禁食。但科學的觀點不提倡這種做法。腹瀉已經(jīng)導致身體營養(yǎng)損失,此時更要進行營養(yǎng)補充,可以吃一些稀、軟、易消化、有營養(yǎng)的食物,如雞蛋羹、麥片粥、米粥、面條等。

        (3)不要濫用抗生素。抗生素不但可以殺滅病原微生物,也會影響人體的正常菌群,造成菌群失調(diào)和細菌耐藥,急性腹瀉有可能因此轉(zhuǎn)為慢性腹瀉,治療起來更加困難。還有些腹瀉是由病毒或寄生蟲引起的,抗生素對這些腹瀉也毫無作用。而且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只要做好口服補液,1周左右就能自愈,所以發(fā)生腹瀉應(yīng)盡量不用抗生素。如果病情嚴重,或發(fā)生菌痢、傷寒等疾病也要在醫(yī)師的指導下謹慎使用。

        (七)預(yù)防

        (1)注意飲用水衛(wèi)生。飲用水煮沸后,可殺滅致病微生物。

        (2)講究食品衛(wèi)生。食物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應(yīng)及時儲存在冰箱內(nèi),且儲存時間不宜過長。食用前要加熱,以熱透為準。不吃或少吃易帶致病菌的食物,如螺絲、貝殼、螃蟹等水、海產(chǎn)品,食用時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涼拌菜不妨加點醋和蒜。

        (3)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凈。

        (4)注意手的衛(wèi)生。飯前、便后手要洗凈。

        (5)注意防蠅、滅蟑。

        (6)對飲食業(yè),及水源工作人員定期調(diào)離工作進行徹底治療。

        (7)避免受涼,特別是腹部,要注意保暖。

        (8)不要與腹瀉病人接觸,特別是不要共用餐飲用具。

        (9)加強管理、及時治療和隔離,對糞便嘔吐物及使用物品使用5%漂白粉進行消毒處理,防止食物及環(huán)境污染,不與病禽病畜接觸。

        (10)冰箱要定期清洗,保持潔凈,避免成為各種病原微生物的溫床。

        (11)易感染腹瀉的人群中接種疫苗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目前已有口服痢疾疫苗和接種傷寒疫苗,兒童還有口服輪狀病毒疫苗。

        (12)保持身體健康,講究平衡膳食,不暴飲暴食。

        (13)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shù)腻憻?,增強身體抵抗力,也是預(yù)防腹瀉病的重要因素。

        (八)就醫(yī)指導

        (1)發(fā)生腹瀉、嘔吐的患者,應(yīng)到醫(yī)院的腸道門診就診,以便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和處理。

        (2)若中年患者,長期腹痛腹瀉,有膿血便,經(jīng)大量抗生素治療無效則應(yīng)當警惕結(jié)腸癌,應(yīng)進一步檢查。

        (3)如出現(xiàn)腹痛、腹瀉急性發(fā)作現(xiàn)象、及時就診,病情嚴重的需要入院治療。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