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忽視吃水果抗癌的重要性

        忽視吃水果抗癌的重要性

        時間:2022-01-31 理論教育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許多水果具有抗癌的作用,現(xiàn)簡介如下。動物實驗將獼猴桃汁和檸檬汁進行對比,結(jié)果表明,獼猴桃汁是最有效的亞硝胺合成阻斷劑,阻斷率高達98%。先后用于食管癌、胃癌患者74例,獲得了明顯效果。經(jīng)常服食羅漢果及其制劑,能有效地阻止體內(nèi)致癌物亞硝胺的形成。臨床觀察結(jié)果表明,以羅漢果泡茶飲用療效較高??茖W家認為,無花果的抗癌功能可能來自各種內(nèi)含物質(zhì)的綜合作用。

        有人認為“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吃餓得慌!”而水果則可吃可不吃。錯也!水果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和保健價值,所以民間一直流傳著“天天吃水果,老頭變小伙”的諺語。許多水果具有抗癌的作用,現(xiàn)簡介如下。中醫(yī)認為,獼猴桃性味甘酸而寒,入腎胃膀胱經(jīng),有清熱生津、和胃消食、利尿通淋之功效。

        1.獼猴桃 獼猴桃的保健抗癌功效已為現(xiàn)代實驗研究所證實,而且為臨床研究報告所推崇。

        (1)北京醫(yī)科大學圃菊教授以鼠傷寒沙門菌致突變實驗證明,獼猴桃汁可阻斷亞硝胺的合成,顯示有預防胃癌的作用。動物實驗將獼猴桃汁和檸檬汁進行對比,結(jié)果表明,獼猴桃汁是最有效的亞硝胺合成阻斷劑,阻斷率高達98%。當把獼猴桃汁中的維生素C、E破壞后,阻斷率仍可達79.8%,而把檸檬汁中的維生素C、E破壞后,阻斷率卻降至不到20%。這說明獼猴桃的抗癌物質(zhì)不是單一的,除維生素C、E外,還含有其他可以阻斷亞硝胺生成的活性物質(zhì)。

        (2)藥理研究表明,獼猴桃根的乙醇提取物腹腔注射給藥,對實驗小白鼠肉瘤-180及子宮頸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3)據(jù)報道,北京大學生物系陳德明等人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獼猴桃存在可殺傷離體癌細胞的“多肽”。

        (4)日本科學家本橋登對獼猴桃的抗癌機制進行了探討,發(fā)現(xiàn)氧化型維生素C可與自由基發(fā)生反應,成為原型維生素C,減少了自由基,而自由基產(chǎn)生過多則被認為是致癌原因之一。大量的維生素C還可阻止已知致癌物氮一亞硝酸化合物的生成。

        (5)獼猴桃果汁中含有豐富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可使食入的動物蛋白完全水解成易于消化吸收的形式,從而減輕消化道的負擔,增強細胞的抗癌能力。

        (6)有的學者認為,獼猴桃含維生素極為豐富,大量的維生素C可促進干擾素的產(chǎn)生,并可升高環(huán)一磷酸腺苷和環(huán)二磷酸腺苷的水平,有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對癌癥的抵抗力。

        (7)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獼猴桃對防治胃癌、大腸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有一定效果。將新鮮獼猴桃去皮、洗凈、剝開、搗至稀糊狀,加冷開水攪拌成黏稠汁液,加入蜂蜜適量,再對入冷開水至300毫升,混合均勻,分早晚2次飲服。有清熱解毒,抗癌消腫之效,適用于癌癥患者的輔助治療。將獼猴桃榨汁、制酒、制成糕點食用,均有防癌抗癌作用。

        (8)獼猴桃還可以降低血膽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因而,人們譽稱獼猴桃為“長生不老果”,賜給它“仙桃”的美名。并且,獼猴桃根與果實一樣,均可入藥,都有明顯抗癌保健作用。

        有臨床報道,湖南省腫瘤醫(yī)院的研究人員給接受治療的腫瘤患者服用獼猴桃果汁,并與不做此項治療的患者對比,前者血紅蛋白(Hb)和白細胞減少的反應明顯減輕,消化道的不良反應也明顯減弱。有人用獼猴桃狗肉湯食療方治療眼部黑色素惡性瘤,取得了明顯效果。具體做法為:獼猴桃果實250克,狗肉500~700克,共燉湯服。每天再用獼猴桃根120克,雞蛋2個(或豬肉適量)燉服30天為1個療程。簡便實用,深受歡迎。

        杭州腫瘤醫(yī)院報道,采用獼猴桃根2千克,制成1000毫升糖水,分2周服完。先后用于食管癌、胃癌患者74例,獲得了明顯效果。浙江鎮(zhèn)海醫(yī)療單位以此方為主治療一位姓周的成年患者,病理檢查為胃癌,已轉(zhuǎn)移至小網(wǎng)膜淋巴結(jié),手術(shù)后不能進食,排尿黃赤,疼痛欲絕。經(jīng)連續(xù)服用45天,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生活已能自理。

        獼猴桃性寒,不宜多食,否則致脾胃虛寒、泄瀉。凡脾胃虛寒者應慎食,先兆性流產(chǎn)、月經(jīng)過多和尿頻者忌食。

        2.羅漢果 羅漢果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十分豐富,含有還原糖、果糖、葡萄糖,總量達38.3%;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以及油脂和多種維生素、氨基酸、亞油酸和三萜類化合物等。羅漢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每100克鮮果中含400毫克左右,最高達510毫克以上,比鮮棗略少,高于其他一般水果和蔬菜,可防治壞血病、癌癥及抗衰老和增強免疫力等。

        羅漢果具有特殊的清肺止咳、防癌抗衰老作用,已經(jīng)引起國內(nèi)外醫(yī)學專家的高度重視。

        (1)1975年,美國研究人員C·H·Lee從羅漢果中分離出一種甜度相當于蔗糖300倍的非糖成分。日本的竹本常松說,羅漢果對各種疾病都有效的主要成分可能就是這種比蔗糖甜300倍的新物質(zhì)。據(jù)國外資料報道,近年來發(fā)現(xiàn)這種甜味物質(zhì)就是三萜類化合物,可能具有防癌作用,已引起了世界醫(yī)藥界的關(guān)注。

        (2)羅漢果含有十分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經(jīng)常服食羅漢果及其制劑,能有效地阻止體內(nèi)致癌物亞硝胺的形成。能鞏固和加強機體的防御力,使癌細胞喪失活動能力。實驗研究證明,維生素C是合成玻璃酸酶阻遏物(PHI)過程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玻璃酸酶阻遏物可使玻璃酸酶喪失活性,從而抑制癌細胞的增殖。

        (3)羅漢果結(jié)合中草藥或協(xié)同其他抗癌藥物治療,可收到輔助效果,能減輕毒性較強的抗癌藥物的不良反應。

        有學者報道,在中醫(yī)臨床防治腫瘤的實踐中,以開水泡羅漢果當茶飲,每天1個,治療鼻咽癌、喉癌、肺癌等,收到了較好的清肺止咳,潤肺化痰,養(yǎng)陰生津,利咽開音的效果,對上述幾種癌癥的放療反應(如咽干、煩渴、干咳、身熱等)也有緩解作用。若無羅漢果正品,可以用羅漢果糖漿、羅漢果沖劑,以及羅漢果晶、羅漢果果露等代用。臨床觀察結(jié)果表明,以羅漢果泡茶飲用療效較高。

        羅漢果性偏涼,體質(zhì)虛寒者不宜多吃。

        3.花果 無花果有“果中明珠”的美譽。夏末秋初之時,無花果由綠變紫,漸趨成熟,完全成熟的軟爛而無核、多汁而味甘。它營養(yǎng)豐富,鮮果含糖量高達28%,且主要為果糖和葡萄糖,容易為人體所吸收和利用,還含有蔗糖等多種糖類成分。無花果果實含檸檬酸、延胡索酸、琥珀酸、丙二酸、吡咯烷羧酸、草酸、蘋果酸、奎寧酸、莽草酸及植物生長激素(茁長素)等,果汁含淀粉糖化酶、酯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此外,還含有人體保健所必需的維生素A、D、C及β-葡聚糖等活性物質(zhì)。以上這些是臨床治病的物質(zhì)基礎,能補脾健胃,潤肺利咽,潤腸通便,清熱解毒,驅(qū)蟲止瀉等,確實是難得的藥食兩用佳果。

        現(xiàn)在,世界各國醫(yī)藥界對無花果的防癌抗癌作用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1)法國、巴西等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種植和食用無花果的地區(qū),人們很少患癌癥。經(jīng)研究,認為無花果中的維生素A、D、C和β-葡聚糖等具有抗癌作用。

        維生素A能阻止致癌物質(zhì)亞硝胺的形成;維生素D能分解人體內(nèi)已形成的亞硝胺;維生素C可抑制癌細胞的發(fā)展,β-葡聚糖可以幫助消滅已形成的癌細胞??茖W家認為,無花果的抗癌功能可能來自各種內(nèi)含物質(zhì)的綜合作用。

        (2)無花果干果的水提取物,經(jīng)濟性炭、丙酮處理后所得活性物質(zhì)有抗艾氏肉瘤的作用。

        (3)從未成熟無花果中所得到的果汁能抑制大鼠移植性肉瘤及小鼠自發(fā)性乳癌,致使腫瘤壞死;同時又能延緩移植性腺癌、骨髓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的發(fā)展,并使其退化。

        (4)國外科學家認為,無花果含有一種防癌因子,能防止早期癌癥的形成。

        (5)江蘇省腫瘤防治研究所和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無花果具有明顯的抗癌、防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6)有的專家發(fā)現(xiàn),在無花果樹乳膠和干果的提取物及鮮果的白色果汁中,含有一種能夠抑制腫瘤的有效成分,對乳腺癌、骨癌、骨髓性白血病等惡性腫瘤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控制腫瘤惡化。

        (7)實驗研究表明,無花果對小鼠腹水癌、肉瘤、肝癌及肺癌的抑瘤率分別為53.81%,41.82%,44.44%,48.52%。

        (8)日本專家從無花果提取出一種成分,可阻止癌細胞的生長,能治療多種早、中期癌癥。

        (9)法國科學家也從無花果中發(fā)現(xiàn)了能夠抵抗人體細胞癌變的“微小放射體”,這是很有意義的。

        由此可見,無花果不僅是保健妙品,而且在防癌抗癌方面具有特殊的功效,經(jīng)常食用大有裨益。

        現(xiàn)在已有許多醫(yī)院在腫瘤防治中重視無花果的臨床應用。例如,浙江中醫(yī)藥大學腫瘤研究室以無花果為主藥治療大腸癌;有人用鮮無花果500克,瘦肉100克,煨燉半小時,飲湯食肉,治療食管癌;有人用無花果30克,木通15克,煎服,每日1劑,治療膀胱癌等,均取得一定療效,目前臨床上因木通對腎臟有毒性作用,建議用黃檗5克代替。

        四川簡陽人民醫(yī)院將無花果制成片劑、沖劑,用于治療胃癌等惡性腫瘤,使部分患者病情得到了緩解,延長了生存期。例如,1例縱隔瘤患者,術(shù)后腫瘤擴散,姑息治療中經(jīng)服用無花果制劑3年多,病情得到控制,全身狀況改善,能料理家務及從事輕微勞動。

        據(jù)《醫(yī)學參考資料》報告,國外用無花果提取液治療5例胃癌晚期患者,采用靜脈注射給藥,每日3次,每次10~40毫升,30~50天腫塊全部消失,其中2例胃幽門癌患者療效更為顯著。無花果防癌已得到普遍認可,美國和日本將無花果罐頭貼上“防癌食品”標簽在市場上出售。

        我國學者也認為,無花果具有廣泛抗癌作用,可用于治療多種惡性腫瘤,且無毒副作用,并能補脾健胃,又可作水果生食,是腫瘤患者輔助治療的好蜜果。

        4.山楂 山楂中營養(yǎng)物質(zhì)豐富,是重要的藥食果品。據(jù)分析測定,山楂的主要成分有酒石酸、檸檬酸、山楂酸、黃酮類、維生素C、蘋果酸、皂苷、果糖、蛋白質(zhì)、脂肪、鞣質(zhì)、多種萜類化合物、脂肪酶等,還含微量元素銅、鋅、鐵,以及磷、鈉、鈣等無機鹽,山楂核中含有苦杏仁苷。每100克山楂含維生素C 89毫克,其含量相當于橙汁的1/3,多于蘋果、桃子、櫻桃及梅子,所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B2等也很可觀。

        現(xiàn)代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山楂具有防癌抗癌等功效。

        (1)山楂中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由于維生素C具有防治腫瘤作用,所以山楂在防癌膳食中處于重要地位。

        (2)山楂中所含黃酮類藥效成分中,有一種叫牡荊素的化合物(即牡荊堿),具有抗癌作用,經(jīng)常食用山楂,對防治癌癥有一定的意義。

        (3)在胃液pH值條件下,山楂提取液能夠消除合成亞硝胺的前體物質(zhì),即能阻斷亞硝胺的合成,對防治消化道癌有重要作用。

        (4)山楂的丙酮提取液對致癌劑黃曲霉毒素B1誘導TA98移碼型、TA100堿基置換突變株回復突變抑制作用實驗表明,山楂對黃曲霉毒素B1的致突變作用有顯著抑制效果。也就是說,山楂對預防肝癌有意義。

        (5)動物實驗表明,山楂片水煎液可以延長生瘤動物的壽命,山楂煎提液有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的作用,可延長帶瘤動物的存活時間,其作用機制是抑制了癌細胞DNA的合成。

        (6)山楂核水煎液對人子宮頸癌JTC-26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高達70%。

        (7)生山楂具有抗噬菌體的功能,提示山楂生用就有一定的抗癌活性。

        (8)經(jīng)常食用山楂及其制品可以防治消化系統(tǒng)腫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對年齡偏大者更有效。目前,中醫(yī)臨床用山楂防治萎縮性胃炎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而萎縮性胃炎可視為胃癌的前期病變,其轉(zhuǎn)化癌癥率較高。有效地抑制萎縮性胃炎的發(fā)展,即能從一個方面控制胃癌的發(fā)生。

        人體癌多為實體腫塊,臨床上癌癥患者多有瘀血征象,由于山楂能消食除積、化瘀祛滯,且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因而適用于多種實體瘤的治療。目前,常用于消化道及婦女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對癌癥患者出現(xiàn)食欲缺乏、消化不良者使用山楂及山楂制品的藥膳食療尤為適合,可發(fā)揮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山楂雖是佳果良藥,但不宜過多食用?!峨S息居飲食譜》中記載:“多食耗氣、損齒、易饑,空腹及羸弱人或虛病后忌之?!庇袔追N人不宜多食山楂:一是孕婦,山楂有破血散瘀的作用,能加速子宮的收縮,孕婦過食山楂易導致流產(chǎn)。二是兒童,因脾胃較弱,過食山楂會損傷脾胃,降低消化功能,導致消化不良而引起消瘦等。三是胃潰瘍患者,因胃中經(jīng)常保持較高的酸度,會損傷胃黏膜,不利于潰瘍的修復。四是低脂肪者,因為山楂具有降血脂作用,血脂過低的人多食山楂會影響健康。五是服用人參等補品時不宜吃山楂及其制品,以防止其抵消人參的補氣作用。

        山楂治療癌癥的臨床應用較廣,包括食管癌、胃癌、大腸癌、宮頸癌、肝癌,以及其他中老年人癌癥。

        5.草莓 草莓的營養(yǎng)很豐富。據(jù)測定,每100克鮮果肉中含維生素C 60毫克,比蘋果、葡萄、西紅柿高3~10倍,果肉還含有蛋白質(zhì)、糖類、脂肪、有機酸、果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草莓還含有維生素B1、B2、C、PP,以及鈣、磷、鐵、鉀和鋅、鉻等人體必需的無機鹽(包括部分微量元素)。而且,草莓是人體必需的纖維素、鉀、鐵、維生素C和黃酮類成分的上等來源。草莓的藥用價值也相當高,祖國醫(yī)學認為,草莓味甘、性涼,具有清熱止咳,利咽生津,健脾和胃,滋養(yǎng)補血,解酒等功效。適用于便秘、痔瘡、貧血、高血壓病、血脂異常、冠心病、腦卒中、牙齦炎、厭食癥、胃炎、胃酸缺乏癥等。草莓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易為人體吸收,是老幼病弱皆宜的滋補果品。草莓對腸胃和貧血等病具有一定的滋補調(diào)理作用,草莓除了可以預防壞血病外,對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腦出血等病亦有較好的功效。草莓中的維生素及果膠對改善便秘和治療痔瘡、高血壓病、高膽固醇等均有一定效果。草莓中含有胺類物質(zhì),對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草莓所含的活性物質(zhì)具有較高的抗癌作用,這一發(fā)現(xiàn)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guān)注。證實其有防癌抗癌作用的主要依據(jù)有:

        (1)據(jù)《商業(yè)周刊》報道,美國俄亥俄醫(yī)學院病理學家加里·斯托納和農(nóng)業(yè)研究所植物遺傳學家約翰·馬斯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草莓的根、葉和果實中都含有豐富的抗癌活性頗高的鞣花酸,這種物質(zhì)能保護人體組織不受致癌物的傷害,從而減少癌癥的發(fā)生。他們說,除了草莓外,越橘、覆盆子和蘋果中也含有鞣花酸。美國俄亥俄醫(yī)學院也證實,草莓的根、葉和果實中都含鞣花酸,這種物質(zhì)能保護人體組織不受致癌物的傷害。

        (2)鞣花酸可防止致癌前體物質(zhì)的形成,對致癌代謝物起到遮護劑的作用。

        (3)鞣花酸對致癌化合物多環(huán)芳烴、亞硝酸鹽、黃曲霉毒素、芳香胺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4)動物實驗表明,鞣花酸可使致癌物誘發(fā)的大鼠食管癌發(fā)病概率明顯降低。人體實驗表明,鞣花酸可防止食管細胞基因受到破壞,預防食管癌的發(fā)生。

        (5)動物研究資料顯示,草莓所含的維生素C在體內(nèi)可阻斷強致癌物質(zhì)亞硝胺的生成,破壞癌細胞增生時產(chǎn)生的特異酶活性,可使已開始“癌變”的細胞逆轉(zhuǎn)為正常細胞。

        (6)草莓提取物可抑制因煙草烴類所誘發(fā)的小鼠皮膚癌和肺癌,并可抑制黃曲霉毒素對小鼠誘發(fā)的肝癌。

        鞣花酸抗癌活性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被發(fā)現(xiàn)的。這種物質(zhì)在活體植物中甚為少見,主要是在提取和濃縮植物提取物中的鞣花鞣質(zhì)時水解而產(chǎn)生的。像草莓這樣天然存在的鞣花酸,其水解后的藥理活性更高,在防癌抗癌方面有更重要的意義,目前成為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門課題。

        當今,草莓中提取到的鞣花酸對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有奇特的功效。在國外,草莓被人們推崇為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靈丹妙藥”。

        應用新鮮草莓及草莓加工制品,如糖腌草莓、草莓醬、草莓酒等來防癌保健是很有價值的。

        6.烏梅 烏梅不僅營養(yǎng)豐富,而且有很高的藥物價值。烏梅含檸檬酸19%、蘋果酸15%,含琥珀酸、糖類、谷甾醇、蠟樣物質(zhì)及齊墩果酸樣物質(zhì),在成熟時期,其果實含有氫氰酸。烏梅還含有多糖、鈣、磷、鐵、鋅等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素。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稱,烏梅“性暖味酸,無毒”,“斂肺澀腸,治久嗽,瀉痢,反胃噎嗝,蛔厥吐利……”。其中,“反胃噎嗝”包括現(xiàn)代認識的食管癌、賁門癌、胃癌等消化道癌癥,可用烏梅治療。動物實驗研究證實,烏梅有很好的抗癌防衰老功能。

        (1)烏梅熱水浸出液對多種腫瘤細胞都有極強的抑制活性,體外試驗對人子宮頸癌JTC-26株抑制率90%以上。

        (2)體內(nèi)試驗表明,烏梅煎劑對小鼠肉瘤S-180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3)腹水癌細胞平板法體外試驗證實烏梅對其有抑制作用。

        (4)小鼠特異玫瑰花斑試驗證實,烏梅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白細胞或網(wǎng)織細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提高樣本對癌的免疫作用。

        (5)烏梅可促進口腔唾液分泌,進而使唾液腺分泌的腮腺素增加,使全身組織趨于年輕化,保持正常代謝規(guī)律,對腫瘤患者的康復有重要意義。

        烏梅防癌抗癌、強身延年的特殊作用,拓展了腫瘤臨床治療的研究和應用,使治療食管癌、胃癌、大腸癌、宮頸癌、膀胱癌、皮膚癌、陰莖癌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選擇。

        在中醫(yī)內(nèi)科臨床中,常以烏梅為主配伍其他健脾和胃的中草藥治療癌前期病變—萎縮性胃炎,有促進胃酸分泌,幫助消化,開胃消脹等功效。據(jù)報道,有的學者在10多年中,以烏梅配以有關(guān)中藥治療100余例萎縮性胃炎患者,在服用50劑以后做胃鏡復查,胃炎多有不同程度的好轉(zhuǎn),對抑制癌變有積極意義。

        據(jù)《中醫(yī)藥研究資料》報道,日本民間以新鮮烏梅的果肉制成果醬,每天少量食用,持之以恒,可以治療腫瘤。日本是當今世界長壽國之一,這與食用多種烏梅膳食有一定關(guān)系。日本《家之光》介紹了一系列烏梅健康膳食,這些食療湯羹和菜肴,都可以用于腫瘤患者的康復綜合治療,如烏梅醬、梅雜燴、梅茶飯、梅烏賦、梅蝦段、梅魚湯、梅咸菜、梅飲料等。

        7.橄欖 橄欖不僅好吃,而且營養(yǎng)也很豐富,除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外,含鈣量也很高,每100克鮮橄欖含鈣204毫克。據(jù)分析,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達167.2~200毫克,這在一般水果是很少見的。橄欖還含有粗纖維、鉀、鐵、磷等無機鹽,并且含有機酸、果膠等成分。值得一提的是橄欖油,不但內(nèi)含多種維生素,而且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占80%左右,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高達99%左左。所以,橄欖油具有很高的醫(yī)療保健價值。

        近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橄欖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1)研究發(fā)現(xiàn),攝入鈣含量豐富的物質(zhì),可減少患結(jié)腸癌和直腸癌的危險性,橄欖含鈣量相當高,鈣、磷比值遠大于2,經(jīng)常食用,人體中有足量的鈣可以與脂肪酸、膽汁酸結(jié)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排出體外,減少了對腸道的致癌作用。

        (2)橄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能阻斷N-亞硝基化合物的形成。實驗研究已證明,N-亞硝基化合物與癌癥特別是消化道癌癥的發(fā)生有密切關(guān)系。

        (3)有的學者認為,多吃橄欖油可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橄欖油中的油酸可大幅度減少乳腺癌致癌基因的作用。

        近年來,有人將橄欖及其制品用于咽喉癌及其他腫瘤的治療,取得一定的療效。

        在對咽喉癌、鼻咽癌、肺癌、食管癌、大腸癌、宮頸癌等腫瘤患者實行放射治療中或在治療后,出現(xiàn)口干心煩、咽喉疼痛、聲音嘶啞、咳嗽咯血等癥狀時,選用橄欖食療很適宜。

        8.木瓜 中醫(yī)認為,木瓜性味酸、澀、溫。可舒筋活絡,和胃化濕。為臨床吐瀉、轉(zhuǎn)筋、濕痹、水腫、痢疾、腹痛等癥的常用藥。遠在3000多年前我國就已有木瓜種植的歷史記載,它是我國的特產(chǎn)。全世界木瓜屬植物共有5種,我國原產(chǎn)的就有4種。木瓜可聞其清香陣陣但不可生食。完好的果實可以久藏,置于室內(nèi)或案首或床頭,或置木箱內(nèi),依舊芬芳沁人。在我國古代,木瓜被作為男女間矢志不渝的“愛情信物”,人們多把它佩帶在身上。中醫(yī)歷來把木瓜當作通經(jīng)活絡、舒筋活血的要藥。我國的傳統(tǒng)保健藥酒—“木瓜酒”因其特殊的功效譽滿海內(nèi)外。

        木瓜含有大量的皂苷、黃酮類、維生素C、蘋果酸、酒石酸、枸櫞酸等,尚含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酚氧化酶、氧化酶、鞣質(zhì)、果膠等。種子含氫氰酸。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木瓜含有一種酵素(消化酶),能消化蛋白質(zhì),可助消化、利吸收,消化不良和胃腸疾病患者食之大有裨益。

        近年來,許多研究資料表明,木瓜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1)實驗研究證明,木瓜提取物對試管內(nèi)培養(yǎng)的動物腫瘤細胞有明顯抑制作用。

        (2)木瓜對艾氏腹水癌細胞、肉瘤-180及人體宮頸癌細胞JTC-26有抑制作用。

        (3)從木瓜對小鼠不同瘤譜的抑瘤作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以25%木瓜水浸液0.5毫升,腹腔注射給艾氏腹水癌小鼠,7天后,給藥組小鼠的腹水量明顯少于對照組,且對小鼠肉瘤(腹水型)的腹水生長也有顯著抑制作用。以同等劑量腹腔注射給肉瘤-180小鼠,10天后,其腫瘤抑制率約為30%。將艾氏腹水癌細胞接種于腹股溝皮下成實體型,腹腔注射給藥10~14天,其腫瘤抑制率在30%以上。

        (4)實驗研究中發(fā)現(xiàn),木瓜的抑癌作用雖不如化學抗癌藥5-氟尿嘧啶,但毒性遠較5-氟尿嘧啶為輕。其抗癌有效成分比較穩(wěn)定,有關(guān)單位已研制出有明顯抑癌作用的木瓜晶。

        目前,木瓜及木瓜制劑主要用于乳腺癌、肺癌、食管癌、宮頸癌、大腸癌及癌癥術(shù)后腸粘連等病的治療。臨床常用木瓜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50毫克。以木瓜30克,當歸20克,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每日3次,用略加熱的黃酒服下?;蛴媚竟霞鍦?,治胃癌患者因貧血而致腓腸肌痙攣,效果良好。

        9.番木瓜 番木瓜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有機酸,以及多種無機鹽和維生素等。未熟果實的乳汁相當多,不僅營養(yǎng)價值很高,而且有很強的藥用功效。汁液中含有大量的番木瓜蛋白酶,與人體胃液中含有的胃蛋白酶作用相似,能夠分解蛋白質(zhì)為氨基酸,以利于人體的消化吸收;還可以溶解寄生蟲之外皮而有驅(qū)蟲之功效。這種蛋白酶還有一種特殊的功能,就是可以溶解壞死組織,這一點在臨床上作用十分大,常用以治療創(chuàng)傷、燒傷、中耳炎及清洗小血塊和膿液等。汁液中還含一種脂肪酶,與人體胰腺所分泌的胰蛋白酶作用相似,可分解脂肪為脂肪酸和甘油,有利于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值得一提的是番木瓜酶與化學藥品不同,它對正常有活性的組織沒有絲毫損害,只消化那些壞死組織。現(xiàn)在醫(yī)學界和產(chǎn)業(yè)界都出現(xiàn)了利用番木瓜酶的新動向。

        中醫(yī)認為,番木瓜性味甘平,無毒,可消食健胃,滋補強身,解毒除腐,舒筋活絡,治療胃痛,消化不良,大小便不暢,虛熱煩悶,還可驅(qū)除腸道寄生蟲。

        國內(nèi)外科學研究表明,番木瓜還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1)從番木瓜中提取的一種活性成分——番木瓜堿類物質(zhì),具有抗癌作用,對淋巴細胞白血?。↙1210)有“強烈抗癌活性”;對淋巴細胞白血病P388細胞株和艾氏腹水癌細胞也有較明顯的抑制活性。

        (2)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將番木瓜中的蛋白酶注射到腫瘤組織中,可使腫瘤組織縮小甚至消失。

        番木瓜不僅可作蔬菜食用,清炒或與多種肉食燉湯,而且還可以當水果生吃,香甜宜人。在我國廣東、廣西一帶,番木瓜贏得了“嶺南果王”的美稱。

        10.杏仁 現(xiàn)代營養(yǎng)測定分析,杏的果實含檸檬酸、蘋果酸、β-胡蘿卜素,還含少量γ-胡蘿卜素和番茄烴;果實的揮發(fā)油成分有月桂烯、檸檬烯、異松油烯、α-松油醇、牛兒醛、牛兒醇、乙酸、芒樟醇、橙花醛;未熟果實含綠原酸類、黃酮類、焦性兒茶酚類等成分。杏及杏仁還含有蛋白質(zhì)和氨基酸,經(jīng)脫脂后的杏仁粉中含有15種氨基酸,總含量占13.03%,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杏仁含油量為50.1%,經(jīng)鑒定含有8種脂肪酸,其中油酸、亞油酸含量最高。杏仁還含有維生素A、B1、B2、B6、C,以及鈣、磷、鐵、鋅等多種人體必需的無機鹽。研究證實,杏仁不僅營養(yǎng)豐富,而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盡管有北杏、甜杏的區(qū)別,卻都有生津止咳,潤肺通便的功效。北杏(包括苦杏仁)偏于潤肺定喘,甜杏(包括甜杏仁)則偏于補虛潤肺,臨床運用中,也常可替代或互補配伍。21世紀以來,在動物實驗中發(fā)現(xiàn)并證明了杏仁具有防癌作用以后,對于杏的認識和應用出現(xiàn)了新局面。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所知道的癌癥發(fā)病率低的地區(qū)確有不少,但完全無癌癥的地區(qū)卻只有一個。據(jù)報道,在1922年,美國著名醫(yī)學家羅伯特和麥卡利桑等人,探察到了喜馬拉雅山麓一個遍布杏林僅有5萬人的芬乍王國,當?shù)厝藟勖荛L,平均在90—100歲,他們幾乎與癌絕緣。分析研究認為,這與芬乍人用杏干和大杏仁為主食有關(guān),他們常年以杏子和杏仁充饑,因而不得癌癥。有人用該地區(qū)含有杏仁的山區(qū)雜食和歐美的細糖分別長期飼養(yǎng)兩組白鼠,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喂含杏仁的雜食組動物無癌癥,也無其他疾病,而喂飼歐美糧組的動物卻出現(xiàn)癌癥和各種相關(guān)病癥。后來又研究該山區(qū)民族所用的含有杏仁的抗流感藥,經(jīng)比較發(fā)現(xiàn)了杏仁抗癌的作用。藥學博士庫勒普斯等致力于杏仁的研究,于1950年提取到有效成分,到1952年確定了它的結(jié)構(gòu),并命名為維生素B17,維生素B17(或稱苦杏仁苷)的抗癌作用非常復雜,它并不直接作用于癌細胞,而是通過改變其代謝過程或通過增強白細胞吞噬功能間接地達到破壞癌細胞的目的。維生素B17與一般抗癌藥不同,它在殺傷甚至殺滅癌細胞的同時,并不損傷正常細胞。庫勒普斯通過動物實驗、毒性試驗和自身靜脈注射的人體試驗,證實了其理論和實踐正確之后,逐漸廣泛應用于對癌癥的治療。

        杏仁(包括杏)具有抗癌功效,引起醫(yī)學界的極大重視,不僅在實驗研究而且在臨床研究等方面,都有較大的進展。

        (1)據(jù)報道,美國的某科研機構(gòu)用維生素B17對250名癌癥患者進行治療,竟有248人獲愈。這一奇跡曾引起世界各國的關(guān)注。

        (2)日本學者認為,苦杏仁對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3)體外實驗證明,杏仁熱水提取物粗制劑對人子宮頸癌JTC-26株的抑制率為50%~70%。

        (4)杏仁的干燥粉未能100%地抑制強致癌性真菌—黃曲霉菌和雜色曲霉菌的生長。經(jīng)分離發(fā)現(xiàn)其有效成分為苯甲醛。杏仁所含的氫氰酸、苯甲醛、苦杏仁苷體外實驗證明,均有微弱的抗癌作用;若氫氰酸加苯甲醛、苦杏仁苷加β-葡萄糖苷酶均能明顯提高抗癌效力。

        (5)大鼠接種W256癌肉瘤5天后,用苦杏仁苷等進行治療。結(jié)果:對照組平均生存期為23天,苦杏仁苷組為33天,苦杏仁苷加β-葡萄糖苷酶組為41天。

        (6)給小鼠自由攝食苦杏仁,可抑制艾氏腹水癌的生長,并使生存期延長。

        (7)苦杏仁苷也可預防、治療二甲基亞硝胺誘導的肝癌,使腫瘤病灶縮小。

        (8)美國芝加哥洛約拉大學生物系主任H·曼納用105只自然患乳腺癌的鼠做實驗,其中21只不給任何藥物,84只使用苦杏仁苷混合維生素A和酵素喂飼。結(jié)果,沒吃藥的實驗鼠乳房腫瘤繼續(xù)增大,而給藥治療的84只實驗鼠中有75只癥狀(包括腫瘤)完全消失,另9只也有所改善,腫瘤局部消散。美國學者認為:“盡管杏仁制劑不能為這個世界蕩滌全部癌癥,但至少可以幫助一些人免遭這種惡疾的蹂躪。”

        (9)我國幾家醫(yī)院對苦杏仁苷進行了臨床研究,結(jié)果表明該藥具有較好的療效,是值得推廣的新型抗腫瘤藥物。近來,還有人用于緩解食管癌放療期的梗痛和肺癌咳嗽。浙江中醫(yī)藥大學腫瘤研究室把杏仁作為治療肺癌或絨毛膜上皮癌轉(zhuǎn)移、乳腺癌轉(zhuǎn)移的一味主藥,收效良好。

        杏仁作為癌癥的對癥治療藥物,在祖國醫(yī)學中早有記載和研究。清代鮑相王敖以杏仁、粳米、乳餅各適量煮粥,日食3次的食療方治蛟龍癥(即如現(xiàn)在說的“腹腔腫瘤”);七世祖?zhèn)鞯纳虾V嗅t(yī)王佑民以杏仁霜(去油后的杏仁,研成末)和蜂蜜調(diào)成糊狀用于放療期的食管癌患者,20例中有16例疼痛明顯改善;《本草綱目拾遺》中有一寒食粥,即用杏仁酥(即杏仁霜)、玫瑰花調(diào)入粥內(nèi)制成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食杏一次不宜食之過多,俗話說:“桃飽人,杏傷人”,鮮果吃得過多,會傷脾胃。中醫(yī)認為,大便溏薄者忌服杏仁??嘈尤手泻?%~3%的苦杏仁苷,內(nèi)服后被酶水解產(chǎn)生氫氰酸(有毒),因而應用時不可不慎,不可生吃或一次不宜大量煎服食。據(jù)測定,小孩一次吃20??嘈尤?,成人吃40~50粒,即可中毒。中醫(yī)臨床應用杏仁,是將干品用沸水浸泡,剝?nèi)テぜ?,用麩子炒黃使用。只要適量(一般每次用量15克以下)且加熱處理,毒性會大大減低,在食療藥膳中使用苦杏仁必須充分重視這一點。

        杏仁對人體具有各種直接或間接的防癌抗癌功能,經(jīng)常適量吃點杏、杏干或杏仁,對正常人特別是對癌癥患者是大有好處的。目前,在歐美、日本等國家,杏及杏仁膳食和飲料已成為數(shù)以百萬計腫瘤病人的抗癌武器之一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