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養(yǎng)生食譜
美容養(yǎng)生食譜很多,謹(jǐn)簡單介紹如下。
(一)汁飲類
汁飲類為古代常用飲料。汁與飲為兩種飲料,在制法與用法上有一定的區(qū)別。分述于下:
汁,又為鮮汁,多由汁液豐富的植物果實(shí)、莖、葉或根,經(jīng)搗爛,壓榨取得。一般現(xiàn)用現(xiàn)取,不宜存放。如需長期貯存時(shí),應(yīng)把汁液和容器煮沸處理,并須密閉、冷藏,以防止發(fā)酵或霉變。本品可供做其他食品的添加原料。
飲,原為我國古代藥劑之一。它是以質(zhì)地輕薄,或具有芳香揮發(fā)性成分的藥物或食物為原料,經(jīng)沸水沖泡,溫浸而成的一種專供飲用的液體。飲的制作特點(diǎn)是不宜煎煮。沏茶,就是制飲的一種方法。服用時(shí)一般不定量,不定時(shí),可以像喝茶那樣,頻頻飲用,邊飲邊兌加沸水,味淡為止。
1.腹部減肥可以喝的五種茶飲料
茶中含有大量的食物纖維,而食物纖維不能被消化,停留在腹中的時(shí)間長了,就會有飽飽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它還能燃燒脂肪,這一作用的關(guān)鍵在于維生素B1。茶中富含的維生素B1,是能將脂肪充分燃燒并轉(zhuǎn)化為熱能的必要物質(zhì)。
黑茶:可抑制小腹脂肪堆積。黑茶對抑制腹部脂肪的增加有明顯的效果。黑茶是由黑曲菌發(fā)酵制成,顧名思義,是黑色。在發(fā)酵過程中產(chǎn)生一種普諾爾成分,從而起到了防止脂肪堆積的作用。想用黑茶來減肥,最好是喝剛泡好的濃茶。另外,應(yīng)保持一天喝1.5升,在飯前飯后各飲一杯,長期堅(jiān)持下去。
黑茶在我國生產(chǎn)歷史十分悠久,主要產(chǎn)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廣西等地。黑茶可直接沖泡飲用,也可以壓制成緊壓茶(如各種磚茶)。它們的湯色近于深紅,葉底勻展烏亮。
荷葉茶:古代減肥秘藥。一種用荷花的花、葉及果實(shí)制成的飲料,不僅能令人神輕氣爽,還有改善面色、減肥的作用。充分利用荷葉茶來減肥,需要一些小竅門。首先,必須是濃茶,第二泡的效果不好。其次,是一天分6次喝,有便秘跡象的人一天可喝4包,分4次喝完,使大便暢通,對減肥更有利。第三最好是在空腹時(shí)飲用。其好處在于不必節(jié)食,荷葉茶飲用一段時(shí)間后,對食物的愛好就會自然發(fā)生變化,變得不愛吃油膩的食物了。
杜仲茶:可降低中性脂肪。因?yàn)槎胖偎煞挚纱龠M(jìn)新陳代謝和熱量消耗,而使體重下降。除此之外還有預(yù)防衰老、強(qiáng)身健體的作用。
烏龍茶:可燃燒體內(nèi)脂肪。烏龍茶是半發(fā)酵茶,幾乎不含維他命C,卻富含鐵、鈣等礦物質(zhì),含有促進(jìn)消化酶和分解脂肪的成分。飯前、飯后喝一杯烏龍茶,可促進(jìn)脂肪的分解,使其不被身體吸收就直接排出體外,防止因脂肪攝取過多而引發(fā)的肥胖。
2.天冬黃花菜飲
材料:燈籠果15g,天冬15g,黃花菜根30g。
烹制:將燈籠果、天冬、黃花菜根洗凈,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煮20分鐘,濾去渣,留汁即成。
功效:利尿、養(yǎng)陰、美容。
宜忌:脾胃泄瀉者、孕婦不宜多食。
3.健脾飲
材料:橘皮5g,荷葉半張,少山楂15g,生麥芽15g,白糖少許。
注意事項(xiàng):將橘皮、山楂、荷葉、生麥芽一同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煮熬30分鐘,濾去渣,留汁,加入白糖,攪勻。
功效:健脾開胃,美容瘦身。
宜忌:氣虛多汗者不宜長期飲用。
4.黑豆紅花飲
材料:黑豆30g,紅花3g,紅糖30g。
烹制:將黑豆洗凈,與紅花、紅糖一同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30~40分鐘即可。
功效:活血通經(jīng),養(yǎng)容顏。
宜忌:無特殊禁忌。
材料:冰糖少許,甘蔗一節(jié),生姜50g。
烹制:①將冰糖打成碎屑;甘蔗去皮,壓榨取汁;生姜洗凈,壓榨取汁。②將甘蔗汁、冰糖、生姜汁倒在1個(gè)杯內(nèi),攪勻即成。
功效:和胃生津,健脾美容。
宜忌:無特殊禁忌。
6.枸杞鮮藕柏葉汁
材料:枸杞子15g,鮮藕250g,生側(cè)柏葉30g。
烹制:將生側(cè)柏葉、鮮藕、枸杞子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熬煮20~30分鐘,濾去渣。
功效:調(diào)理肝胃,涼血養(yǎng)顏。
宜忌:適用卞皮膚干枯,面有瘀斑的人士飲用。
7.五汁飲
材料:梨1個(gè),荸薺50g,藕50g,麥冬20g,鮮葦根50g。
烹制:將梨、荸薺、藕榨汁;麥冬、鮮葦根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熬煮30分鐘,取汁適量,與前三樣所榨取之汁混合即成。
功效:生津止渴,駐顏減肥。
宜忌:虛寒泄瀉者不宜多飲。
8.益壽飲
材料:羅布葉3g,枸杞子6g,黃精9g。
烹制:羅布麻葉與洗凈的枸杞子和黃精放在瓷杯中,以沸水沖泡,溫浸片刻即可。
功效:抗衰防老,平降肝陽。
宜忌:中老年人較宜代茶飲用。
9.人參核桃飲
材料:人參3g,核桃仁5個(gè),冰糖少許。
烹制:①將冰糖打成碎屑,核桃仁打碎,與人參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②將沙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煮熬1小時(shí)即成。
功效:益氣固腎,補(bǔ)腎美容。
宜忌:感冒咳嗽者慎食,不宜與蘿卜、茶葉同服。
(二)酒、醴、醪類
傳統(tǒng)保健酒,從成分來講,有“酒”、“醴”、“醪”之分?!熬啤敝饕胀ㄋ幉某煞?;“醴”除含普通藥材成分,尚有糖的成分;而“醪”除含有糖的成分外,尚有釀酒所產(chǎn)生的酒渣成分(即磟糟)。
藥酒的簡單制法如下:
冷浸法:把藥料按浸泡在一定濃度的白酒中,經(jīng)常振搖,儲存一個(gè)時(shí)期即可飲用。
熱浸法(煮酒法):先以藥材和酒同煎一定時(shí)間,然后再放冷,貯存。這是一種較古老的方法,早在漢代已有青梅察酒的傳說了。這種方法既能加速浸取速度,又能使一些成分容易浸出。
藥米同釀法:把藥料細(xì)粉或藥汁與米同煮后,再加酒曲,經(jīng)過發(fā)酵制成含糖份較高的醴或醪。
酒,只適合能飲酒和無肝腎疾患的人飲用,并應(yīng)控制用量。
1.熙春酒
材料:柿餅500g,枸杞子、龍眼肉、女貞子、大生地、淫羊藿、綠豆各10g,白酒5000ml。
烹制:冬日收采女貞子,九蒸九曬;生地洗凈,晾于水氣,切薄片;淫羊藿去毛,切細(xì);綠豆淘洗曬干;柿餅切開,枸杞子、女貞子、綠豆搗爛,將各藥一同浸入白酒,中密封,不是振搖,以助藥味浸出,1個(gè)月后濾去藥渣飲藥酒。
功效:滋養(yǎng)肝腎,美顏悅目。
2.桑椹酒
材料:桑椹5000g,糯米3000g,酒曲適量。
烹制:將桑椹搗汁煎過,糯米煮半熟瀝干,與桑椹汁拌合,蒸煮透后下酒曲適量,拌勻,裝入瓦壇內(nèi),將瓦壇放入周圍有錦花稻草的箱子里發(fā)酵,直至發(fā)到味甜時(shí)取出。
服法:每次4湯匙,用開水沖服,或置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食,食時(shí)加雞蛋效果更佳。
功效:補(bǔ)五臟,益肝腎,明耳目,延衰老。
3.黃芪酒
材料:黃芪100g,白酒500ml。
烹制:將黃芪切薄片,浸泡于白酒之,中密封存貯,10天濾渣取液飲用。余渣可再浸泡一次。
服法:每日2次,每次10~20ml。
功效:益氣健脾,澤膚悅顏。
4.烏須酒
材料:熟地黃60g,何首烏60g,枸杞子60g,當(dāng)歸30g,牛膝15g,桑椹30g,黑豆30g,人參15g,白酒5000ml。
烹制:將諸藥焙于粉碎,浸入白酒之中,密封存貯,隔日振搖一次,1個(gè)月后啟用。
服法:每日1~2次,每次10~20ml,成不拘量隨意飲用,以不醉為度。
功效:補(bǔ)腎養(yǎng)肝,烏須黑發(fā)。
5.枸杞子酒
材料:干枸杞子200g,60度白酒300ml。
烹制:干枸杞子洗凈,剪碎,放入細(xì)口瓶內(nèi),加入白酒,瓶口密封,每日搖一次。
服法:浸泡一周后開始飲用,邊飲邊添加白酒(200ml),每日晚餐或臨睡前飲用10~20ml。
功效:適用于肝腎虛損型目暗,目澀,弱視,迎風(fēng)流淚等目疾,并可長肌肉,益面色。
宜忌:孕婦忌服。
6.桃花美容酒
材料:鮮桃花10朵,50度白酒60g。
烹制:將摘取的新鮮桃花,置于白酒中浸泡3天即可。
服法:每次飲服10g,于睡前服用,可常飲。
功效:悅澤人面,紅潤容顏。
宜忌:肝腎疾患者忌服。
7.如意長生藥酒
材料:鮮木瓜泡酒10斤,史國公酒40斤,五加皮酒60斤,外兌木瓜酒100斤。
烹制:將上述幾種酒合在一處,蒸淋入缸內(nèi),數(shù)年之后飲用。
服法:每次取飲一小杯,于睡前服用,可常飲。
功效:平肝和胃,舒筋止渴,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強(qiáng)筋壯骨,護(hù)腎添精,養(yǎng)血通和。
宜忌:肝腎疾患者忌服。
8.桑椹醪
材料:鮮桑椹1000g,糯米500g。
烹制:鮮桑椹洗凈搗汁(或以干品300g煎汁去渣),再將藥汁與糯米共同燒煮,做成糯米干飯,待冷,加酒曲適量,拌勻,發(fā)酵成為酒釀。
服法:每日隨量佐餐食用。
功效:補(bǔ)中益氣,益肝腎,明耳目,延衰老。
宜忌:適用于肝腎陰虧,消渴,便秘,耳鳴,目暗,瘰疬,關(guān)節(jié)不利等癥。
9.薏苡仁醪
材料:生薏苡仁100g,糯米500g。
烹制:薏仁苡加水適量煮成稠米粥.再以糯米500g燒煮成干飯.將二者拌勻,待冷,加酒曲適量,發(fā)酵成為酒釀。
服法:每日適量佐餐食用。
功效:利水滲濕,補(bǔ)中益氣,消斑美容。
宜忌:適用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脾約便難孕婦慎服。
10.桂圓醴
材料:潔凈的桂圓肉200g,60度白酒400ml。
烹制:將桂圓肉放在細(xì)口瓶內(nèi),加入白酒,密封瓶口,每日振搖一次。
服法:每日兩次,每次10~20ml。
功效:溫補(bǔ)脾胃,助精神,紅潤容顏。
宜忌:多用于虛勞衰弱,失眠,健忘,驚悸等癥。內(nèi)有痰火及濕滯停飲者忌服。
(三)粥類
粥,是用較多量的水加入米或面,或在此基礎(chǔ)上再加入其他食物或中藥,煮至湯汁稠濃,水米交融的一類半流質(zhì)食品。
粥的種類很多,如米粥、面粥、菜粥、果粥、肉粥等。在烹調(diào)上,一般分為普通粥和花色粥兩類。其中普通粥是指單用米或面煮成的粥;花色粥則是在普通粥用料基礎(chǔ)上,加入各種不同的配料,制成的粥品繁多,咸、甜口味均有,豐富多彩。
1.三寶粥
材料:山藥30g,三七粉5g,粳米100g。
烹制:將山藥切碎,研粉,與三七粉、粳米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成粥狀即成。
功效:健脾固腸,補(bǔ)血養(yǎng)顏。
宜忌:孕婦忌服。
2.蓮子荸薺粥
材料:收嫩蓮子20粒,荸薺50g,粳米50g。
烹制:①將嫩子去皮及蓮心;荸薺去皮,洗凈,切片。②將粳米淘洗干凈,加入荸薺、蓮子放入鍋,中加清水煮成稀粥。
功效:和胃醒脾美膚。
宜忌:大便燥結(jié)者不宜多食。
材料:澤瀉15g,白茯苓30g,梗米100g,食鹽少許。
烹制:①將茯苓碾粉,與澤瀉、粳米同放沙鍋內(nèi),先用武火燒沸,后用文火熬至米爛成粥。②放入食鹽攪勻即成。
功效:健脾利濕,美容減肥。
宜忌:腎虛精滑者慎食。
4.龍眼蓮子粥
材料:龍眼肉15g,蓮子15g,紅棗10枚,糯米150g。
烹制:將糯米倒入沙鍋內(nèi),加入紅棗、蓮子肉、龍眼肉、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30分鐘以上即成。
功效:養(yǎng)心益血,美容顏。
宜忌:血虛無華者宜食,無特殊禁忌。
5.薏苡杏仁粥
材料:薏苡仁50g,杏仁10g,冰糖少許。
烹制:①將薏苡仁淘洗干凈;杏仁去皮,洗凈;冰糖打碎屑。②將薏苡仁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至半熟,放入杏仁,繼續(xù)用文火熬2小時(shí),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健脾祛濕,減肥護(hù)膚。
宜忌:各種人士均可服用。
6.百合杏仁粥
材料:鮮百合50g(干品30g),杏仁20g,梗米200g,白糖適量。
烹制:百合,杏仁與梗米同放入沙鍋內(nèi)煮熟50分鐘后,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溫胃和中,潤肺上咳,健脾美容。
宜忌:無特殊禁忌。
7.桑葡薏粳粥
材料:桑椹,葡萄干各6g,薏苡仁12g,粳米30g。
烹制:①將桑椹、薏苡仁分別洗凈,用冷水浸泡數(shù)小時(shí)。②將粳米淘洗干凈后,與桑椹、薏苡仁連同浸泡水一同置于鐵鍋中,葡萄干,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③至粥成時(shí)加入白糖拌勻即可。
功效:滋陰補(bǔ)腎,健脾利濕,豐肌澤膚。
宜忌:適用于身體虛弱,體瘦而皮膚皺紋多,不光潔者食用。
8.棗合甘麥粥
材料:大棗12顆,小麥仁30g,甘草(干品)、百合(干品)各6g,紅糖18g。
烹制:①將甘草,百合分別洗凈后同置于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共煎取汁。②將大棗、小麥仁洗凈后,與煎取的藥汁,紅糖一同置于鍋中煮成粥即可。
功效:益氣健脾,寧心安神,除煩潤膚。
宜忌:無特殊禁忌。
9.蜂蜜銀菊粥
材料:銀耳6g,菊花5朵,糯米30g,蜂蜜,清水各適量。
烹制:①將菊花洗凈,銀耳用適量清水泡發(fā).將菊花、銀耳與糯米一同置于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熬成粥。②待粥熟后,再加入適量蜂蜜攪勻入味即可。
功效:補(bǔ)氣血,嫩皮膚,美容顏之功效。
宜忌:適用于顏面蒼老,皮膚粗糙干皺者。
10.黑芝麻粥
材料:黑芝麻25g,粳米50g。
烹制:①黑芝麻炒后研細(xì)末備用,粳米淘洗干凈備用。②黑芝麻與粳米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旺火燒沸后,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成。
(本品加入蜂蜜調(diào)食,則滋補(bǔ)潤燥之力更強(qiáng)。)
功效:補(bǔ)益肝腎,滋養(yǎng)五臟,烏黑須發(fā)。
宜忌:痰濕內(nèi)盛及大便溏瀉者不宜食用。
(四)米面食品類
米面食品,又稱面點(diǎn),點(diǎn)心,糕點(diǎn)等、是以米、面為原料制成的一類食品。
米面食品的制作方法較多,包括蒸、煮、烙、烤、煎、貼、炸等。可根據(jù)制作品種的需要進(jìn)行選擇。若在米面食品中加入中藥,多需將中藥研粉摻入,或先用中藥煮取湯汁,再用湯汁煮面和煮面食。
1.芡實(shí)餅
材料:芡實(shí)200g,生雞內(nèi)金100g,白面1000g,白糖30g。
烹制:①將芡實(shí)用水淘去浮皮,曬干,磨粉,過篩。雞內(nèi)金洗干凈,去凈糟粨身,曬干,研成細(xì)粉,過篩,置盆內(nèi)。②在盛有雞內(nèi)金的盆內(nèi),加入沸水,4小時(shí)后,再入芡實(shí)粉、白面、白糖拌勻,做成薄小餅,放入鍋內(nèi)烙成金黃色即成。
功效:益氣健脾,美容駐顏。適宜脾胃虛損、肌膚不澤的人士服用。
2.地黃桑椹餅
材料:干地黃50g,桑椹50g,白糖100g,面粉1000g。
烹制:①將干地黃、桑椹洗凈,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文火煮熬40分鐘,濾取汁。②將白沙糖放入面粉中,加入藥汁,揉成面團(tuán),做成餅,烤熟即成。
功效:滋腎陰,美容顏。適宜皮膚枯燥、五心煩熱的人士服用。
3.瓜參姜汁黃鱔飯
材料:木瓜30g,人參10g,黃鱔肉100g,粳米300g,姜汁、菜油、醬油、食鹽、蔥各適量。
烹制:①將木瓜、人參放入沙鍋中加水煮1小時(shí),取藥液適量;黃鱔肉切絲,加入作料拌勻。②粳米淘洗干凈,加入藥液和適量水,上籠蒸30分鐘,將拌好的鱔絲倒在飯上,再蒸10分鐘即成。
4.麻仁姜汁牛肉飯
材料:火麻仁20g,桂圓肉20g,鮮牛肉150g,梗米300g,姜汁、醬油、菜油各適量。
烹制:①將火麻仁、桂圓肉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煮30分鐘,取藥液適量;牛肉剁成肉糜,放入碗內(nèi),加入姜汁,拌勻后,放入醬油少許、菜油適量,再拌勻。②將粳米淘洗凈,放入盆內(nèi),加入藥液與水,上籠用武火蒸40分鐘,將姜汁牛肉倒在飯面上,繼續(xù)蒸20分鐘即成。
功效:益氣潤腸,抗衰老。
5.豆寇饅頭
材料:白豆寇20g,枸杞子20g,面粉1000g,酵面50g,食用堿適量。
烹制:①將白豆寇除去雜質(zhì),打成細(xì)末。②將面粉加食用堿所溶之水和酵面,揉成團(tuán),待發(fā)好后,撒入白寇粉、枸杞子,用力揉制成饅頭坯。③將饅頭生坯切塊放入蒸籠,武火蒸約15分鐘即成。
功效:化濕健脾,美容減肥。
宜忌:適宜濕盛體胖的人士服用。本品不宜長期服用,只適合脾胃濕盛,便溏面垢者食用。
6.藿香百合芙蓉餃
材料:百合20g,嫩藿香葉10片,面粉20g,糯米粉20g,綠豆沙100g,雞蛋清、豬油各適量。
烹制:①藿香葉修剪成直徑約5厘米的橢圓形,放入溫水泡軟,用干凈布揩干水分待用。百合碾成粉。②蛋清放入碗中攪打成泡沫,放入面粉、糯米粉、百合粉攪成蛋糊。③取藿香葉一張,放入適量豆沙,對折葉片成月牙狀餃形,放入蛋糊中裹一層待用。④鍋中放入豬油,燒至三成熱時(shí),改用小火,逐一放入藿香餃,待餃子浮出油面片刻,閉火撈起即成。
功效:清暑化濕減肥。
宜忌:體胖濕盛者宜食。
7.蘆薈枸杞糯米飯
材料:蘆薈100g,枸杞子15g,糯米200g,冰糖少許。
烹制:①將蘆薈切小塊,用紗布絞取汁液;枸杞子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煮取藥液適量。②將糯米裝入盆內(nèi),加入蘆薈汁和枸杞藥液,再加冰糖和水適量,上籠蒸30分鐘,熟透即可。
功效:清腸養(yǎng)陰,防皺護(hù)膚。
宜忌:孕婦忌食,胃寒者不宜食。
8.栗子麻仁糕
材料:栗子粉100g,玉米粉200g,火麻仁20g,芝麻30g,紅糖30g。
烹制:①將火麻仁、芝麻研成末,放入玉米粉拌勻,再加入栗子粉、紅糖用水合面,做成糕。②將糕上籠,置武火上蒸20分鐘即成。
功效:補(bǔ)腎,潤腸,美容。
宜忌:適合女性大便干燥者服用。
9.八寶飯
材料:芡實(shí)10g,山藥10g,茯苓10g,蓮子10g,黨參10g,薏茨仁23g,白扁豆20g,粳米500g,紅糖少許。
烹制:①將8味中藥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煮1小時(shí),取藥液。②將粳米淘洗干凈,加入藥汁,放入紅糖和適量的水,上籠蒸40分鐘即成。
功效:補(bǔ)脾胃,抗衰老,養(yǎng)容顏。
宜忌:大便稀溏,乏力,肌膚不澤者宜食。陰虛火盛,大便燥結(jié)者不宜多食。
10.玉米蒸餃
材料:細(xì)玉米面480g,韭菜180g,蝦皮24g,熟豬油,麻油各30g,面粉,面醬,精鹽,花椒粉各適量,水發(fā)粉條40g。
烹制:①將韭菜擇洗干凈,切末,蝦皮洗凈瀝水,水發(fā)粉條切碎。②將以上三者放入盆內(nèi),加面醬、鹽、花椒粉拌勻,再加入熟豬油和麻油拌勻成餡。③將玉米面用溫水調(diào)勻,捏成餃子皮,包餡,捏成餃子,上籠蒸15分鐘即成。
功效:和胃,通便,排毒輕身。
宜忌:無特殊禁忌。
(五)菜肴類
菜肴,是指用肉類。蔬菜,水產(chǎn)品,果品等原料,經(jīng)過切配和烹調(diào)加工制作成的一類食品。一般可分為熱菜和冷菜兩大類。菜肴的烹調(diào)方法高達(dá)幾十種.僅常用的烹調(diào)方法有炒、爆、熘、炸、燉、燜、煨、燒、扒、煮、汆、煎、燴、蒸、貼等十幾種。學(xué)習(xí)和熟悉那上些烹調(diào)方法,是制作營養(yǎng)美客保健菜肴的前提。
營養(yǎng)美容菜肴的制作,在充分考慮美容食療的基礎(chǔ)上,還應(yīng)突出菜肴的色、香、味、形盡量做到美容療效與色、香、味、形的統(tǒng)一,以保證菜肴質(zhì)量的完美和諧。
1.紅栆白芷燉豆腐
材料:紅栆15個(gè),白芷5g,豆腐500g,鹽、姜、蔥、白胡椒粉、香油各適量。
烹制:①將白芷浸泡一夜,洗凈;豆腐洗凈,切塊;姜拍碎,蔥切段。②將紅栆、白芷、豆腐、姜、蔥同放燉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0分鐘,加入鹽、味精、香油、白胡椒粉即成。
功效:消斑增白。
2.棗豆燉白鴨
材料:大棗20枚,白扁豆50g,白鴨1只,姜、蔥、料酒、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烹制:①將白扁豆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一夜;大棗洗凈去核;白鴨宰殺后,去毛茬、內(nèi)臟及爪,姜拍松,蔥切段。②將白扁豆、大棗、白鴨肉、姜、蔥、料酒同放入燉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45分鐘,加入鹽、味精、胡椒粉即成。
功效:健脾利水,護(hù)膚增白。
3.菊花炒肉片
材料:菊花20g,豬瘦肉250g,姜、蔥、鹽、料酒、素油各適量。
烹制:①將菊花洗凈用清水浸漂;豬瘦肉洗凈,切成薄片;姜切片,蔥切段。②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熱時(shí),下入姜、蔥爆香、下入豬肉片,加入料酒,翻炒變色,加入浸透的菊花,下入鹽、料酒,炒熟。
功效:清肝明目,滋補(bǔ)增白。
4.菊花養(yǎng)顏雞
材料:白菊花15g,蓮子30g,松子仁30g,白果仁30g,烏雞肉500g,雞湯3000ml,姜、蔥、料酒、雞油、胡椒粉、食鹽各適量。
烹制:將雞肉放入火鍋內(nèi),加入其余中藥、作料及雞湯,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燉煮2小時(shí)即可。
功效:益氣清熱,養(yǎng)顏美容。
5.白芷燉魚頭
材料:白芷5g,枳椇子15g,魚頭1個(gè)(約500g),姜、蔥、料酒、鹽、白胡椒粉、雞精各適量。
烹制:①將白芷浸泡一夜;魚頭去鰓,洗凈,剁成4塊;姜拍碎;蔥切段。②將白芷、枳椇子魚頭、姜、蔥、料酒同放燉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shí),加入鹽、雞精、白胡椒粉即成。
功效:健腦益智,增白減肥。
6.扒豬蹄
材料:豬蹄2個(gè),水發(fā)冬菇、玉蘭片各15g,食用油750g,淀粉少量,醬油、味精、鹽、蜂蜜、蔥、姜、紅辣椒、黃酒、骨頭湯各適量。
烹制:洗凈的豬蹄放入開水鍋內(nèi)煮至五六成熟,撈起擦去水分,涂上蜂蜜。然后將豬蹄放入燒至八九成熟的食用油中,炸至金黃色撈出。再把炸過的豬蹄放入開水中煮片刻撈出,加上黃酒、醬油、味精、鹽、蔥、姜、紅辣椒、骨頭湯,上屜蒸2小時(shí)左右,取出,揀去調(diào)料,拆去蹄尖的大骨,擺放盤中。勺內(nèi)放油,燒熱,用蔥段熗鍋,加黃酒、湯和調(diào)料。待湯燒開段,調(diào)好味,用水淀粉勾芡,澆到豬蹄上,把冬菇、玉蘭片用開水焯一下,擺在上面即成。
功效:滋陰補(bǔ)腎,健膚美容。
7.桂圓童子雞
材料:凈童子雞1只,桂圓肉,蔥,姜各適量,黃酒60g,精鹽3g。
烹制:①將童子雞洗凈、去爪、將雞頸別在雞翅下,使其團(tuán)起來,放入沸水鍋中焯片刻,去除血水,撈出洗凈。②將桂圓肉用清水洗凈,備用。③將雞放入湯鍋,再放入桂圓肉、黃酒、蔥、姜、精鹽和清水480g左右,上籠蒸約1個(gè)小時(shí)取出,去蔥,姜即成。
功效:補(bǔ)益氣血,養(yǎng)心安神,紅潤面色。
宜忌:可用于病后體虛等癥的輔助食療。
8.玄參燉豬肝
材料:玄參30g,豬肝1斤,生姜、鹽、生粉等調(diào)味品適量。
烹制:將豬肝切成薄片,用生粉、姜、鹽等腌一下,玄參先用水煮半小時(shí),然后與腌好的豬肝隔水同燉,燉15分鐘左右即可。
功效:養(yǎng)肝明目,補(bǔ)益氣血,涼血滋陰,軟堅(jiān)解毒。
宜忌:宜于春季食用。脾胃虛弱、腹瀉者少食。不同與藜蘆同食。
9.菊花炒肉片
材料:菊花20g,豬瘦肉250g,姜、蔥、鹽、料酒、素油各適量。
烹制:①將菊花洗凈用清水浸漂;豬瘦肉洗凈,切成薄川;姜片切片,蔥切段。②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熱時(shí),下入姜、蔥爆香,下入豬肉片,加入焊酒,翻炒變色,加入浸透的菊花,下入鹽、料酒,炒熟即成。
功效:清肝明目,滋補(bǔ)增白。
宜忌:便溏者不宜多食。
10.荷葉麥冬炒蘆筍
材料:荷葉30g,麥冬20g,蘆筍250g,料酒、鹽、味精、姜、蔥、素油各適量。
烹制:①將麥冬、荷葉放入沙鍋中煎煮30分鐘,取藥液適量。蘆筍切小段;姜切片;蔥切段。②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熱,加入姜、蔥爆香,隨即加入蘆筍、藥液、料酒、鹽、味精炒熟即成。
功效:滋陰,清熱,減肥。
宜忌:陽虛便溏者不宜多食。
(六)湯水類
湯,在烹調(diào)上多稱為湯菜,在中醫(yī)學(xué)上則稱為湯液,是用少量食物或加中藥,再加入較多量的水或另外精制好的湯汁,烹制成以湯汁為主,湯多菜少,食用以喝湯為主的一類菜式。
湯的制作多用汆、煮、燉等方法,水應(yīng)一次加足,中途不宜再添加冷水。在火候的掌握上,應(yīng)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中,小火加熱至湯成它具有制作簡便,加減方便,保持原汁原味,適應(yīng)廣,易消化吸收為特點(diǎn)。若所用的配方中含有不能食用的中藥,可先用中藥成湯汁,或與食物一同烹制,湯成后去除中藥,然后食用。
1.潤膚美顏湯
材料:無花果4枚,紅蘿卜1斤,鮮馬蹄10粒(去皮),雞樸骨12兩。
烹制:清水適量,煲約2小時(shí),調(diào)味食用。
功效:滋潤養(yǎng)顏,益氣護(hù)膚,適應(yīng)皮膚干澀,暗瘡,大便干結(jié)等。
2.豐胸美顏湯
材料:紫河車1具燕窩15克(先用溫水浸開),懷山藥18克,杞枸子9克,鴿蛋2枚,陳皮2.4克,凈瘦肉4兩(先出水)。
烹制:清水約10碗,文火煎成濃湯,調(diào)味食用。
功效:促進(jìn)發(fā)育,美容養(yǎng)顏。適于氣血不足,胸部發(fā)育不良,精神困倦等。
3.除斑燕苡湯
材料:燕窩9克(浸泡),生薏苡仁15克,冰糖適量。
烹制:上品共置燉盅,加水1碗半,隔水燉約2小時(shí)。
功效:健脾益肺,去濕除斑。適應(yīng)黃褐斑及伴疣粒。
4.調(diào)血消斑湯
材料:田七9克(切片打碎),黑木耳15克,竹茹4.5克,紅棗8枚。
烹制:清水4飯碗,煎至1碗,溫服。
功效:消瘀降脂,補(bǔ)血養(yǎng)顏。適應(yīng)臉部黑斑及血斑。
5.清肺潤燥湯
材料:馬蹄12粒(去皮)生魚1條生薏苡仁2兩,生姜2片,陳皮3克。
烹制:適量清水,煲約1小時(shí)半,調(diào)味食用。
功效:清肺降火。適應(yīng)肺燥胃火,熱性暗瘡。
6.抗衰老湯
材料:防黨參15克,全當(dāng)歸6.5克,炙杜仲9克,懷牛膝9克,制首烏12克,制黃精12克,銀耳1兩(先浸開),冰糖適量。
烹制:先將六味藥材以多量清水煎約1小時(shí)半取藥液,然后將已發(fā)透之銀耳續(xù)用文火煲約3小時(shí),最后加入冰糖拌勻,候用。
功效:減緩衰老,健體美顏。適應(yīng)頭發(fā)早白,皮膚糙皺,精神萎靡,耳鳴眼蒙,腰酸膝軟等。
注意事項(xiàng):傷風(fēng)咳嗽,不宜服用。
7.冬蘿卜骨頭湯
材料:天冬、麥冬各20克,白蘿卜500克,豬棒骨500克,料酒、姜、蔥、鹽、胡椒粉各適量。
烹制:①豬棒骨捶破,洗凈;姜拍松,蔥切段;白蘿卜去皮,切塊。②將天冬、麥冬、豬棒骨、蘿卜、料酒、姜、蔥同放入沙鍋內(nèi),加入清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小時(shí),加入鹽、胡椒即成。
功效:消積,滋陰,減肥。
8.參芪斑鳩湯
材料:斑鳩1只,黨參20克,紅栆6個(gè),枸杞子10克,鹽適量。
烹制:①斑鳩去毛及去內(nèi)臟,取肉切塊;②黨參、紅栆、枸杞子洗凈備用;把全部用料放入清水鍋內(nèi),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shí),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補(bǔ)益脾腎,強(qiáng)身明目,護(hù)膚美容。
9.核桃懷山藥肉片湯
材料:核桃仁10g,懷山藥15g,豬瘦肉150g,鹽、味精等適量。
烹制:①懷山藥洗凈切成小塊,豬瘦肉切片。②沙鍋內(nèi)放入適量的清水。③將核桃仁、懷山藥、豬肉片一同放入沙鍋內(nèi)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煲3小時(shí),加調(diào)味料調(diào)味即可。
10.銀絲鯽魚湯
材料:鯽魚500g,蘿卜250g,生姜3g,蔥、酒、醬油、鹽適量。
烹制:①蘿卜切絲,用蔥姜酒汁腌漬20分鐘;②鯽魚洗凈,剖去內(nèi)臟,與蘿卜同入清水,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約15分鐘,放入姜、蔥、醬油、鹽等,調(diào)味適口,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袪濕,袪斑美容。
11.蟲草核桃燉水魚
材料:活水魚1條,蟲草10g,核桃仁15g,生姜5g,花椒、食鹽、蒜瓣少許。
烹制:①將水魚用開水燙死,剝?nèi)ニ~老皮,剖肚子掉水魚肚內(nèi)臟物。②將處理后水魚與蟲草、核桃仁、生姜、蒜瓣、花椒一同放入沙鍋,加清水燉至水魚熟爛,取出即可服用。
功效:滋陰益氣,補(bǔ)腎固精,潤膚澤顏。
12.紅棗木耳湯
材料:紅棗30顆,黑木耳18g,清水適量。
烹制:①將紅棗洗凈去核,黑木耳用清水泡發(fā)后洗凈。②將處理好的紅棗、黑木耳置于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文火煮至紅棗及黑木耳熟軟即可。
功效:活血化瘀,排毒潤膚。
宜忌:適用于面部有黑斑者。
(王家良)
參考文獻(xiàn)
1高也陶.中華傳統(tǒng)養(yǎng)生歷2007丁亥年.第2版.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6
2吳子明,馬滴滴,孫貴香.家常藥膳·健身美容藥膳.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1
3彭鉻泉.養(yǎng)顏瘦身藥膳.北京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4
4翁維健,盧長慶.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xué).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2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