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秋季養(yǎng)生食譜

        秋季養(yǎng)生食譜

        時(shí)間:2022-01-28 理論教育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以治療消化不良等癥,是秋季進(jìn)補(bǔ)的適宜搭配,可有助于營(yíng)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但是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宜過多地食用胡蘿卜。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的營(yíng)養(yǎng)特點(diǎn);香菇中有一種一般蔬菜缺乏的麥淄醇,它可轉(zhuǎn)化為維生素D,促進(jìn)體內(nèi)鈣的吸收,并可增強(qiáng)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大白菜能養(yǎng)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清熱解毒。多食大白菜,還能預(yù)防和治療便秘,預(yù)防痔瘡及結(jié)腸癌等。

        秋季養(yǎng)生食譜

        一、主食

        1.核桃芝麻糕

        【原料】糯米300克,粳米、核桃各100克,芝麻20克,柑橘皮、白糖、油、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核桃敲碎,核桃仁去表層皮,切碎待用;芝麻在研缽中碾碎待用;柑橘皮切成細(xì)絲待用;粳米和糯米淘洗干凈待用;

        (2)將糯米、粳米拌勻,倒入適量水揉勻,用大火蒸熟待用;

        (3)將核桃碎同芝麻末、柑橘皮絲混合,加入適量的白糖、香油、油攪拌均勻待用;

        (4)將蒸好的糯米、粳米飯?jiān)诎赴迳戏殖蓭讐K,第一塊鋪平,其上鋪上核桃碎,再鋪一層米,其上再鋪一層核桃碎,鋪完為止;

        (5)將鋪好的米糕切成小塊,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核桃入肺、腎、肝經(jīng),有潤(rùn)肺通氣的功效,適宜秋季食用。

        2.桂花山藥紅棗糯米飯

        【原料】糯米250克,山藥15克,紅棗10克,桂花、白糖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紅棗洗凈去核,山藥去皮切成小塊待用;糯米洗凈待用;

        (2)將糯米同紅棗、山藥塊一同加適量水蒸成山藥紅棗糯米飯待用;

        (3)桂花加白糖加少量的水熬成桂花糖漿待用,在糯米飯上均勻地淋上桂花糖漿。

        【養(yǎng)生小貼士】

        山藥有滋養(yǎng)脾胃的功效,適宜脾胃虛寒的人秋季食用。

        3.豆沙紅薯餅

        【原料】紅薯、糯米粉各150克,豆沙100克,牛奶適量。

        【制作方法】

        (1)紅薯洗凈待用,用保鮮膜或者報(bào)紙包裹完全后放入微波爐高火加熱6~8分鐘,等到紅薯變軟為止待用;

        (2)將已經(jīng)變軟的紅薯去皮,搗成紅薯泥,加入適量的牛奶攪拌均勻待用;

        (3)在紅薯泥中加入糯米粉,用和面的方式和成面團(tuán);

        (4)將面團(tuán)分成小份,像捏湯圓一樣在其中加入豆沙餡,再用搟面杖搟成小餅,將做好的小餅上鍋蒸,蒸熟后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紅薯味甘、性平,有補(bǔ)脾益氣、潤(rùn)腸通便、生津止渴的功效。

        4.荸薺餃子

        【原料】面粉600克,豬肉300克,荸薺70克,蔥、姜、蒜、鹽、醬油、料酒、香油、五香粉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蔥、姜、蒜洗凈均切成末待用;荸薺洗凈,瀝干水分,切成碎末待用;豬肉洗凈切成碎末待用;

        (2)將切好的肉末中拌入荸薺碎末,再加入蔥、姜、蒜末,加入醬油、料酒、鹽、油、香油、五香粉,順著一個(gè)方向攪動(dòng),直至肉料呈稠糊狀,放置約30分鐘即成餡料;

        (3)將面粉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和成面團(tuán),加上濕布餳1個(gè)小時(shí)左右,揉透后搓成長(zhǎng)條,用刀切成小劑子,再搟成餃子皮;

        (4)在餃子皮包入調(diào)好的餃子餡,將鍋內(nèi)倒入水,燒沸后,下入餃子,邊下邊用勺輕輕順一個(gè)方向推動(dòng),直到餃子浮出水面,蓋上鍋蓋,用小火燜煮四五分鐘,倒入少許冷水,再沸再倒入冷水,如此三四次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荸薺能益氣安中,開胃消食,潤(rùn)燥生津,適宜秋季食用。

        5.香甜糯米糍

        【原料】糯米粉200克,玉米粉30克,豆沙150克,椰蓉、芝麻、糖、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糯米粉、玉米粉混合后同一方向攪拌均勻,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后放置30分鐘待用;芝麻炒熟待用;

        (2)在糯米、玉米漿中加入糖、油繼續(xù)攪拌均勻待用;

        (3)將攪拌好的米漿放入蒸鍋中蒸好;

        (4)蒸好的糯米糕和一下,用保鮮膜覆蓋后放置等其涼涼;

        (5)涼涼后,切成小塊,在其中包入豆沙餡,包成一個(gè)個(gè)小球狀;

        (6)在小球外面裹上椰蓉和炒過的芝麻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bǔ)品,有補(bǔ)氣、潤(rùn)燥、健脾暖胃等作用。特別適宜脾胃虛寒的人秋季食用。

        6.芝麻栗子糕

        【原料】糯米粉、芝麻各100克,栗子500克,柑橘皮、糖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栗子洗凈,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取出去殼去皮待用;芝麻洗凈搗成末待用,將柑橘皮切成細(xì)末待用;

        (2)將栗子搗成泥,同糯米粉一起攪拌均勻,加入適量的糖、芝麻末和柑橘碎待用;

        (3)將攪拌均勻的粉和好,抹平,放入蒸鍋中上鍋蒸半個(gè)小時(shí),將栗子糕取出涼涼,切成長(zhǎng)條。

        【養(yǎng)生小貼士】

        栗子有養(yǎng)胃健脾、補(bǔ)腎強(qiáng)筋的功效,是秋季的時(shí)令佳品。

        7.栗子雞飯

        【原料】雞肉50克,栗子70克,粳米150克,料酒、鹽、醬油、白糖、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雞肉洗凈,切成小塊,加入鹽、料酒、白糖、醬油、油,攪拌均勻,腌制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粳米洗凈后用涼水浸泡半小時(shí)待用;栗子用大火煮后去皮去殼待用;

        (2)在粳米中放入幾個(gè)栗子肉,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電飯鍋或者高壓鍋中蒸制;

        (3)蒸到一半的時(shí)候加入雞肉塊,放在米飯上,再蓋上電飯鍋的鍋蓋繼續(xù)蒸;

        (4)重復(fù)蒸幾次,直到雞肉塊蒸好為止,此時(shí)將肉和米飯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栗子同牛肉相克,不適宜同時(shí)食用,否則會(huì)影響營(yíng)養(yǎng)成分的吸收。

        8.豆沙荸薺餅

        【原料】荸薺500克,豆沙100克,芝麻60克,面粉30克,鹽、油、味精、香油、胡椒粉各適量。

        【制作方法】

        (1)荸薺去皮后用攪拌機(jī)攪碎瀝干待用;芝麻炒熟待用;

        (2)面粉中加入荸薺碎、鹽、味精、香油、胡椒粉,同一方向攪拌均勻,加入適量的水和成面團(tuán),捏成小面團(tuán),搟成小餅,包入豆沙餡,在外層粘上芝麻,再輕輕搟成小餅待用;

        (3)在煎鍋中加入適量的油,燒到七成熱的時(shí)候,加入荸薺餅,大火煎熟,兩面都煎熟以后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荸薺中的磷元素含量極高,可以促進(jìn)人體發(fā)育。

        9.香梨葡萄水果派

        【原料】葡萄400克,香梨300克,芡粉500克,奶油、面粉、牛奶、桂皮粉、碎橘皮、丁香粉、橘子汁、黃油、糖各適量。

        【制作方法】

        (1)芡粉加適量清水,加入牛奶、奶油調(diào)成稠液,放入鍋中攤成餡餅皮待用;將葡萄去皮去核、香梨去皮去核,一半用攪拌機(jī)攪拌成汁,一半切成小塊待用;

        (2)將面粉、糖、桂皮粉、碎橘皮、丁香粉攪拌均勻,再放入橘子汁待用;

        (3)在餡餅皮上放上葡萄塊、香梨塊混合和黃油,再加入適量面粉混合物攪拌均勻,將另一層餡餅皮蓋在上面;

        (4)將餡餅放入微波爐中大火燒烤10~12分鐘;

        (5)再放入烤箱中烤10分鐘左右,待到其表面變成金黃色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香梨是秋季的時(shí)令水果,有清肺潤(rùn)心、止渴平喘的功效。

        10.椰子糯米蒸雞飯

        【原料】糯米、椰子肉各100克,大米50克,雞肉150克,鹽、料酒、醬油、香油、白糖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雞肉洗凈,切成小塊,加入鹽、料酒、白糖、醬油、香油,攪拌均勻,腌制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大米洗凈待用;椰子肉切成小塊待用;

        (2)在大米中放入椰子肉塊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電飯鍋或者高壓鍋中蒸制;

        (3)蒸到一半的時(shí)候加入雞肉塊,放在米飯上,再蓋上電飯鍋的鍋蓋繼續(xù)蒸;

        (4)重復(fù)蒸幾次,直到雞肉塊蒸好為止,然后將雞肉和米飯攪拌均勻。

        【養(yǎng)生小貼士】

        糯米不適宜脾胃虛寒的人過多的食用,更不適宜一次多食。

        11.桂花發(fā)糕

        【原料】面粉500克,糖桂花30克,青紅絲5克,雞蛋10個(gè),白糖、香油、發(fā)酵粉各適量。

        【制作方法】

        (1)雞蛋打好,取蛋白攪拌均勻待用;

        (2)將雞蛋中加入適量的白糖,同一方向快速攪拌,可以使用電動(dòng)打蛋器攪拌,等到攪拌到雞蛋白起泡沫的時(shí)候即可,加入適量的發(fā)酵粉和糖桂花,繼續(xù)攪拌均勻;

        (3)在雞蛋液中加入面粉,攪拌均勻待用;

        (4)在小盆中抹上一層香油,倒入攪拌好的面粉糊,在其上撒上青紅絲;

        (5)將盆上鍋大火蒸,蒸好后取出切小塊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桂花有生津化痰的功效,適宜秋季用于潤(rùn)燥生津,祛除秋燥。

        12.糯米梨

        【原料】糯米100克,梨數(shù)個(gè),紅棗1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

        (1)將糯米洗凈,在冷水中浸泡2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紅棗洗凈去核待用;梨洗凈待用;

        (2)梨切去1/4,挖去梨肉做成梨盅待用;

        (3)將糯米加入紅棗和少量梨肉上火蒸,蒸熟后取出等其冷卻;

        (4)冷卻后同白糖攪拌均勻,放入梨盅中,蓋上切去的梨蓋,再次上火蒸,蒸5分鐘左右。

        【養(yǎng)生小貼士】

        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宜過多地食用梨。

        二、粥

        1.蜂蜜菊花銀耳粥

        【原料】銀耳50克,菊花20克,枸杞5克,紅棗10克,粳米100克,蜂蜜適量。

        【制作方法】

        (1)銀耳用清水泡發(fā),擇去根部,撕成小朵待用;粳米洗凈后用涼水浸泡30分鐘,紅棗洗凈去核,枸杞洗凈,菊花除去雜質(zhì)待用;

        (2)鍋中放入粳米,加入適量的水,加入銀耳大火煮開;

        (3)煮開后小火燉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再加入菊花、紅棗、枸杞,繼續(xù)小火燉煮;

        (4)煮半個(gè)小時(shí)后,取出后涼涼,等到粥微溫時(shí),加入蜂蜜攪拌均勻。

        【養(yǎng)生小貼士】

        蜂蜜不可用沸水沖泡,否則會(huì)破壞其營(yíng)養(yǎng)成分,所以蜂蜜應(yīng)加入60℃以下的溫水中,以保存盡量多的營(yíng)養(yǎng)成分。

        2.芝麻粥

        【原料】芝麻50克,粳米100克,鹽適量。

        【制作方法】

        (1)粳米洗凈后用涼水浸泡30分鐘;芝麻在炒鍋中不加油直接炒熟待用;

        (2)將炒熟的芝麻在研缽中搗成細(xì)末,加入適量鹽攪拌均勻待用;

        (3)將粳米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煮熟后小火燉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成粥后加入芝麻末。

        【養(yǎng)生小貼士】

        芝麻可以補(bǔ)五臟、益氣力、長(zhǎng)肌肉,是養(yǎng)生佳品。

        3.鵪鶉紅豆

        【原料】鵪鶉肉100克,紅豆50克,粳米100克,鹽適量。

        【制作方法】

        (1)將紅豆淘洗干凈,用溫水浸泡2~3小時(shí),撈出瀝水后待用;鵪鶉肉洗凈切小塊待用;粳米洗凈用涼水浸泡30分鐘;

        (2)鍋中加入粳米,再加入適量的清水,加入紅豆大火煮;

        (3)大火煮沸后加入鵪鶉肉塊,改為小火燉煮;

        (4)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等到鵪鶉肉塊熟時(shí),加入適量的鹽調(diào)味,再繼續(xù)煮5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鵪鶉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zhì),有動(dòng)物中的“小人參”之稱,適合秋季進(jìn)補(bǔ),有益氣、止咳、潤(rùn)燥的功效。

        4.百合粥

        【原料】粳米100克,百合5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

        (1)粳米洗凈后用冷水浸泡半小時(shí),百合洗凈待用;

        (2)將鍋中放入粳米、百合,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沸后,繼續(xù)煮5分鐘后加入適量白糖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百合味甘、性平,入肺、脾、心三經(jīng),有補(bǔ)中益氣的功效。

        5.山楂杏仁糯米粥

        【原料】糯米100克,杏仁20克,山楂1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將杏仁用攪拌機(jī)打成杏仁汁,山楂洗凈去核切成小塊待用;糯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待用;

        (2)將糯米放入鍋中,加入杏仁汁和山楂塊,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半個(gè)小時(shí),熬成粥狀時(shí),加入適量的冰糖,攪拌均勻,繼續(xù)煮5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山楂有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功效。

        6.糯米烏雞粥

        【原料】烏雞1只,糯米200克,鹽、味精、料酒、蔥、姜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待用;烏雞洗凈去骨,切成小塊,在開水中焯燙一下,瀝干后取100克用料酒和鹽腌制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蔥切小段,姜切片待用;

        (2)在鍋中加入烏雞塊,加入蔥段、姜片、料酒,再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

        (3)煮開后加入糯米,繼續(xù)燒開,改成小火燉煮;

        (4)等到烏雞塊熬煮爛時(shí)加入鹽、味精調(diào)味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烏雞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營(yíng)養(yǎng)元素,可以滋陰潤(rùn)燥,特別適宜在秋季進(jìn)補(bǔ),對(duì)于身體虛弱的人和女性有獨(dú)特的功效。

        7.梨粥

        【原料】梨2個(gè),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將梨洗凈后連皮帶核切碎,粳米淘洗干凈待用;

        (2)粳米中加入碎梨,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半個(gè)小時(shí),熬成粥狀時(shí),加入適量的冰糖,攪拌均勻,繼續(xù)煮5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秋季氣候干燥,梨有潤(rùn)燥清肺的功效,可以緩解秋燥。

        8.銀耳紅棗雪梨粥

        【原料】銀耳50克,紅棗20克,雪梨1個(gè),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銀耳用水泡開,去除根蒂,切成小塊待用;紅棗洗凈去核,梨去核切成大塊待用;

        (2)鍋中加入粳米、銀耳大火煮;

        (3)煮開后加入紅棗、雪梨塊,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半個(gè)小時(shí),熬成粥狀時(shí),加入適量的冰糖,攪拌均勻,繼續(xù)煮3~5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銀耳和雪梨都是潤(rùn)燥佳品,但是性偏寒,加入紅棗可以中和其寒性,頤養(yǎng)脾胃。

        9.花生糯米燕麥

        【原料】糯米100克,花生70克,燕麥5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將糯米、燕麥洗凈,用冷水浸泡2~3小時(shí)待用;花生去皮,用冷水浸泡1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

        (2)將糯米、燕麥加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再加入花生仁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半個(gè)小時(shí),熬成粥狀時(shí),加入適量的冰糖,攪拌均勻后繼續(xù)煮3~5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花生味甘、性平,有補(bǔ)脾益氣、潤(rùn)肺化痰的功效,適宜秋季做粥食用。

        10.葡萄干粥

        【原料】粳米100克,葡萄干5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

        (1)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30分鐘左右待用;葡萄干冷水浸泡20分鐘左右待用;

        (2)鍋中加入粳米、葡萄干,以及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半個(gè)小時(shí),熬成粥狀時(shí),加入適量的白糖,攪拌均勻后繼續(xù)煮3~5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葡萄干有補(bǔ)中益氣、補(bǔ)血生津的功效,特別適宜女性秋季食用。

        11.南瓜山藥枸杞粥

        【原料】南瓜50克,粳米100克,枸杞20克,山藥2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

        (1)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30分鐘待用;山藥去皮切小塊,枸杞洗凈,南瓜去皮洗凈切小塊待用;

        (2)鍋中加入粳米、南瓜塊、枸杞、山藥塊,以及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半個(gè)小時(shí),熬成粥狀時(shí),加入適量的白糖,攪拌均勻后繼續(xù)煮3~5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南瓜有促進(jìn)消化,促進(jìn)生長(zhǎng)等功效,同時(shí)還有控制血糖等獨(dú)特的功效,特別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12.胡蘿卜粥

        【原料】胡蘿卜、粳米各100克,鹽適量。

        【制作方法】

        (1)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30分鐘左右待用;胡蘿卜去皮切小塊待用;

        (2)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再加入粳米、胡蘿卜塊,大火煮開;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半個(gè)小時(shí),熬成粥狀時(shí),加入適量的鹽調(diào)味,繼續(xù)煮3~5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以治療消化不良等癥,是秋季進(jìn)補(bǔ)的適宜搭配,可有助于營(yíng)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但是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宜過多地食用胡蘿卜。

        13.甘蔗粳米粥

        【原料】粳米100克,甘蔗5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取新鮮甘蔗,用榨汁機(jī)榨汁,保留甘蔗汁液待用;粳米洗凈在涼水中浸泡半個(gè)小時(shí)待用;

        (2)在鍋中放入粳米,倒入甘蔗汁,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半個(gè)小時(shí),等到米煮爛的時(shí)候,加入適量的冰糖調(diào)味,攪拌均勻;

        (4)繼續(xù)煮3~5分鐘,等到冰糖完全溶化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甘蔗味甘,有潤(rùn)燥生津的功效,煮粥生津功效更佳。

        14.桂花橘子薏米粥

        【原料】薏米20克,橘子70克,粳米100克,糖桂花、冰糖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粳米淘洗干凈,在涼水中浸泡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薏米洗凈,在冷水中浸泡;橘子去皮,將果肉切成小塊待用;

        (2)在鍋中放入粳米、薏米、橘子肉塊,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半個(gè)小時(shí),等到米煮爛的時(shí)候,加入適量的冰糖調(diào)味,攪拌均勻;

        (4)繼續(xù)煮3~5分鐘,等到冰糖完全溶化后加入糖桂花略煮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橘子是秋季時(shí)令水果,常食可以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酸堿平衡,有助于保持健康。

        15.南瓜百合糯米粥

        【原料】糯米、粳米各50克,南瓜100克,百合、紅棗各2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糯米、粳米洗凈,在冷水中浸泡2個(gè)小時(shí);百合洗凈,南瓜去皮去瓤切成小塊,紅棗洗凈去核待用;

        (2)在鍋中放入糯米、粳米,再加入南瓜塊、百合、紅棗,用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半個(gè)小時(shí),等到米煮爛的時(shí)候,加入適量的冰糖調(diào)味,攪拌均勻;

        (4)繼續(xù)煮3~5分鐘,等到冰糖完全溶化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南瓜性溫,適宜脾胃虛寒的人食用。

        16.清心菊花粥

        【原料】粳米100克,菊花5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粳米洗凈在涼水中浸泡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菊花去除雜質(zhì),用開水沖泡;

        (2)將粳米放入鍋中,菊花同菊花茶液一同倒入鍋內(nèi),再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熬煮,熬煮成粥后加入適量的冰糖,繼續(xù)煮3~5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初秋燥熱,菊花粥可以清心潤(rùn)燥,緩解秋燥引起的咽喉腫痛等上火癥狀。

        17.核桃芝麻百合粥

        【原料】粳米、糯米、核桃各50克,百合、芝麻各2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粳米洗凈,在冷水中浸泡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糯米洗凈,在冷水中浸泡2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芝麻洗凈,在炒鍋中干炒一下待用;百合洗凈,核桃去皮搗碎待用;

        (2)將粳米、糯米放入鍋中,加入碎核桃、芝麻、百合,再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熬煮,熬煮成粥后加入適量的冰糖,繼續(xù)煮3~5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核桃是補(bǔ)腦佳品,但是食用時(shí)不可喝濃茶,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

        18.鯉魚黃豆粥

        【原料】鯉魚肉200克,粳米100克,黃豆50克,鹽、味精、料酒、蔥、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粳米洗凈,用水浸泡;黃豆洗凈,同樣用水浸泡待用;鯉魚肉洗凈,切成片狀待用;蔥切末待用;

        (2)將鍋中倒入適量的油,七成熱時(shí)加入鯉魚片煎,煎到兩面金黃色時(shí)即可,取出瀝干待用;

        (3)鍋中倒入料酒、水、鯉魚片、黃豆,大火煮,煮開后加入粳米,繼續(xù)大火煮;

        (4)再次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快熟時(shí)加入鹽、味精、香油調(diào)味,繼續(xù)煮3~5分鐘,出鍋前加入蔥末。

        【養(yǎng)生小貼士】

        豆類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鯉魚含有優(yōu)質(zhì)的動(dòng)物蛋白,二者搭配適宜在秋季進(jìn)補(bǔ)。

        19.花生杏仁芝麻粥

        【原料】花生50克,杏仁、芝麻各20克,粳米100克,冰糖水適量。

        【制作方法】

        (1)花生洗凈去皮,用冷水浸泡;杏仁在熱水中焯燙一下;芝麻在炒鍋中干炒一下待用;粳米洗凈后用涼水浸泡30分鐘待用;

        (2)在鍋中放入粳米,再加入杏仁、花生、芝麻,用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半個(gè)小時(shí),等到米煮爛的時(shí)候,加入適量的冰糖調(diào)味,攪拌均勻;

        (4)繼續(xù)煮3~5分鐘,等到冰糖完全溶化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芝麻味甘、性平,可用于緩解頭痛、干燥等癥狀。

        三、湯

        1.雙耳甲魚

        【原料】甲魚1只,黑木耳、銀耳各50克,鹽、味精、香油、料酒、蔥、姜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甲魚處理干凈,去掉背殼黑黏膜,切成小塊待用;銀耳和黑木耳在清水中泡發(fā),去除根蒂,撕成小朵待用;蔥切段、姜切片待用;

        (2)在鍋中加入甲魚塊、蔥段、姜片、黑木耳、銀耳,再倒入適量的料酒,大火煮;

        (3)煮開后去除表面的泡沫,改成小火燉煮;

        (4)燉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等到甲魚肉燉熟,加入鹽、香油、味精,繼續(xù)略燉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甲魚可以“大補(bǔ)陰之不足”,秋季是滋陰的好時(shí)候,所以秋季食用甲魚正當(dāng)時(shí)。

        2.蘿卜絲鯽魚

        【原料】鯽魚1條,白蘿卜250克,蔥、姜、鹽、料酒、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鯽魚洗凈,刮去魚鱗,去除內(nèi)臟處理干凈待用;白蘿卜洗凈去皮切成細(xì)絲,蔥切段、姜切片待用;

        (2)將鍋中放入適量的油,七成熱時(shí)加入鯽魚煎,煎到兩面略微金黃色時(shí)即可;

        (3)在砂鍋中加入鯽魚,倒入料酒、蔥、姜,大火煮開后加入蘿卜絲、鹽、味精、胡椒粉,改成小火燉煮;

        (4)煮到湯變成白色時(shí)即可,加入適量的香油調(diào)味。

        【養(yǎng)生小貼士】

        蘿卜是“小人參”,營(yíng)養(yǎng)豐富,適宜同各種肉類搭配食用,可以促進(jìn)肉中的營(yíng)養(yǎng)物質(zhì)被人體吸收。

        3.薏米百合鴨肉湯

        【原料】薏米25克,百合20克,鴨肉250克,鹽適量。

        【制作方法】

        (1)鴨肉洗凈,切成小塊,在開水中焯燙一下待用;薏米、百合洗凈在冷水中浸泡待用;

        (2)在砂鍋中放入薏米、鴨肉塊、百合,大火煮;

        (3)煮開后去除表層浮沫,小火燉煮;

        (4)燉煮2個(gè)小時(shí)左右,加入適量的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薏米有健脾祛濕的功效,適宜在秋季陰濕的時(shí)候食用。

        4.平菇蔬菜湯

        【原料】平菇100克,白菜、胡蘿卜各50克,海米10克,蔥、鹽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平菇洗凈,用手捏干待用;白菜洗凈切絲,胡蘿卜洗凈去皮切絲待用;蔥切末待用;

        (2)在鍋中加入平菇、鹽、海米大火煮;

        (3)煮開后在鮮湯中加入白菜絲和胡蘿卜絲,小火燉煮半個(gè)小時(shí)后,加蔥末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平菇性平、微溫,有改善人體新陳代謝的功效,適合秋季食用。

        5.山藥甲魚湯

        【原料】甲魚1只,山藥100克,枸杞20克,蔥、姜、料酒、鹽、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甲魚處理干凈,去掉背殼黑黏膜,切成小塊待用;山藥去皮切成小塊,枸杞洗凈待用;蔥切段、姜切片待用;

        (2)在砂鍋中加入甲魚塊、蔥段、姜片、鹽、料酒、山藥塊、枸杞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2個(gè)小時(shí),加入香油調(diào)味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甲魚有滋陰平補(bǔ)的功效,特別適宜陰虛人群秋季進(jìn)補(bǔ)食用。

        6.百合雞蛋湯

        【原料】百合100克,雞蛋3個(gè),鹽、味精、香菜、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百合洗凈待用;雞蛋打散待用;香菜洗凈切碎待用;

        (2)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以及百合,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

        (4)等到小火再次煮開時(shí)倒入打散的雞蛋,攪拌均勻,小火煮;

        (5)煮開后,加入香油、鹽、味精調(diào)味,略煮,出鍋前加入香菜。

        【養(yǎng)生小貼士】

        百合能潤(rùn)肺止咳,清心安神,可解秋燥。

        7.羅漢果瘦肉湯

        【原料】羅漢果50克,瘦肉100克,鹽、味精、香油、料酒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羅漢果打碎;瘦肉切成片,在料酒、鹽中腌制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

        (2)在鍋中加入碎羅漢果和瘦肉片以及適量的鹽、味精調(diào)味,大火煮開;

        (3)煮開后小火燉煮,等到肉煮好后加入香油調(diào)味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羅漢果有清肺潤(rùn)燥、止咳的功效,秋季燥熱咳嗽的人可以多食。

        8.蓮藕雞蛋湯

        【原料】蓮藕100克,雞蛋3個(gè),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蓮藕洗凈去皮,切成小塊待用;雞蛋打散待用;

        (2)在鍋中加入蓮藕塊,倒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

        (3)煮開后加入雞蛋,攪拌均勻,繼續(xù)大火煮;

        (4)再次煮開后加入鹽、味精調(diào)味,小火燉煮;

        (5)煮20分鐘左右,加入香油調(diào)味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湯有清肺潤(rùn)燥、滋陰的功效,適合在秋季祛燥之用。

        9.荸薺排骨湯

        【原料】排骨250克,荸薺100克,白蘿卜50克,枸杞5克,紅棗、桂圓各10克,鹽、味精、料酒、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排骨洗凈后焯水,去除血水,撈出瀝干待用;荸薺去皮洗凈,紅棗洗凈去核,白蘿卜去皮切絲,桂圓去皮取肉,枸杞洗凈待用;

        (2)在鍋中加入排骨、料酒、鹽,大火燒開;

        (3)加入荸薺、枸杞、桂圓、白蘿卜絲、紅棗,繼續(xù)大火煮;

        (4)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繼續(xù)煮1~1.5小時(shí),出鍋前加入適量香油調(diào)味。

        【養(yǎng)生小貼士】

        荸薺生于泥中,可能附著著很多細(xì)菌,所以要去皮徹底洗凈才可食用,最好不要生食。

        10.什錦蘑菇湯

        【原料】平菇、草菇各50克,金針菇、香菇各20克,鹽、香油、味精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平菇、草菇洗凈撕成細(xì)絲,金針菇洗凈待用;香菇洗凈在清水中浸泡,泡軟后切成細(xì)絲待用;

        (2)在鍋中加入清水,依次放入平菇絲、草菇絲、金針菇、香菇絲及鹽,大火煮;

        (3)煮開后加入味精,小火燉煮半小時(shí)左右,出鍋前加入香油、味精調(diào)味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蘑菇營(yíng)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十分適宜身體虛弱的人食用,但是有腹瀉等腸胃疾病的人不適宜過量食用。

        11.花生陳皮豬蹄湯

        【原料】豬蹄250克,花生100克,陳皮、姜、鹽、料酒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豬蹄洗凈,處理干凈,切成小塊待用;花生洗凈,陳皮洗凈,在清水中浸泡20分鐘左右,姜切片待用;

        (2)將豬蹄塊放在開水中,加入料酒略煮,撈出瀝干待用;

        (3)在鍋中加入清水,放入豬蹄塊、花生、陳皮、鹽、姜片大火煮;

        (4)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1小時(shí)左右,等到豬蹄塊煮好后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豬蹄適宜血虛的人食用,尤其適合老人和女性進(jìn)補(bǔ),但是脾胃虛弱的人不適宜食用。

        12.羅漢果白菜湯

        【原料】羅漢果50克,白菜100克,鹽、味精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羅漢果打碎,白菜洗凈切成小塊待用;

        (2)在鍋中加入碎羅漢果、白菜塊、鹽、味精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大約20分鐘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湯可以清肺止咳,適宜秋季食用。

        13.蓮藕栗子湯

        【原料】蓮藕100克,栗子70克,葡萄干2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蓮藕洗凈切成小塊待用;栗子去殼去皮待用;

        (2)在鍋中加入蓮藕塊和栗子,大火煮;

        (3)煮沸后改成小火燉煮,煮15~20分鐘;

        (4)煮好后加入葡萄干和冰糖,繼續(xù)小火略煮,等到冰糖溶化后攪拌均勻。

        【養(yǎng)生小貼士】

        栗子有益氣補(bǔ)脾、強(qiáng)筋健骨的功效,適宜秋季食用。

        14.栗子排骨湯

        【原料】栗子100克,排骨200克,鹽、味精、料酒、醬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栗子去殼去皮待用;排骨洗干凈,切成小塊,在開水中焯燙一下,去除血水,撈出瀝干待用;

        (2)在鍋中加入排骨塊、栗子肉、鹽、料酒、味精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1個(gè)小時(shí)左右,加入醬油調(diào)味,略煮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栗子不易消化,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不適宜過多食用。

        15.紫菜瘦肉湯

        【原料】紫菜100克,瘦肉150克,鹽、味精、料酒、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瘦肉處理干凈,切成細(xì)絲,加入鹽、料酒腌制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

        (2)在鍋中加入紫菜、瘦肉絲,再加入適量的鹽、味精,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半個(gè)小時(shí),加入香油調(diào)味,略煮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紫菜性味甘咸、寒,入肺經(jīng),有化痰清熱的功效,適宜秋季食用。

        16.南北杏豬肺湯

        【原料】豬肺200克,白菜100克,南杏仁、北杏仁各20克,紅棗10克,陳皮、鹽、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豬肺中灌入大量的清水沖洗,反復(fù)數(shù)次,直到水變清為止,切片待用;南北杏仁洗凈待用;紅棗洗凈去核,白菜洗凈切小塊待用;

        (2)在炒鍋中放入豬肺片干炒,半熟時(shí)取出待用;

        (3)在鍋中加入豬肺片、南北杏仁、白菜塊、紅棗、陳皮、鹽,大火煮;

        (4)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2個(gè)小時(shí),加入香油調(diào)味,略煮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秋季適宜養(yǎng)肺,適宜食用豬肺。

        17.猴頭菇雞肉湯

        【原料】猴頭菇100克,雞肉200克,白菜50克,鹽、料酒、味精、胡椒粉、蔥、姜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猴頭菇洗凈,在水中泡發(fā),去除根蒂,切成小片待用;雞肉洗凈切成小塊待用;蔥切段、姜切片待用;白菜洗凈切成小塊待用;

        (2)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入雞肉塊、料酒、鹽、味精、胡椒粉、蔥段、姜片大火煮;

        (3)煮開后加入猴頭菇、白菜塊,繼續(xù)大火煮;

        (4)再次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1個(gè)小時(shí)左右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猴頭菇味甘,性平。能補(bǔ)脾益氣、助消化、抗腫瘤等,特別適宜脾胃不適的人食用。

        18.豆瓣菜豬胰湯

        【原料】豆瓣菜200克,豬胰100克,瘦肉、杏仁各50克,紅棗20克,鹽、味精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豆瓣菜擇洗干凈待用;豬胰洗凈,在開水中焯燙,去除血絲后待用;紅棗去核待用;杏仁洗凈,瘦肉洗凈切成細(xì)絲待用;

        (2)在鍋中加入豆瓣菜、豬胰、瘦肉絲、杏仁、紅棗、鹽、味精,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2小時(shí)左右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豆瓣菜有清熱止咳、清燥潤(rùn)肺的功效,適宜秋季食用。

        19.杏仁雪梨湯

        【原料】杏仁20克,雪梨1個(gè),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杏仁洗凈待用;雪梨去皮切成小塊待用;

        (2)在鍋中加入杏仁、雪梨塊、冰糖大火煮,煮開后小火燉煮10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雪梨可以清肺,秋季食用有益保養(yǎng)肺病。

        20.白菜金針菇湯

        【原料】白菜、金針菇各100克,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白菜洗凈,切成小塊待用;金針菇洗凈待用;

        (2)在鍋中加入白菜塊、金針菇、鹽、味精,大火煮;

        (3)煮開后小火燉煮20分鐘,出鍋前加香油調(diào)味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金針菇營(yíng)養(yǎng)豐富,適宜脾胃不適的人食用。

        四、素菜

        1.桂花水晶核桃

        【原料】核桃200克,桂花2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

        (1)將核桃去皮,掰成小碎塊待用;

        (2)將桂花在少量開水中煮,煮好后加入白糖,繼續(xù)大火調(diào)成白糖漿待用;

        (3)將核桃碎塊放入白糖漿中攪拌均勻,冷卻后放入冰箱中冷凍。

        【養(yǎng)生小貼士】

        核桃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否則影響消化。

        2.炸荸薺

        【原料】荸薺300克,淀粉200克,雞蛋數(shù)個(gè),面粉、白糖各適量。

        【制作方法】

        (1)荸薺去皮洗凈,在開水中略煮后撈出瀝干待用;雞蛋打散待用;

        (2)將雞蛋、面粉、淀粉混合均勻,加入適量的清水,同一方向攪拌,直到攪拌均勻?yàn)橹梗?/p>

        (3)將荸薺放入面粉糊中,攪拌均勻,使每個(gè)荸薺上都掛有面粉糊;

        (4)在鍋中燒熱油,下裹著面粉糊的荸薺炸,炸到金黃色;

        (5)白糖加少量油,在鍋中熬制成糖漿,將糖漿倒入炸好的荸薺。

        【養(yǎng)生小貼士】

        荸薺特別適宜兒童和患有發(fā)熱等癥狀的病人食用,有緩解燥熱癥狀的功效。

        3.菠菜粉絲

        【原料】菠菜、粉絲各200克,鹽、醋、白糖、味精、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菠菜洗凈,擇成小段待用;粉絲用熱水浸泡,泡軟后取出瀝干待用;

        (2)菠菜在開水中煮熟,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待用;

        (3)粉絲在冷水中過一下,同菠菜一起攪拌均勻,加入鹽、味精、白糖、香油、醋調(diào)味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菠菜可以促進(jìn)人體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4.豆芽金針菇

        【原料】豆芽、金針菇各100克,鹽、蔥、油、味精各適量。

        【制作方法】

        (1)金針菇洗凈待用,豆芽洗凈,蔥切末待用;

        (2)在鍋中放入油,加入蔥末爆香,后加入金針菇、豆芽翻炒;

        (3)快熟時(shí)加入鹽、味精調(diào)味,炒熟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豆芽性寒,每日不宜過多食用,以不超過200克為宜。

        5.芝麻蘿卜涼拌梨

        【原料】雪梨1個(gè),蘿卜50克,白糖、糖桂花、芝麻各適量。

        【制作方法】

        (1)雪梨洗凈切成細(xì)絲待用;蘿卜切成細(xì)絲待用;

        (2)芝麻洗凈在炒鍋中不加油干炒一下,炒熟為止;

        (3)將蘿卜絲、雪梨絲、芝麻攪拌均勻,再加入糖桂花、白糖攪拌均勻即可。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菜不適宜脾胃虛寒的人過多食用。

        6.酸甜荸薺

        【原料】荸薺250克,鹽、白糖、番茄醬、油、醋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荸薺去皮,洗凈,用刀在正反兩面均劃開,劃成十字形花紋待用;

        (2)將白糖、鹽、番茄醬各適量攪拌均勻,調(diào)成醬汁待用;

        (3)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油,燒到七成熱時(shí)加入荸薺翻炒;

        (4)略炒之后加入調(diào)好的醬汁,繼續(xù)翻炒片刻即可出鍋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秋季肺氣往往過盛,容易傷及肝臟,所以適宜食用酸味的食物,以養(yǎng)肝氣。

        7.桂花糯米藕

        【原料】糯米50克,蓮藕100克,糖桂花、白糖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糯米洗凈,在冷水中浸泡2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蓮藕洗凈去皮,切成兩段待用;

        (2)將浸泡好的糯米上鍋蒸,大火蒸10分鐘左右;

        (3)將蒸半熟的糯米塞入蓮藕的小孔中,塞滿為止;

        (4)將塞好的蓮藕繼續(xù)上鍋蒸,大火蒸20分鐘左右,等到糯米蒸好;

        (5)取出蓮藕,待其冷卻后切成小片,撒上白糖、糖桂花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本菜不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8.百合炒西藍(lán)花

        【原料】西藍(lán)花200克,百合100克,鹽、油、香油、白糖、胡椒粉、蔥、姜、淀粉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百合洗凈,如是干百合則用冷水浸泡20分鐘左右,后用開水焯燙一下;如是鮮百合,則直接焯水待用;西藍(lán)花洗凈,掰成小瓣待用,蔥、姜切末待用;

        (2)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油,燒到七成熱時(shí)加入蔥、姜末爆香,再加入百合和西藍(lán)花爆炒;

        (3)略炒后加入鹽、白糖、胡椒粉、香油適量繼續(xù)爆炒,出鍋前用淀粉勾芡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西藍(lán)花有健腦壯骨、補(bǔ)脾和胃的功效。

        9.鮮香山藥泥

        【原料】山藥250克,芝麻50克,胡椒粉、鹽、味精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山藥去皮洗凈待用;芝麻磨成芝麻末待用;

        (2)將山藥上鍋蒸熟,蒸好后搗成泥或者用勺子壓成泥;

        (3)在山藥泥中拌入芝麻末、胡椒粉、鹽、味精,攪拌均勻。

        【養(yǎng)生小貼士】

        山藥不燥不膩,有滋補(bǔ)脾胃的功效。

        10.紅燒香菇

        【原料】鮮香菇150克,玉蘭片25克,白菜400克,高湯250毫升,蔥、醬油、鹽、白糖、紹酒、雞精、花椒油、淀粉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白菜去幫留其心洗凈待用;將水發(fā)玉蘭片洗凈,切成薄片;香菇去蒂洗凈,瀝凈水分;淀粉加水適量調(diào)勻成濕淀粉約10克,備用;蔥洗凈切成末;

        (2)鍋架火上,放油燒至五六成熱,將末爆香,投入香菇、玉蘭片和白菜心煸炒片刻,加入醬油、紹酒、白糖、鹽和高湯燒至入味,撒入雞精,用濕淀粉勾芡,淋入花椒油炒勻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的營(yíng)養(yǎng)特點(diǎn);香菇中有一種一般蔬菜缺乏的麥淄醇,它可轉(zhuǎn)化為維生素D,促進(jìn)體內(nèi)鈣的吸收,并可增強(qiáng)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玉蘭片味甘、性平,還可定喘消痰。大白菜能養(yǎng)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清熱解毒。多食大白菜,還能預(yù)防和治療便秘,預(yù)防痔瘡及結(jié)腸癌等。

        11.熗炒豇豆

        【原料】豇豆500克,鹽、蒜泥、味精、胡椒粉、香油、白糖、蔥花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豇豆洗凈切成長(zhǎng)段焯水,保持豇豆的熟脆,撈出過涼水,使豇豆顏色鮮綠;

        (2)將豇豆放入器皿中加入鹽、蒜泥、味精、胡椒粉、白糖,最后將蔥花撒在最上面;

        (3)鍋內(nèi)放香油燒熱后澆在蔥花上,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豇豆具有健脾和胃、補(bǔ)腎益精、散血消腫、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功效。

        12.酸豆角

        【原料】鮮豆角1000克,白糖、白醋各50克,鹽、辣椒粉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豆角去筋洗凈,切成小段焯水,待豆角轉(zhuǎn)青色后瀝水待用;

        (2)將焯好的豆角放入器皿中加入白糖、白醋、鹽、辣椒粉攪拌均勻,腌制1天后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此菜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

        13.拌茭白

        【原料】茭白4根,鹽、醬油、白糖、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茭白去殼、老根洗凈后縱向切開,入鍋蒸熟,出鍋涼涼待用;

        (2)將涼涼的茭白斜切成薄片,放入盤中用鹽腌制2分鐘;

        (3)食用時(shí)加入醬油、白糖、香油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茭白具有清熱生津、利尿祛濕、通大便的功效,特別適合口干咽燥、便秘和高血壓患者食用。

        14.爆炒青椒

        【原料】嫩青椒400克,大蒜、豆豉、白糖、香醋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青椒去蒂洗凈,大蒜去皮拍碎待用;

        (2)大火上鍋,將青椒倒入,用鍋鏟壓扁翻炒,到青椒表面有黑點(diǎn)出現(xiàn)時(shí)盛出待用;

        (3)鍋內(nèi)加油燒熱后放入蒜末、豆豉炒香,加入青椒、白糖、香醋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養(yǎng)生小貼士】

        青椒具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的功效,特別適合胃寒者食用。但胃火熾盛者忌食。

        15.番茄鵪鶉蛋

        【原料】鵪鶉蛋100克,蔥、鹽、味精、油、淀粉、番茄醬各適量。

        【制作方法】

        (1)鵪鶉蛋煮熟去殼待用;蔥切末待用;

        (2)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油,燒到七成熱的時(shí)候加入蔥末爆香,再加入鵪鶉蛋、番茄醬、鹽、味精翻炒,出鍋前用淀粉勾芡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鵪鶉蛋味甘,性平,能補(bǔ)益氣血,強(qiáng)身健體。但鵪鶉蛋中含有的膽固醇較高不適合高血脂患者食用。

        五、葷菜

        1.芋頭蒸排骨

        【原料】排骨250克,芋頭100克,蒸肉米粉、鹽、料酒各適量。

        【制作方法】

        (1)排骨洗凈,切成小塊待用;芋頭去皮切小塊待用;

        (2)將排骨塊同蒸肉米粉、鹽、料酒攪拌均勻,腌制20~30分鐘;

        (3)將腌制好的排骨同芋頭塊攪拌均勻,上鍋蒸熟。

        【養(yǎng)生小貼士】

        芋頭味甘辛,性平,有補(bǔ)中益氣、調(diào)理腸胃的功效。

        2.銀耳炒肉片

        【原料】銀耳50克,瘦肉150克,雞蛋1個(gè),淀粉、鹽、味精、蔥、姜、料酒各適量。

        【制作方法】

        (1)銀耳洗凈泡發(fā)待用;瘦肉切成肉片,加入料酒、鹽腌制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蔥、姜切末待用;雞蛋取蛋清待用;

        (2)將腌制好的瘦肉片同雞蛋清攪拌均勻,再在其上裹上淀粉,裹均勻待用;

        (3)在鍋中倒入適量的油,加入蔥、姜末爆香,再加入瘦肉片爆炒,略炒后加入銀耳繼續(xù)炒;

        (4)略炒后加入鹽、味精,攪拌均勻,略炒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銀耳可以滋陰潤(rùn)肺,特別適用于緩解秋季燥熱引起的燥熱咳嗽、口舌干燥等。

        3.糯米紅棗蒸鯉魚

        【原料】鯉魚1條,紅棗50克,糯米150克,姜、蔥、鹽、醬油、味精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鯉魚處理干凈,去除內(nèi)臟,洗凈待用;紅棗洗凈去核待用;糯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2個(gè)小時(shí)左右,蔥切段、姜切片待用;

        (2)將泡好的糯米和紅棗塞入鯉魚的肚子中,用線縫好待用;在鯉魚兩面抹上鹽、醬油待用;

        (3)在鍋中加入蔥段、姜片、鹽、醬油、味精,大火煮;

        (4)煮開后在鍋上加蒸籠,將鯉魚放入蒸籠中蒸,蒸好后去除棉線,倒入適量的醬油調(diào)味。

        【養(yǎng)生小貼士】

        秋季干燥,不適宜食用過于油膩的食物,所以食物的烹調(diào)方法適宜選用較為清淡的蒸、煮等。

        4.甘蔗雞

        【原料】雞肉250克,甘蔗150克,花生20克,面包粉、鹽、胡椒粉、番茄醬各適量。

        【制作方法】

        (1)雞肉洗凈切小塊,用適量的鹽腌漬20分鐘左右待用;甘蔗去皮,切成小段待用;

        (2)將腌制好的雞肉塊放入攪拌機(jī),加入胡椒粉、鹽一同攪拌,打成雞肉泥待用;

        (3)將打好的雞肉泥裹到甘蔗段上,在其上再均勻地粘上面包粉待用;

        (4)在鍋中放油,待燒到八成熱時(shí)下裹好雞肉泥和面包粉的甘蔗段炸,炸到金黃色時(shí)撈出,涂抹番茄醬。

        【養(yǎng)生小貼士】

        雞肉性平,可以養(yǎng)脾胃、強(qiáng)身健體。

        5.栗子雞丁

        【原料】栗子、雞脯肉各200克,料酒、淀粉、鹽、味精、醬油、蔥各適量。

        【制作方法】

        (1)栗子去皮去殼,洗凈待用;雞肉洗凈,切成小塊,在鹽、料酒、味精中腌制20分鐘左右待用;蔥切末待用;

        (2)將淀粉加適量的清水、鹽、味精調(diào)成淀粉糊,將腌制好的雞肉塊均勻地裹上少量的淀粉糊待用;

        (3)在鍋中燒油,等到油七成熱的時(shí)候,加入蔥末爆香,爆好后再加入栗子爆炒;

        (4)炒到五成熟時(shí)加入雞肉塊,大火炒,快熟時(shí)再加入鹽、味精、醬油調(diào)味,出鍋前用淀粉勾芡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栗子中含有大量的淀粉,不宜在飯后吃,也不適宜當(dāng)成零食一次食用過多。

        6.干貝蝦球

        【原料】蝦250克,干貝100克,香菇50克,鹽、味精、淀粉、料酒、蠔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蝦洗凈去殼去除蝦線待用;干貝撕成絲;香菇洗凈用水泡發(fā),切成絲待用;

        (2)將蝦放入攪拌機(jī)攪拌成蝦泥,同干貝絲、香菇絲攪拌均勻,捏成小球待用;

        (3)處理好的蝦球上鍋蒸,然后將料酒、鹽、淀粉、味精、蠔油加入少量的清水?dāng)嚢瑁{(diào)成芡汁;

        (4)在蒸好的蝦球上均勻地撒上芡汁,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干貝營(yíng)養(yǎng)價(jià)值極高,有滋陰補(bǔ)腎、調(diào)中理氣的功效,是秋補(bǔ)的佳品。

        7.清香糯米雞

        【原料】雞1只,糯米100克,薏米、香菇、蓮子、黃豆、木耳各20克,百合10克,鹽、油、淀粉、味精各適量。

        【制作方法】

        (1)整雞處理干凈,去除內(nèi)臟和骨頭待用;香菇、木耳在冷水中泡發(fā),切成細(xì)絲待用;薏米、糯米洗凈,在冷水中浸泡半個(gè)小時(shí)待用;蓮子、百合、黃豆洗凈待用;

        (2)在糯米、薏米、蓮子、百合、香菇絲、木耳絲、黃豆中加入適量的鹽、油、味精攪拌均勻,放入蒸鍋中大火略蒸;

        (3)蒸10分鐘左右即可取出,放入雞肚子中,用消過毒的棉線縫口即可;

        (4)將縫好的雞上鍋蒸,小火蒸2個(gè)小時(shí)左右,將雞蒸熟即可;

        (5)用淀粉同水、味精、鹽制成芡汁,淋在雞上,去除棉線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雞肉性平,營(yíng)養(yǎng)豐富,蛋白質(zhì)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所以雞肉是秋季平補(bǔ)的好選擇之一。

        8.年糕炒香蟹

        【原料】年糕100克,河蟹250克,鹽、料酒、醬油、味精、蔥、姜、淀粉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年糕切成小片,在開水中略煮,煮軟以后撈出瀝干,在清水中過一下待用;河蟹處理干凈,切成兩半待用;蔥、姜切末待用;

        (2)將河蟹裹上淀粉,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油,等到油八成熱時(shí)下河蟹過一下油,撈出瀝干油待用;

        (3)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油,七成熱時(shí)加入蔥、姜末爆香,倒入河蟹,大火翻炒一下;

        (4)加入年糕片、鹽、料酒、味精、醬油略翻炒,倒入少量的清水,改成小火略微燜煮,大約5分鐘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蟹肉性寒,秋季食用略涼,年糕性微溫,同蟹肉搭配可以中和其寒性,更利于秋季食用。

        9.蓮藕炒肉丁

        【原料】蓮藕200克,瘦肉100克,雞蛋1個(gè),淀粉、鹽、味精、蔥各適量。

        【制作方法】

        (1)蓮藕去皮洗凈切成小塊待用;瘦肉洗凈切丁,加入鹽、味精腌制20分鐘待用;蔥切末待用;

        (2)雞蛋打碎取蛋清,同淀粉、鹽攪拌均勻,裹在瘦肉丁上待用;

        (3)鍋中加入適量的油,蔥末爆香,再加入瘦肉丁爆炒;

        (4)加入蓮藕丁繼續(xù)爆炒,炒到快熟時(shí)加入適量的清水以及鹽略煮,出鍋前再加入味精,用淀粉勾芡。

        【養(yǎng)生小貼士】

        蓮藕有很好的補(bǔ)血功效,特別適宜貧血的人食用。

        10.菊花香魚

        【原料】菊花20克,黃魚1條,香菇50克,蔥、姜、鹽、味精、胡椒粉、醬油、淀粉、料酒、醋、香菜、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黃魚洗凈處理干凈,去除內(nèi)臟后用料酒、鹽、味精腌制20分鐘左右待用;蔥切段,姜切片,香菇泡發(fā),切成絲待用;香菜洗凈切碎待用;

        (2)將腌制好的黃魚上鍋蒸,蒸好后待用;

        (3)菊花用開水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保留菊花水待用;

        (4)在鍋中倒入適量的油,燒到七成熱時(shí),加入蔥段、姜片爆炒;

        (5)炒香后加入適量的菊花水(保留菊花)以及香菇絲、料酒、鹽、醋、味精、胡椒粉大火煮;

        (6)煮沸后加入黃魚,加入適量的醬油略煮,再次煮沸后用淀粉勾芡,加入香油、香菜。

        【養(yǎng)生小貼士】

        菊花能疏散風(fēng)熱、清肝明目,可以解秋燥。

        11.栗子燉雞

        【原料】母雞200克,栗子100克,淀粉、蔥、姜、料酒、鹽、味精、醬油、花椒、八角、大料、香葉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母雞洗凈,取出內(nèi)臟處理干凈,切成小塊,加入鹽、醬油、料酒略腌制待用;栗子去皮去殼洗凈待用;蔥切段、姜切片待用;

        (2)將腌制好的雞肉塊在炒鍋中用熱油過一下,撈出瀝干待用;

        (3)在鍋中加入八角、大料、香葉、蔥段、姜片、雞肉塊、栗子肉、鹽、料酒大火煮;

        (4)煮開后撇去表面泡沫,改成小火燉煮;

        (5)煮熟后加入適量的醬油、味精,攪拌均勻,用淀粉勾芡。

        【養(yǎng)生小貼士】

        栗子不適宜同牛肉共同食用。

        12.蛋煎牡蠣

        【原料】牡蠣200克,雞蛋5個(gè),鹽、味精、胡椒粉、油、姜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牡蠣洗凈,處理干凈,瀝干待用;姜切成姜片待用;雞蛋打散待用;

        (2)將雞蛋液中加入鹽、味精、胡椒粉攪拌均勻待用;

        (3)將牡蠣同蛋液攪拌均勻,掛上蛋液;

        (4)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油,燒熱后加入姜片爆香后取出姜片;

        (5)在油鍋中加入牡蠣煎,兩面都煎至金黃色。

        【養(yǎng)生小貼士】

        牡蠣味甘、咸,性平,能滋陰益血,養(yǎng)心安神。它是秋季養(yǎng)陰進(jìn)補(bǔ)佳品,但是不適宜脾胃虛弱的人食用。

        13.沙茶排骨南瓜煲

        【原料】排骨200克,糯米50克,小南瓜1個(gè),沙茶醬、鹽、醬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排骨洗干凈,切成小塊,在開水中焯燙一下,用沙茶醬、鹽、醬油一起腌制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南瓜切去上層,去除瓜瓤;糯米淘洗干凈,在冷水中浸泡2個(gè)小時(shí)待用;

        (2)將糯米同排骨塊混合,攪拌均勻,一起上鍋蒸30~40分鐘,蒸熟;

        (3)將蒸好的排骨放入南瓜中,蓋上蓋,將南瓜在蒸鍋中蒸20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南瓜有一定的降血糖的功效,特別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六、藥膳

        1.黨參潤(rùn)燥糯米飯

        【原料】糯米250克,黨參、紅棗各5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

        (1)將紅棗洗凈去核,黨參用水泡發(fā)待用;糯米洗凈待用;

        (2)將糯米同紅棗一同加適量水蒸成紅棗糯米飯待用;

        (3)將黨參放入水中大火煮,煮大約半個(gè)小時(shí),撈出黨參,加入適量的白糖熬煮,等到湯汁變濃,澆在糯米飯上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黨參性平,有益氣健脾、滋陰潤(rùn)燥的功效,秋季適量食用可預(yù)防和緩解秋燥。

        2.芡實(shí)白果糯米粥

        【原料】芡實(shí)30克,白果20克,糯米100克,鹽適量。

        【制作方法】

        (1)白果去殼洗凈待用;芡實(shí)洗凈,糯米淘洗干凈,在冷水中浸泡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

        (2)在鍋中加入白果、糯米、芡實(shí),大火煮開;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大約半小時(shí),等到糯米黏稠時(shí),加入適量的鹽,再繼續(xù)煮5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芡實(shí)有滋補(bǔ)脾胃的功效,對(duì)脾胃虛弱、腎氣不足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3.麥門冬粥

        【原料】麥門冬20克,粳米15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將粳米淘洗干凈,在冷水中浸泡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

        (2)將麥門冬用開水大火煮,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過濾渣滓留汁待用;

        (3)在鍋中加入粳米,倒入麥門冬水,大火煮;

        (4)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大約半小時(shí),加入適量的冰糖,再繼續(xù)煮5分鐘左右,等到冰糖溶化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麥門冬味甘,性氣涼,有清熱潤(rùn)燥的功效,該粥可以醫(yī)治肺熱引起的咳嗽、咳血等癥狀。

        4.麥冬梨湯

        【原料】麥冬20克,梨1個(gè),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梨去皮,切成小塊待用;

        (2)在鍋中加入麥冬、梨,大火煮;

        (3)煮開后加入冰糖,攪拌均勻,小火煮10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麥冬有滋陰潤(rùn)肺的功效。

        5.茅根甘蔗湯

        【原料】甘蔗250克,茅根50克,白蘿卜200克,杏仁20克,陳皮、鹽各適量。

        【制作方法】

        (1)茅根洗凈,在冷水中浸泡;陳皮洗凈浸泡;蘿卜去皮切片;甘蔗切成大段,再順著生長(zhǎng)方向縱切成小條;杏仁洗凈待用;

        (2)在鍋中加入甘蔗條、茅根、陳皮、蘿卜片、杏仁大火煮;

        (3)煮開后加入鹽調(diào)味,小火燉煮2~3小時(shí)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茅根味甘、性寒,有清血潤(rùn)燥的功效,但是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宜過多食用。

        6.人參麥冬燉甲魚

        【原料】甲魚1只,人參10克,麥門冬10克,蔥、姜、料酒、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甲魚處理干凈,洗凈,去殼去內(nèi)膜,切成小塊,在開水中焯燙一下待用;人參、麥門冬洗凈,蔥切段、姜切片待用;

        (2)在鍋中加入蔥段、姜片、鹽、料酒、胡椒粉、人參、麥門冬、甲魚塊,再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1個(gè)小時(shí)左右,等到甲魚肉熟時(shí)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藥膳可以緩解秋燥引起的咽喉腫痛、口干舌燥,以及咳嗽、肺熱等。同時(shí)有一定的滋陰潤(rùn)燥的功效,對(duì)于腎虧體虛、早泄、陽痿等也有一定的緩解功效。

        7.沙參玉竹豬肺湯

        【原料】玉竹20克,沙參20克,豬心50克,豬肺100克,豬骨1塊,蔥、鹽各適量。

        【制作方法】

        (1)豬肺、豬心洗凈切小塊,在開水中焯燙一下,撈出瀝干待用;豬骨用刀斬成小塊,在開水中過一下,去除血水,撈出瀝干待用;蔥切段,沙參、玉竹洗凈待用;

        (2)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及豬骨塊,大火煮;

        (3)煮開后加入豬肺塊、豬心塊、蔥段、沙參、玉竹繼續(xù)大火煮;

        (4)再次煮開后加入鹽,攪拌均勻,改成小火燉煮2~3小時(shí)。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藥膳可以滋陰潤(rùn)燥,對(duì)于陰虛肺熱、咽喉腫痛、便秘、肺虛等癥狀有緩解的作用。另外,如不加鹽療效更佳。

        8.小麥生地百合粥

        【原料】小麥50克,生地15克,百合20克,桂圓、山楂各1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百合洗凈,桂圓去皮取肉待用;粳米洗凈后在冷水中浸泡半個(gè)小時(shí),山楂洗凈去核待用;

        (2)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以及小麥、生地,大火煮;

        (3)煮沸后改成小火燉煮,煮2個(gè)小時(shí)左右,濾去渣滓,保留汁液待用;

        (4)鍋中放入粳米、百合、山楂、桂圓肉,倒入中藥汁液,大火煮;

        (5)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等到煮成粥狀;

        (6)加入適量的冰糖,待其溶化以后,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藥膳可以用于消化不良、腹瀉等消化道疾病的輔助治療,同時(shí)有一定的潤(rùn)燥生津,緩解口干、燥熱的功效。

        9.黨參杜仲糯米粥

        【原料】黨參80克,杜仲60克,糯米100克。

        【制作方法】

        (1)糯米淘洗干凈,在冷水中浸泡2個(gè)小時(shí)左右,撈出瀝干待用;

        (2)黨參、杜仲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2個(gè)小時(shí)左右,得到中藥汁液,濾去渣滓;

        (4)在鍋中加入泡好的糯米、中藥汁液,大火煮;

        (5)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等到煮成粥狀。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藥膳對(duì)于氣虛體弱,肝腎虛弱等癥有輔助治療的功效。

        10.首烏百合白果粥

        【原料】首烏15克,百合9克,白果6克,紅棗10克,黃精15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

        (1)粳米淘洗干凈,在冷水中浸泡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待用;紅棗洗凈去核待用;白果去殼,洗凈待用;

        (2)將首烏、黃精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2個(gè)小時(shí),得到中藥汁液,濾去渣滓;

        (4)在鍋中加入泡好的粳米、中藥汁液、白果、百合、紅棗大火煮;

        (5)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等到煮成粥狀,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再略煮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藥膳可以用于緩解血?dú)鈨商?、燥熱便秘、皮膚干燥等肝腎功能不足的癥狀,有補(bǔ)血補(bǔ)氣,養(yǎng)肝平腎的功效。

        11.麥冬山楂燉甲魚

        【原料】甲魚1只,麥冬15克,山楂15克,鹽、姜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甲魚處理干凈,洗凈,去殼去內(nèi)膜,切成小塊,在開水中焯燙一下待用;麥冬洗凈,山楂洗凈去核待用;姜切片待用;

        (2)將麥冬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2個(gè)小時(shí),得到中藥汁液,濾去渣滓;

        (4)在鍋中加入甲魚塊、中藥汁液、山楂、姜大火煮;

        (5)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1個(gè)小時(shí)左右,等到甲魚煮熟為止;

        (6)加入鹽調(diào)味,攪拌均勻,再略煮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藥膳特別適用體質(zhì)虛弱的人食用,有補(bǔ)氣養(yǎng)腎的功效,同時(shí)對(duì)于脾胃功能不好、消化功能障礙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緩解功效。

        12.天冬黑豆糯米粥

        【原料】糯米100克,天冬、黑豆、黑芝麻各5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將糯米洗凈,在冷水中浸泡2個(gè)小時(shí)左右,撈出瀝干待用;黑芝麻在炒鍋中干炒,炒熟后待用;黑豆洗凈待用;

        (2)將天冬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

        (3)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2個(gè)小時(shí),得到中藥汁液,濾去渣滓;

        (4)在鍋中加入泡好的糯米、中藥汁液,再加入黑豆、芝麻大火煮;

        (5)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等到煮成粥狀;

        (6)加入冰糖,待其溶化后,攪拌均勻,再略煮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藥膳對(duì)于肺氣腎氣兩虛引起的面色枯黃、早衰、精神倦怠、全身無力等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shí)可以滋陰潤(rùn)燥,緩解秋燥。

        13.沙參百合潤(rùn)肺湯

        【原料】百合60克,北沙參30克,瘦肉40克,無花果20克,陳皮1片,鹽適量。

        【制作方法】

        (1)無花果洗凈去核切兩瓣待用;瘦肉洗凈切片,在開水中焯燙一下待用;

        (2)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以及北沙參、百合、陳皮大火煮;

        (3)煮開后加入瘦肉片、無花果,繼續(xù)大火煮;

        (4)再次煮開后改成小火燉1個(gè)小時(shí),加入適量的鹽調(diào)味,再略煮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藥膳對(duì)于便秘、咽喉腫痛、肺熱兩虛、陰虛等癥狀有輔助治療的功效,有很好的滋陰潤(rùn)燥、養(yǎng)肺通氣的作用。

        14.豬蹄芡實(shí)燉老鴨

        【原料】芡實(shí)50克,豬蹄100克,老鴨肉200克,鹽適量。

        【制作方法】

        (1)豬蹄洗干凈待用;老鴨肉洗干凈,切成塊待用;

        (2)將鍋中放入適量的清水,加入芡實(shí),大火煮;

        (3)煮開后加入豬蹄、老鴨肉塊一同燉煮;

        (4)再次煮沸后,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2個(gè)小時(shí),加入鹽調(diào)味,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藥膳對(duì)體虛或肺結(jié)核發(fā)熱咳嗽者有輔助治療的效果。

        七、茶飲

        1.水果蜂蜜檸檬飲

        【原料】蘋果、梨、檸檬各1個(gè),山楂20克,蜂蜜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蘋果、梨去皮,山楂去核,洗凈切成小塊;檸檬去皮,在榨汁機(jī)中榨成檸檬汁待用;

        (2)將蘋果、梨、山楂一同放入鍋中,倒入檸檬汁,再倒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

        (3)煮開后取出涼涼,或者在冰箱中降溫,加入蜂蜜攪拌均勻。

        【養(yǎng)生小貼士】

        檸檬維生素C含量極高,搭配其他水果可以清熱潤(rùn)燥,但是不可以同鮮蝦共同食用,否則可能引發(fā)中毒的癥狀。

        2.菜根飲

        【原料】白菜菜根100克。

        【制作方法】

        將白菜菜根洗凈,切成小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煮開后再改成小火燉煮,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即可飲用,趁熱飲效果佳。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飲品有潤(rùn)燥滋陰,預(yù)防感冒的功效。

        3.糯米紅茶

        【原料】糯米50克,紅茶2克。

        【制作方法】

        (1)糯米淘洗干凈,直接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煮開后再改成小火燉煮,煮大約1個(gè)小時(shí),將糯米撈出,去除糯米留水待用;

        (2)將紅茶放入杯中,用糯米水沖泡,加蓋悶泡半個(gè)小時(shí)。

        【養(yǎng)生小貼士】

        紅茶可以促進(jìn)消化,同時(shí)還有利尿消腫、降低血脂的功效。

        4.圓白菜秋梨檸檬飲

        【原料】圓白菜100克,秋梨200克,檸檬5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梨去皮切小塊、檸檬去皮切小塊待用;圓白菜洗凈切片待用;

        (2)圓白菜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煎煮,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約半個(gè)小時(shí),取圓白菜水,涼涼待用;

        (3)將梨片、檸檬塊一同加入攪拌機(jī)中,倒入圓白菜水?dāng)嚢瑁玫焦咧茫?/p>

        (4)在果蔬汁中加入冰糖,溶化后攪拌均勻即可飲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圓白菜性平、味甘,歸脾、胃經(jīng),有養(yǎng)脾胃的功效。

        5.橘皮茶

        【原料】橘皮6克,綠茶5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橘皮同綠茶一起用開水沖泡,加蓋悶泡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即可飲用。可根據(jù)個(gè)人喜好,可加入適量的冰糖一同飲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橘皮有止咳消痰、理氣清肺的功效。該茶適宜于痰多咳嗽的人飲用。

        6.水果養(yǎng)生茶

        【原料】梨20克,鳳梨肉20克,橙子10克,檸檬50克,白芷5克,蜂蜜適量。

        【制作方法】

        (1)鳳梨肉切小塊,梨去皮切小塊,橙子去皮切小塊待用;檸檬去皮,果肉在榨汁機(jī)中榨成汁待用;

        (2)將鳳梨塊、梨塊、橙子塊放在小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小火加熱;

        (3)沸騰后加入檸檬汁繼續(xù)用小火加熱;

        (4)加入白芷攪拌均勻即可出鍋,冷卻后加入蜂蜜攪拌均勻。

        【養(yǎng)生小貼士】

        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胃、大腸經(jīng),對(duì)風(fēng)寒感冒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7.黃芪麥冬枸杞茶

        【原料】黃芪、麥冬、甘草各5克,枸杞10克。

        【制作方法】

        將枸杞洗凈,同黃芪、麥冬、甘草一同用開水沖泡,加蓋悶泡30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黃芪味甘,性微溫,能補(bǔ)脾益氣,補(bǔ)肺固表,適宜秋季食用。

        8.甘蔗蘿卜馬蹄飲

        【原料】甘蔗50克,胡蘿卜20克,荸薺(馬蹄)50克,冰糖水適量。

        【制作方法】

        將甘蔗切小段、馬蹄去皮洗凈、胡蘿卜切片,隨后將甘蔗、馬蹄和胡蘿卜放入砂鍋中燉1個(gè)小時(shí)。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飲品可以潤(rùn)燥止渴,潤(rùn)肺清腸。

        9.雪梨枸杞菊花茶

        【原料】雪梨1個(gè),菊花10克,枸杞5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雪梨洗凈去皮,切成小塊,枸杞洗凈。將雪梨塊、枸杞、菊花一同用開水沖泡,加蓋悶泡30分鐘。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茶有清肺清熱的功效,特別適宜在初秋季節(jié),燥熱未退時(shí)飲用。

        10.茯苓柚子飲

        【原料】茯苓10克,柚子5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茯苓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煎煮,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約半個(gè)小時(shí),濾去渣滓;

        (2)將柚子去皮洗凈,切小塊放入鍋中,大火煮,煮開后改成小火,煮20分鐘左右,加入冰糖攪拌均勻即可飲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茯苓有健脾、化痰、寧心安神的功效,適合秋季飲用以養(yǎng)脾胃,清火祛燥。

        11.銀耳烏龍茶

        【原料】銀耳20克,烏龍茶5克,冰糖適量(可不加)。

        【制作方法】

        (1)將烏龍茶用開水沖泡,加蓋悶泡30分鐘左右;將銀耳洗凈,放入鍋中,倒入茶水(保留茶葉),大火煎煮;

        (2)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煮約半個(gè)小時(shí),加入冰糖即可飲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烏龍茶不寒不熱,有消除疲勞、生津止渴的功效。適宜秋季飲用,搭配銀耳,可以滋陰潤(rùn)燥,提高抵抗力。

        12.菊花紅豆奶茶

        【原料】菊花10克,紅豆50克,牛奶250毫升,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紅豆洗凈,在蒸鍋中蒸熟,搗成紅豆泥待用;菊花用開水沖泡好,濾去渣滓,保留茶水;

        (2)在菊花茶水中加入紅豆泥、牛奶攪拌均勻,再加入冰糖,待其溶化即可飲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紅豆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

        13.菊花山楂決明茶

        【原料】菊花5克,山楂20克,決明子10克。

        【制作方法】

        山楂洗凈去核切片,在炒鍋中不加油直接干炒,炒好后加入菊花、決明子、清水,大火煮,煮開后改成小火,燉煮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濾去渣滓即可飲用。

        【養(yǎng)生小貼士】

        該茶有清心明目,促進(jìn)消化的功效。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qǐng)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